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沉默权的渊源和法律内涵出发,一个民主国家法制应坚持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从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考虑,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应确立沉默权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立法规定以及程序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建立起对沉默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沉默权,是一个古老的尊重人权的制度,中国要依法治国,就应建立沉默权制度。我国要建立沉默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要结合国情循序渐进,修改法律有关条文,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沉默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对两大法系的相关作法作了简单的阐述 ,继而论述了沉默权制度的法律价值 ,从而提出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进而论述在我国应尽快确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法制化,法律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要求公平、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刑事诉讼中要求享有沉默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从沉默权的历史、价值看,确立沉默权制度符合诉讼民主化的发展潮流,但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从沉默权的历史发展,沉默权的利与弊及我国的国情阐述了在我国应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许彦伟 《科技信息》2006,(9):346-347
沉默权的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方面的反映不同,但是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状况来看,我国应当实行此项权利。笔者认为对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研究要集中在应建立何种模式的沉默权制度上,只要解决好这一主要问题,其他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有限沉默权制度及其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限沉默权原则,是指在普遍确立沉默权的同时,具体做出某些限制,即普遍确立与具体限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讨论,我们不难得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限沉默权制度,是与国际接轨,消除中国几千年的厌诉思想的必要举措,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制度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些波动和变化,但其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并未动摇,坚持和发展沉默权制度仍是当今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一个基本趋势。沉默权包括默示沉默权和明示沉默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沉默权制度。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中已经有默示沉默权的规定,只是没有明示沉默权的规定,我们应该完善沉默权制度,逐步建立明示沉默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制度是国际公认的刑事司法公正、文明的必然要求和体现,是刑事诉讼中保障民主和人权的制度安排,我国应根据国情建立有限的沉默权制度,促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加快刑事司法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现已成为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这种制度,因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转换司法证明方法的条件.从我国所倡导的道德观念来看,沉默权必须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文化基础,推行沉默权还为时过早,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来看,沉默权赖以生存的土壤还不太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丁明强 《科技信息》2011,(12):I0068-I0069
本文通过对沉默权及其由来和它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沿革的论述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阐发了笔者对我国应否引进沉默权制度以及建立什么样的沉默权制度的观点,以期有利于指导我国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与进步的程度.我国至今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但是,人权保障的加强和法治进程的深入使沉默权实行的迫切性不断加强,分析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应包含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的提问享有沉默不语的权利。何为沉默权,我国是否应确立沉默权,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我国应确立沉默权制度,从而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田学仁 《科技信息》2009,(26):I0074-I0075
本文主要从我国刑事诉讼价值取向、司法体制、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作为出发点,经分析,认为目前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针对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司法体制、公民的价值取向、社会治安和刑事资源的状况,有效监督司法程序,推动法治的进程,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的刘丽娜老师提出的我国应建立律师在场权制度,更符合现行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更能有效的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监督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诉讼活动,防止非法羁押、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起码的人权,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讨论。而确立沉默权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杜绝刑讯逼供,有助于证据的认定,并且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必然要求,为使我国刑事诉讼法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明确确立沉默权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不自证其罪,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刑事诉讼立法上都规定了沉默权。采用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权。随着我国《宪法》的修正,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也应该相应引进沉默权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郭建民 《科技信息》2009,(18):119-119
西方沉默权制度在反对封建专制的特定时期诞生之初,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就有失法哲学的周严,使之不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诸方面互相协调,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西方沉默权制度的法哲学缺失,应引起中国司法界的重视,使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沉默权制度时吸取其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刑事讯问制度的实践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口供制度的缺憾,结合沉默权的理论依据,阐明引入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的抉择与我国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默权制度在西方国家实行了多年,在当今严重犯罪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就连英国这个沉默权制度的发源地,都在对它进行反思,已经做出重大的调整,我国更应借鉴它们的经验,对这个问题持慎重态度.不管研究和引进任何诉讼制度,都不能不考虑司法实践的现状和需要.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17世纪英国普通法的支持者反对教会和国王、争取宗教和宪法自由的斗争中,其基本含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官员的讯问有陈述和不陈述的自由和权利,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高度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其诉讼价值在于落实无罪推定原则、保障 人权、促进司法公正。近年来,英国对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的真正动因在于它不利于打击犯罪。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并设置一些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种观念的权利,在我国法律制度上还未有所体现。而理性告诉我们,这一扇开启公民权利自由的大门已缓缓张开。拟就这一背景,简单阐述沉默权的理论思想、诉讼价值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实现,以作一点权利的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