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婷婷  杜学工  周凯 《科技资讯》2009,(11):218-218
本文通过对高校开展陕北秧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开展陕北秧歌的措施,认为只有加强学生和学校领导对秧歌运动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推动陕北秧歌在高校快速有效的开展,促进高校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陕北秧歌是诞生在黄土高原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他与其他陕北民间艺术形成一样,以其粗犷豪放、质朴优美的艺术风格,散发着泥土般的醉人芬芳,而陕北秧歌更有其自身独树一帜的美。本文从视觉美和听觉美两方面入手,对陕北秧歌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研究,视觉美包括:服饰美、道具美、动作美、妆容美、队形美。听觉美包括:音乐美和唱词美。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是给人一种和谐、舒适、享受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张辽艳 《科技信息》2011,(16):277-277
陕北方言赋予了陕北民歌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陕北民歌的演唱,还是陕北名歌的创作,都与陕北方言紧紧相依,密不可分。独具特色的陕北方言使陕北民歌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将陕北的地貌特征、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陕北民俗体育的发展。陕北有着丰富的特色民俗体育资源,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靖边跑驴、志丹羊皮扇鼓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其发展正面临巨大困境。建议将民俗体育引进课堂,建立动、静态交替陕北民俗体育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中进行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陕北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进行梳理,分析陕北地区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进而为其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完善与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4):98-100
"秧歌"是汉民族所特有的民间舞蹈.在众多秧歌舞蹈中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是较具代表性的两种秧歌形式,但二者在动作特点及表演风格上互有异同,这主要是受到历史、宗教、生态环境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的神奇之处在于绚烂多彩的文化!《陕北历史文化散论》是北方民族大学教授杨蕤近年来有关陕北历史文化成果的汇集,主要内容有四方面:一是有关宋夏时期陕北地区的史事考论,如《宋夏沿边人口考论》《宋夏疆界考论》等;二是对陕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如《陕北地区"牛碾子"调查》《党项文化:陕北文化资源中的一座富矿》;三是对陕北地区民族交融与区域文化的讨论,如《小区域、大历史:吴家沟历史断想》《党项民族与陕北文化》;四是与陕北文化有关的人物、杂谈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洛川蹩鼓的变迁及传承进行研究。认为:洛川蹩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神通崇拜和鼓在历史军事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洛川蹩鼓由起初的军事、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娱人、表演、到教育、健身等世俗化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洛川蹩鼓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庙会、转九曲等陕北民俗节庆仪式;洛川蹩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象征战争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这种断裂一般以机构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弥补;寄生于陕北秧歌和传统乡土社会民俗仪式是洛川蹩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9.
中全新世关中陕北陇东地区文化演变及环境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Origin软件对关中陕北陇东地区考古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该区域中全新世文化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关中陕北陇东地区在7.0—5.6kaBP和5.0-4.0kaBP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时期,而5.6—5.0kaBP和4.0-3.6kaBP则发生过两次明显的文化衰退.通过与全新世环境研究成果的对比发现,适宜的气候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气候恶化和灾害则是该地区文化衰退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陕北文化旅游摄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摄影这一近代纪实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拍摄出陕北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特色,能使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陕北进行旅游摄影创作.拍摄出更好、更具有生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推动陕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不仅是当地人们重要的生活娱乐方式,更是我国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国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陕北民歌的生态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威胁。如何减少或消弭陕北民歌的安全问题,是我们建立文化强国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大一学生参与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广泛,但延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只有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课程形式较单一,且学生对其了解多停留在广泛开展的扭秧歌和安塞腰鼓上,对其他项目了解甚少,多数人参与该项目的时间都是在校内的公选课上,每周参与次数多为1次且每次参与的时间为90~100 min,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应付考试是参与的主要目的,个人差异相对不大,对陕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缺乏了解和缺乏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参与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挖掘陕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高校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对陕北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陕北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将向着建立更多的适合民众健身的中小型体育场馆;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将会成为陕北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是陕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举措之一;联合社会多元投资,多种行业融合发展是陕北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四个发展方向将是未来陕北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民歌结合了陕北人民的精神、思想和感情,拥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受到陕北独特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具有陕北文化特色的民歌。陕北民歌中对地方语言极致的运用,能够突出陕北地方的风格,增强地方色彩;其演唱的方式与情感的表达,又能够表现出黄土高原般的苍茫而又粗犷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在黄土地区进行,黄土边坡经常会遇到崩塌、滑坡等失稳破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或道路的正常使用。本文以陕北地区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对陕北黄土含水量与湿陷性和抗剪强度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并理论分析了含水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水是引起陕北地区黄土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这对陕北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的艺术史,承载着陕北人民的苦难与欢乐、沉痛与幸福.作为对贫瘠生活的补偿,陕北百姓以最嘹亮的歌喉去唱响他们大胆无畏、热烈深沉、出尘脱俗、凄凉无奈的绝美爱情.生长于斯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深受陕北民歌的熏染,亦将讴歌爱情沉潜为艺术创作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陕北方言,是西北地区古老的原生态语言形式,也是陕北文化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陕北方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六的深度访谈,以对话录风格,考述研究了古老陕北方言的历史形成、演变过程、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成为陕北文化标志的内在根源.尤其对陕北方言与陕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型态、传承构建等多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探讨,从而揭示了陕北方言成为民族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深层基因密码,展示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煤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之一。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陕北煤田的大规模开发,不仅使陕北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对陕西经济振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国家能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它既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对优质动力煤的需要,又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陕北地区附加阳光间内冬季热损耗大和夏季过热的问题,对附加阳光间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适合陕北地区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阳光间,改善夏季过热、冬季热损失大的弊端,使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为陕北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高效的室内环境,促进附加阳光间在陕北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拓娟  李小芳 《科技信息》2013,(21):186-186
笔者根据自身在陕北地区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并且结合新课标对高中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要求,提出且分析了当前陕北地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当地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予以启发,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提高当地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完成最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