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互联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在这样的机遇下,"互联网+"与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互联网+科技期刊"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4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与科技期刊的融合途径,指出运用互联网思维,适时调整出版思路,实现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以期探索出一条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我国军事科技期刊创新发展途径,阐述了军事科技期刊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互联网+"下军事科技期刊的主要特色和作用,针对军事科技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以借力而行等方式解决具体问题,建议结合各自期刊实际情况,立足现实、拓源挖潜,有效地解决创新性不足等难题。最后提出了在"互联网+"下对军事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建议,以期对我国军事科技期刊的创新、变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日,第五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2008’上海科技期刊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代表,期刊主管部门、科委(科技厅)及科协等领导、专家等齐聚一堂,就论坛主题“科技期刊体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研讨,共谋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近日,由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牵头组织的首届长三角两化融合发展大会在湖州召开。如何推动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与会专家的关注热点。本次大会期间,长三角两化融合发展大会主论坛、5G+工业互联网分论坛、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分论坛以及"长三角之心绿色智造"行动对接会也同期召开。在长三角两化融合发展大会主论坛上,还发布了"长三角之心绿色智造"行动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攻关、  相似文献   

5.
正为深入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战略,谋划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时代科技期刊发展路径,中国科协2014年9月25日将在河南安阳举办主题为"颠覆与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科技期刊"的"第1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活动。议题:什么是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如何影响科技期刊的业态;云传播对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互联网+"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因素日益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具备"互联网+"化的综合条件,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互联网+"化的基础是互联网承载力,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互联网+"化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群智慧化。  相似文献   

7.
俞志华 《今日科技》2010,(11):24-24
<正>由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于11月26日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隆重召开。苏、浙、沪两省一市近130位科技期刊界的代表出席了论坛,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宏理、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汐到会讲话,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应邀作《十二五我国科技创新的展望及对学术期刊的影响》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传统行业"业态程度普及,青年旅舍作为传统宾馆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产物因其价格优惠和环保理念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好的认可度。但是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前有经济型品牌宾馆随着移动支付、O_2O等技术发展及完善线下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后有类似于外国十分流行的空中食宿Airbnb日租房系列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优良的资源配置,"互联网+"大背景下多种消费模式很大程度制约了青年旅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的互联网浪潮里,共享经济无疑开始掀起新的波澜,各式各样的共享经济形态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这种新的经济形态获得认同理所应当。尽管目前,共享经济的发展规模和体量尚未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共享经济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如何让这种互联网浪潮沿着善意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在这个经济形态蓬勃发展时需要深思熟虑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也为共享经济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共享经济开始贯穿于各个行业领域,由此衍生了新商业模式,体育行业也不例外,也进一步加入了共享经济理念。而在此形势下,在体育共享经济的推动下,不仅有效弥补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足,还促使其实现了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勇  孙瑞 《安徽科技》2021,(9):11-12
区域产业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安徽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与沪苏浙实现产业协同创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要求."十四五"期间,安徽应科学把准定位,携手沪苏浙,扬皖所长,在加快建设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中展现安徽担当.  相似文献   

12.
"共享经济"模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孕育而生,并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社会资源能够充分流动,从而实现物尽其用。但是,由于"共享经济"模式下内部主体的法律定性不清晰,权责界定不明确,使得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面临困境。因此,分析"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找出"共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的基本形态,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办法,是推动"共享经济"模式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金晓  钱唐 《杭州科技》2020,(2):33-35
正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杭州要积极谋划产业升级,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成为长三角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杭州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准确定位,深远布局。国家规划提出要一盘棋整体谋划,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上海以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个中心"的强大定位,承载着进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也是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落实"互联网+"、实现绿色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该文通过分析海峡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福建如何借助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契机,引领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推动海峡两岸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前提 1.城市发展使得共享经济应运而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经济符合这一新发展理念,是缓和社会资源供给矛盾的一把钥匙.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关注.201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快速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查阅26个样本城市统计公报和年鉴,搭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评价。鉴于分析结果,合肥市要打造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从"引进来"与"走出去"、聚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对合肥市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这对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被重塑,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从中国到全球,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方兴未艾,这股热潮不仅正在深刻影响经济和产业,也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互联网+"不止是一种新技术,是一种新方法,更是一种新时代精神,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连接、开放、共享、实时、交  相似文献   

18.
正沪苏浙两省一市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素流动、管理和服务创新、组织保障8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财税方面,为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当前,要切实把握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强皖苏浙沪"三省一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协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共享的概念渐渐突破空间和关系上的限制,并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多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共享经济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从路边停着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到企业人事青睐的云服务共享,共享经济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共享经济领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如何有效鼓励新型业态的创新发展,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趋势下,应当积极支持较为成熟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鼓励共享经济的实践,开展商业模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