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社会对法治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公民个人,而是权力及权力的运用。如果对权力没有必要的控制,权力就无异于暴力。因此,国家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法律等规则的约束,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依法约束权力是法治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腐败主要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它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权力异化主要来自于对法律制度的凌驾和践踏.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遏制权力的异化,进而遏制腐败和逐步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性的特权属于帝王、属于专制,权力与性就是一部荒淫史。现代文明中,性与政治的关联才被称为丑闻,处于舆论和法律监督之下。政客对"性"的看法和做法,时常被看做个人道德、维护公共利益和权力行使的检测仪。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广义的行政权力包含了国家行政机关及一切社会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行使的权力.权力具有不可制约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以法律的手段来控制.  相似文献   

5.
法治的基本法律特征包括;法治的价值基点-防止最坏的情况;法治是在国家权力相对性的理念基础上展开的;法治的基本要求-法的最高权威性;法治以人的社会性行为作为法律的界限;法治确认与人性一致的平等观;法治对国家权力的要求;国家权力的分化,国家权力的非个体意志化和公开化,法治要求法具备可预测性和可诉性。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和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邓小平在阐明权力监督制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权力监督制约的新思路,即从制度、法律、民主、党内、责任、道德等方面监督制约权力,并且还提出了不搞过分制约体制的原则设想。邓小平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权力制约是法制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目的是希望公权的行使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之内,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佘民通过法律形式授予国家权力,从而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监督制约权力。笔者试图从立法、执(司)法及法律监督三方面探索用法律机制对公共权力约束之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公、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8.
  李洪声 《世界博览》2012,(23):28-32
在古代,性的特权属于帝王、属于专制,权力与性就是一部荒淫史,现代文明中,性与政治的关联才被称为丑闻,处于舆论和法律监督之下。政客对“性”的看法和做法,时常被看做个人道德,维护公共利益和权力行使的检测仪。  相似文献   

9.
权利与权力的问题是一个重要法学基本概念,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法律方面无不表现为权利(权力)问题,这也一直是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权利”与“权力”各自有着丰富内涵,只有认真梳理清楚“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才能解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等相关重大问题。在法学研究中,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权力的规制趋向于多管齐下、多元监督。此举背后潜在的观念,就是认为越多的监督主体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就权力规制而言,监督主体的多寡与监督的有效性无甚关联,而这种人治背景下形成的多元监督体制更与法治社会的要求大相径庭。现代社会对权力的规范,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1.
论学位授予权--法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司法审查已涉及高校领域,学位授予这类关系到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更是引起司法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从法理的角度对学位授予权进行全面审视显得非常必要;学位授予权就其性质和特征而言,是一种法律法规授予高等学校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双重属性;学位授予行为又是一种可申请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学位授予单位在行使学位授予权时应充分贯彻法的精神,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尤其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以使学位授予单位的行为既合理,又合法。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的法制思想,一方面对唐朝法律加以继承,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其特点表现在:维护皇权、重典治吏;礼法交融;强调法的简明性、稳定性和重视法制宣传与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权力意旨决定权力实践。具备正确的权力意旨,不仅是掌权者应当遵守的基本执政道德和准则,同时也是宪政对法权的客观规制和必然要求。掌权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权力意旨,明晰宪政下的权力来源于公众权利的让渡,坚持权力为权利服务,并使权力从法治层面受到监督,才能正确实践权力,否则,权力意旨被扭曲,必然在实践中导致权力违宪。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与之相适应已建立了一套紧急状态法制体系。但汶川地震折射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制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制定一部紧急状态基本法律。完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规范政府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是完善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电磁辐射污染是近几年电网建设中的前沿法律风险。至今.电磁辐射污染诉讼中均以原告败诉、供用电单位胜诉而告终。究其理由,一是对于电磁辐射标准的适用,法院采用了对被告(即供用电企业)较有利的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二是对于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法院认为原告未能承担对于“损害”的举证责任。这明显与现行法律相违背。因此,电网企业安于胜诉现状是短视的,应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管理和企业运作方式都要符合WTO规则的要求。与WTO规则相比照,我国在外经外贸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备、立法的可操作性较弱、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应坚持科学立法,增强法律的系统性和透明度,制定完善的外资管理法和对外贸易法,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戒是广大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必要手段。作为教育惩戒的核心论题,教师教育惩戒权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制度的确认,但还存在基本属性阐释不明、权能揭示不完整以及法律规范体系缺失等局限,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教师教育惩戒权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教师面向学生时的一种权力,也是其面向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时的一种权利。教师教育惩戒权既包括师生关系维度上的批评训导权、课堂管控权、物品处置权、义务科处权,也包括教师与学校、教育行政机关关系维度上的惩戒请求权、惩戒建议权、责任免除权以及不合理要求的抗拒权等诸项权能。对于法律规范体系的缺失,应在《惩戒规则》的上位法律法规中对教师教育惩戒权进行明确,从而构建“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惩戒法律规范体系。这既能解决《惩戒规则》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和规范教师教育惩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法作为一个年轻的国际法新分支,是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依据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近年来,国际空间探索活动掀起新高潮,但国际空间法律制度发展相对滞后,二者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梳理了国际空间法体系及与空间科学探索相关的主要法律原则,围绕空间碎片减缓、外空资源开发和利用、行星保护、频率和轨道资源分配、空间核动力源以及微小卫星等当前空间科学探索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热点争议法律议题,分析了相关的主要国际法律原则、美欧等国家/地区的法律规定和实施案例等。  相似文献   

19.
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述。指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含有国际因素,具有相同的法律渊源,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同,规范性质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