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中许多种的鳞茎器官是古老、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传统中草药。药用的贝母其名称历来多有变化。主要有《诗经》,黄《管子》,《尔雅》,贝母、空草《神农本草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等。从《诗经·风·载弛》载有“陆彼阿丘  相似文献   

2.
郑樵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通过与前代雅学研究的历时比较,认为其《尔雅注》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他的名物训诂多得诸目验,大多真实可信;二是他敢于疑经惑古,驳正旧注多精当。然而,他的《尔雅注》却在后世湮没无闻,这种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09-113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学问家,他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从语义的训释、文本的校勘和字音的标注等三个方面对《尔雅注》的内容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郑樵对《尔雅注》所作的注释工作。我们认为:郑樵的《尔雅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清代《诗经》研究的实际,本文将清代《诗经》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清初经世致用思潮与《诗经》朴学研究之风的开启、乾嘉时期《诗经》朴学研究的极盛阶段和后期今文经学影响下《诗经》辑佚学的全面发展,并概况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的派别,意在为清代《诗经》研究描绘出一个轮廓和线索,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5.
《尔雅诂林·叙录》是《尔雅诂林》中的最后一本(共六本),其中书目提要收录《尔雅》研究著作最全面,是研究《尔稚》学史的绝好材料。对辑佚之作的详细分析、提要内容全面、准确,可以补前人之失、订今人之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远在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中已见有鸟、雉、雀、鸡等象形字,无疑是鸟类名称的雏形。但由于字体很多,到底是指什么鸟,意见很分歧,难于确定。从古籍中查找鸟类的最初记载比较可靠的《诗经》(距今约3千年),这是我国的歌谣集,其中提到各种禽鸟,前后不止70次。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列有约40个鸟名。当时还有其他书籍提及鸟类,但比较著名的,当推《尔雅》。这本书的作者不详,估测是出自秦和西汉时期,相当于欧洲的罗马统治时代。书的内容大部分是注释《诗经》中的草、木、虫、鸟、兽等的名称,可说是一部各种词汇的训诂书。书中列有关于释鸟方面79条。每条释明一种鸟,但有些条目却泛指几种鸟,或则空洞无物,纯属杜撰。《尔雅》之后,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语气词的运用看先秦语气词的发展及其特色朱明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钱锺书在应用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的统一、思辨和实证统一的方法研究《诗经》的同时,开借鉴西方理论成果研究《诗经》的先声。说明面对21世纪的《诗经》研究,采用全球视野下的视角能使研究走出困境,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尔雅》是我国训诂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百科性辞书性质的语文应用词典。自它问世以来,以迄于今,学者们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在古代,从两汉迄至明、清,研究《尔雅》的著作甚多,但都是围绕着词义的注释和考证,或是文字的校勘和辑佚,大抵不出训诂学之范围。自清末以后至现代,《尔雅》注疏、考释类的研究仍有余绪,且向着更细致、更深入的方面发展;但另一方面,现代学者开始多角度、多方位地从宏观理论上、从方法论上转向对《尔雅》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训诂学,而是扩展到了词汇学、辞书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诗经》在中国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研究《诗经》的章、作,篇幅远远超出了《诗经》自身的千万倍,其中名篇之多,令人举不胜举。因此,笔研究《诗经》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本不是全方位的、而仅试从《诗经》中所反映出的爱情意识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入手,作些社会历史的研究,从而成为“中国学中的女性形象”专栏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初,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的第二高潮。通过对诗经成书、流变、创作方法;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毛诗序》、《雅》、《颂》;《国风》中的典型篇目的研究,是对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庆彰是台湾著名的经学史家,他的《诗经》研究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一)对《诗经》文献学的贡献;(二)《诗经》研究的拓展;(三)主要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评述,着重揭示其研究特色(一)文献整理与学科拓展相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建筑在坚固的基础之上;(二)《诗经》学史上“大家”的研究与“小家”的研究相结合,从而理清《诗经》学史上的发展脉胳;(三)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与当代学科研究新方法的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具有当代性与前沿性。  相似文献   

13.
《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导致了诗中变文的大量出现。自从汉代人发现了“变文同义”的规律后,历代学者都用这一思路来解释《诗经》。我们学习《诗经》,一定要了解这些变文的形式特点和前人解释它们的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诗经》中比较棘手的难词问题。  相似文献   

14.
雅学史论纲     
作为我国古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尔雅》自汉代问世以后,受到了我国历代语言学家的重视.人们对《尔雅》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对《尔雅》本身的研究,一类是广续《尔雅》之作.本文通过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的论析,初步勾勒了雅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及其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5.
《诗经》和《圣经》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比较《诗经》和《圣经》本文及其神圣化过程中的汉儒解《诗》和教父解《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文学思想和审美思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以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分途发展和会通之处,从而为中西方跨文化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以上古《诗经》韵系和中古《广韵》韵系为参照,对曹操诗歌用韵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把它与《诗经》和《楚辞》中的合韵进行比较,以加深对魏晋时期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诗经》诗学是《诗经》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清初学者姚际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创作诗学、修辞诗学、阐释诗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见姚氏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8.
关惠文 《科技信息》2012,(1):332-332,238
《诗经》中的《齐风》产生于老牌东方大国齐,是齐文化的结晶;《秦风》产生于西方新崛起的强国秦,是秦文化的成果。《诗经》的《秦风》和《齐风》,都表现出一种“尚武精神”,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政治、经济、民风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齐,秦二风中的尚武精神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本文主要比较《诗经》中《齐风》和《泰风》尚武精神的异同,并进一步探究造成二风尚武精神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尔雅》是《尔雅》后出现的一系列雅书中最早的一种。今本《小尔雅》十三篇,是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小尔雅》的体例与释义方式在《尔雅》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从训释条例、训释术语及释义方式三个方面去探究《小尔雅》的编排体例,更深刻地认识古人的训释方法,从而为辞书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诗经》审美价值探讨是一个值的开拓的研究领域。在《诗经》中,充满了令人惊奇的审美智慧,美善统一是《诗经》审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