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冬话进补     
多事之秋 熬过炎炎夏日,人们终于盼来了凉爽的秋天。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候,人体总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人们经过炎热的“夏耗”所进入的也是一个“多事之秋”。 随着飒飒的秋风,气温骤然下降,尤其是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明显降低。特别是今年夏季气温偏高,持续的时间较长,立秋之后温度持高不下,温度下降时又突然在七八摄氏度  相似文献   

2.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暑气蒸腾,最高气温常常在37~40℃的范围内,人体生理活动受到严重的威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诱发“高温综合征”。[热射病]这就是通常说的中暑症。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人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调节就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从而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此外,高温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使得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也是“中暑”之一)。对于轻度的中暑病人,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环境,然后让患者喝一些盐开水,如有清凉药品(如十滴水、人丹、薄荷…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不管是人造卫星还是其他人造空间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它们的温度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上有不少飞行器就是由于温度控制不好而出现故障的.大家知道,太阳是一个大热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地球上,夏季当气温达到35~40℃时,人们就感到很不舒服,遍体生津,大汗淋淋,甚至感到憋气,如果温度再高,就会出问题,起码出现中暑.如果你把汽车停在太阳光下,过一会儿,你再进入车厢时是不是感到很热?这都是太阳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乘坐飞机比乘坐铁路客车或轮船要舒服得多,但长时间乘坐飞机也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呼吸不畅、食欲下降、烦躁不安、颈腰酸痛、疲劳等,在医学上称之为“飞机征候群”,常见于乘坐远程航班的人们,特别是出国人员。出现这些不透症状的原因比较多,与机舱内环境条件不理想、时差、低血糖、旅客身体素质不佳等都有一定关系。 在高空飞行,机舱内的空气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更换,而在长途航  相似文献   

5.
暑假到了,同学们应该利用假期适当锻炼身体.在炎热的夏季,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机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应该"夏练三伏".健身不歇夏,天再热也要动一动. 忌大运动量锻炼 运动时产热量增加,身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如出汗等来维持体温的平衡.夏天高温,尤其在中午,这种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的锻炼会使体内蓄积余热,余热蓄积过多,便会导致中暑.或者会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去水盐,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出现中暑.因此夏天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 ~4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出汗多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随之减少,要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金银花水等清凉防暑饮料.  相似文献   

6.
香水的妙用     
夏秋季节,被蚊子、跳蚤、臭虫叮咬后,在局部涂抹点香水,既可消除红肿、疼痛,又能防止感染。乘坐车船时,在手帕上面洒几滴香水,不时地放在鼻前闻一闻,可防晕车晕船,或因车箱内空气不新鲜出现的胸闷不适。热天,在湿毛巾上滴几滴香水,用来擦身,可以消除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症状。神经衰弱患者,在睡觉的  相似文献   

7.
夏日气温常常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人体常常因为受热时间过长、身体过于疲劳、没能及时补充水分等原因而出现中暑症状,加之夏季湿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初夏的梅雨时段),人体健康容易受暑湿侵袭而生病.宜避暑,不贪凉 夏日应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一般来说,晴日里,上午九点以后就不宜外出.居室内要注意适度的通风和降温.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去一些气温较低的风景区避暑. 夏季也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阴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8.
花粉面目     
每年在春季到秋季,空气中飘浮着各种各样的花粉,如果对某一种花粉过敏,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直到不再接触到这种花粉,过敏症状才会慢慢消失。花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很少有人能见到花粉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吕斌 《科学之友》2006,(6):72-72
进入炎夏的高温天气后,人们中暑是常见的事,尤其是年老体弱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患的老人,若疏于防范,中暑后救治不及时,则有发生猝死的危险.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老化、退化,生理功能下降,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均差,如本身再患有心脑血管病,一旦发生中暑,就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进入冬季,由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而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开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感觉到呼吸有压力或者感冒次数增多,还有人出现了嗜睡、反应力迟钝等现象。健康专家指出,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固然跟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氧气供给不足造成的。…些专家还特别指出,如果缺氧时间过久,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11.
刘希 《大自然探索》2022,(11):56-59
<正>乳糖不耐受者喝牛奶也许会出现不适,但请——乳糖耐受基因的突变是怎么出现的?你有没有在喝完牛奶后胀气、拉肚子的经历?这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牛奶中含有大量乳糖,如果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被分解的乳糖就会在肠道堆积,并被细菌酵解成乳酸和大量气体,使人产生腹泻、腹胀、呕吐等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12.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有人因为喝水而中毒了。"水中毒"其实并不罕见,不少医院都接诊过水中毒症状的患者。网上热议:猛喝矿泉水,喝出水中毒快递员小泯每天送快递时,都会随身携带一瓶1升的水,一天下来能喝掉三五瓶。前几天,小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原以为自己中暑了,本想硬扛但实在难受。他来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原来他是因为过度饮水,引起了水中毒。  相似文献   

13.
静电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天气干燥时,地毯、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坐垫和墙纸等都会产生静电;家用电器使用时也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静电会令人感到身体不适,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失眠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虚疹、心律失常。那么怎么消除静电,防止静电污染呢?  相似文献   

14.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体内产热超过排热,热能大量积聚,从而使体内多种器官细胞受到热伤害,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老人、婴儿、体型肥胖者、酗涯者、心肝肾疾病患者等,都属于中暑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冬季,不少爱美的女性仍然喜欢穿裙子。的确,裙装最能体现女性的线条美。但爱美也不能走极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般地着裙装,不仅会使身体感到不适,也容易使爱美的女性患上一些"裙装病"。一般来说,气温在16摄氏度以上,穿裙子不会对身体有害。冬季,气温常常在0摄氏度以下。这时如果着裙装,寒冷的空气会刺激皮肤引起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脆弱的脂肪细胞也会因寒冷而变性,脂肪较厚的大腿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表皮呈紫红色,触摸较硬,还伴有轻度的痛和痒,严重者还可引起溃破,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朝暮 《科学之友》2022,(5):74-75
人们普遍认为,当灾难发生时,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的人才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之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仅仅是看与灾难相关的报道,人们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种心理创伤叫作“替代性创伤”。  相似文献   

17.
低气压综合征 客机飞行的一般高度,距海平面大约9 000 m~10 000 m.在这个高度上,即使机舱内的大气压被调节到相当于距海平面1 500 m~2 000 m高度的气压水平,习惯于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也会出现不适症状.这是由于空气压力低,会导致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氧比例降低,对于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不健康或有疾病的人,以及身体处于特殊状况的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浅说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尤其是那些20~55岁、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常会感到颈肩部酸痛或不适。这种酸痛或不适感在某一不良姿势下会加重,时间长了,会慢慢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和麻木,还常伴有头晕、恶心和耳鸣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颈椎病”。 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是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的。人体颈椎分为7节,各颈椎之间由椎间盘构成,其周围有韧带相联(图1)。颈椎的生物力学功能使颈部  相似文献   

19.
近视怎样早知道 人们一直认为,近视眼不红不痛,悄悄地使我们的眼睛视力下降。等患者发现视物模糊的时候,已失去了早期防治的大好时机。其实情况并非如此,近视眼的发生,在视力减退之前是有预兆的,只是人们大意,没有觉察出来罢了。那么,近视眼的先期征兆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眼疲劳症状。有些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再看前面的物体会出现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或者,长时间远望移向近处物体(长时间近看移向远处物体)时,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疲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猿人进化到高等动物,第一需要就是找食物来填饱肚子。但是,放置时间过长、贮存不当等因素有可能使各种食物腐败。人们在进食过程中摄入了这些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腐败食品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脱水、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