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科普剧的产生实现了科学与艺术诗意般的融合,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觉得"科技有意思"。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发展的科普剧创作表演的馆校合作模式,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科普剧在广州市中小学校的推广实践。1科普剧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普剧是通过戏剧的艺术形式,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实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蔡源 《科技资讯》2010,(34):226-226
":科普剧"、"科技馆进校园"、"电教化的科普讲座"等科技馆教育项目的出现,为科技馆的科学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科技馆教育项目策划的特点出发分析,归纳出目前科技馆教育项目开发的侧重方向,从而总结出一套有的放矢的科技馆教育项目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到科普,同学们可能会想到自己坐在教室或实验室里听老师谆谆教导的情景。今天,小记者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更丰富的"科普大餐",它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充足"。"大餐"叫科普剧大赛11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广东省科普剧大赛在东莞市科技馆举行。大赛分为科普剧表演赛和科普剧剧本创作赛两个环节,主旨是倡导"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科学理念。据了解,参加科普剧表演赛的共有36支  相似文献   

4.
<正>"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国家财政部和中国科协自2006年起,每年在全国开展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进行奖补的项目。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了深入了解我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  相似文献   

5.
正近两年来,毕节市科协整合科协系统工作优势,积极探索,大力强化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基层科普基础,不断推动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为完成"十三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目标任务提供了新途径。组织实施科普项目。获批准资助"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4个,获奖补资金175万元;组织申报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8个,科技扶贫项目1个,获奖补资金27万元。组织申报"科普中国·农村e站"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广州市民来说,每月一次的免费科普游活动是他们畅游科学知识殿堂、感受科技魅力的特色科普活动项目。从2013年9月开始,广州市科协每月开展一次"广州科普一日游"活动;2014年8月又启动"广州科普游自由行"活动,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活动将普及科学知识与游览休闲相结合,包含了观看展览展示、体验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科学实验等活动,让市民在参观中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高校科研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8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上海大放异彩,国家共评选出3个科普获奖项目,上海占有2项。对许多人来说,最初接触"科技"是从"科普"开始,从讲台上的物理实验到科技馆、化学实验室的参观,我们了解到杠杆运动、离心力、化学试剂的变色等各式各样的科学现象,因此对无边无际的科技汪洋产生了更一步探索的想法。可以说,"科普"既是一位优秀的导师,也是一个大嗓门的传播者,伴随着"科普"那广而告之的力量,AI、生物医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16日,由市科协、科技局主办,宜宾科技馆承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巡展暨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屏山县大乘镇龙杨小学校拉开帷幕。此次活动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在全市2区8县的20余所乡村学校逐一展开。内容包括: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获奖作品展览、机器人表演、科普展品互动体验、3D科普展板参观、科普剧和实验  相似文献   

9.
<正>为落实《汕头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一2015年)》,积极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在广东省科普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市启动首批"科普漂流书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增强科普公众服务能力,推进实施科技特色学校"五个一"工程。2014年首批书屋建设工作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市级科技特色学校赠建5座科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决定于2015年5月16—24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采用科技下乡、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科普电影、科普视频、科普讲解、科普摄影、科普乐园、科普游戏、科普节目、公众科学日、科技游园会、科普图书展览、科普产品博览、网络互动科普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国内外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实例分析,指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适应高端科学技术引领大众,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有效途径。在实现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能力建设中,针对不同高端科技资源项目,选择不同的转化形式,并就实例分析不同项目的转化要点。最后探讨了我国在挖掘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中的持续发展问题及项目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开展国家实验室的科普工作,是开发国家科研机构科普资源,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介绍美国著名航天国家实验室喷气式飞机推进器实验室的科普历程,采取教师培训项目、媒体合作科学传播、开放实验室等方式实现教学实习、科普教育、产业化等科普功能,凸显开放共享的科学教育理念、多元的科学传播形式、科技资源科普化等特点,建议依托国家实验室培训优质科学教师、做好全媒体时代下的科普宣传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科普资源。  相似文献   

13.
张华英  刘建  杨春燕 《科技资讯》2014,(15):231-232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号召下,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建设。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对如何进行科普场馆的建设与功能定位,大力促进科普场馆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础设施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5,(3):28-29
日前。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将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这意味着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可以赢得青少年和社会大众的喜爱,而且还有可能拿到国家科技大奖。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下发的《关于推荐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通知》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的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科普从业人员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队伍,其自身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科学传播的效果。从职业差异性视角出发,基于实际测评的需要,将科普从业人员划分为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行政及运营管理、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和其他八个子类。依据基于职业差异性的科学素养中的科学术语、科学意识、科技社会功能、科技史、科技副作用五维度权重测评理论体系,针对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科普从业人员进行了科学素养测评研究,并将相关数据与非科普从业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25日,位于北京东三环外侧的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天,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在这里完美谢幕。被称作大型科普博览的本届北京科技周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重点展示了450余项高端的科技成果和与生活相关的科普项目。  相似文献   

17.
浅析科普剧——中国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源 《科技资讯》2010,(35):149-149
传统的灌输式科普教育理念不能适应当今的科普教育发展,科普剧为我国的少儿科学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科普剧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归纳出目前科普剧发展的类型,从而指出科普剧是我国现阶段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6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在全国层面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以来,各类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科普机构逐步建立了校内外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校外科技活动与校内科学教育有效衔接,以科普场馆为代表的科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社会非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如何创新和提升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以下简称"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包括如何以科技馆为主体和枢纽开展活动,如何持续开发和应用非正规科技教育资源,如何跨部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美和科学美的涵义,提出了"科普美"的内涵和审美形式。该文认为:大自然之美是第一性的;科技工作者对自然进行美感审视,感受到的"科学美"是理性的、意象的美,是第二性的;科普创作者对"科学技术"进行审美,通过创造性劳动,将"科学美"整合、演绎为感性的、具象的"科普美",是第三性美学作品的审美形式。科普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与演绎科学技术",让受众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和兵团科协承办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兵团巡展在143团第一中学启动。这项活动让该团的青少年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奥秘。此次"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走进143团一中,为该团的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科普的机会,让不曾走进科技馆、对科技馆满怀期待的公众和青少年得偿所愿。同时,也将有效弥补团场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的现状,为更多的公众参与科普、学习科技、体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