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叶风干粉碎后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
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对比,鉴定为1个降木脂素和5个木脂素,分别是
salicifoliol (1)、lariciresinol 9′-benzoate (2)、(-)-hinokinin (3)、meridinol (4)、8-hydroxypluviatolide
(5)和(-)-matairesinol (6)。化合物1、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木脂素类化合物(lignans)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保护肝脏、抗氧化、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活性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对其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性讨论. 相似文献
3.
翼梗五味子木脂素成份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产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茎中通过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了4个木脂素成分,经波谱分析及与标准品对照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安五脂素(isoanwulignan,1)、benzoyl-gomisin Q(2)、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3)和gomisin G(4),均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产自云南呈贡的玫瑰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UV、IR、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了8个苯丙素和苯乙醇类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Ferulic acid(1),ω-Hydroxypropioguaiacone(2),(E)-Ferulaldehyde(3),1-Propanone-2-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4),Evofolin(5),2-(3'-O-β-D-Glucopyranosyl-4'-hydroxyphenyl)-ethanol(6),2-(3-Hydroxy-4-O-D-β-glucopyranosyl)phenyl-ethanol(7),2(3,4-Dihydroxy-phenyl)-ethanol(8).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呈贡玫瑰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以芳香醛和丙二酸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苯并呋喃类新木脂素与二茂铁甲酸反应,首次合成了2种新型二茂铁基新木脂素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从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木脂素苷,经IR,NMR和H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为化合物tibeticoside A(1).该化合物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肉豆蔻科植物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木脂素类成分被分离发现,为了
进一步深入了解肉豆蔻科植物中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药理活性,本文对肉豆蔻科植物中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肉豆蔻科植物中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含笑花中分离出4个木脂素,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为:l-芝麻脂素,horsfieldin,3,4-亚甲二氧基-3,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3,4,3,4-四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合成的几种新型木脂素进行MS测定,通过系统地比较它们的EIMS,归纳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珠子草中的木脂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采用传统方法分离木脂素的不足,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珠子草中的木脂素进行分离,得到3个木脂素,通过红外光谱(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NMR)等方法鉴定为珠子草素( niranthin)、叶下珠次素(hypophyllanthin)和叶下珠脂素(phyllanthin)。分离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2/3/2,V/V),下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 mL/min,转速为正转800 r/min,温度为25℃。实验结果为木脂素的分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方法:采用75%乙醇超声提取玫瑰、月季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AlCl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为2.2%.野生及种植玫瑰、月季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4%、0.80%和2.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为玫瑰、月季等观赏植物的药用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玫瑰花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蝇为动物模型,对玫瑰花提取物(F21)进行抗焕衰老的研究.通过大样本、高重复的寿命实验,证明了F21能显著提高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用F21饲养(培养基给药浓度0.2%)果蝇后,其处理组果蝇体内的脂褐素含量明显下降、飞行频率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同时,果蝇体内抗氧化酶CAT和SOD的活力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玫瑰花和鲍鱼菇中抗氧化成分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显示自由基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筛选得到的抗氧化成分玫瑰花(MC)和鲍鱼菇(BC)处理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结果表明:MC、BC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死亡率和空腹血糖.同时MC处理使糖尿病小鼠的肝、脑和肾等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显著升高.提示氧化应与糖尿病发生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为MC和BC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2种八角莲中鬼臼毒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于云南大理和中甸的小檗科Berberdaceae八角莲属Dysosma(R.E)Woodson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中鬼臼毒素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中得到了8种鬼臼毒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技术和化学反应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5.
将Candida rugosa用橄榄油诱导培养,所得上清液依次经过截留分子量10 000中空纤维柱浓缩,85%硫酸铵沉淀,然后经过DEAE-Sepharose F.F.离子柱和Phenyl Sepharose CL-4B柱进行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得到了活力达6.04 U/mg的脂蛋白酯酶,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13.8倍6.6%。所得纯化酶经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为单一蛋白染色带,HPLC显示纯度为95%以上。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50℃之间,最适pH为7.5,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该酶Km值为3.4×10-4mol/L。 相似文献
16.
玫瑰花中两种抗氧化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寻找玫瑰花(rosarugosa)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对玫瑰花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数据及色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2种抗氧化活性成分Ⅰ,Ⅱ.分别是3,5,7,3′5′-五羟基黄酮(槲皮素)和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化合物Ⅰ(槲皮素)为首次从玫瑰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活性和抗小鼠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活性均高于玫瑰花粗品, 相似文献
17.
无籽刺梨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鲜食、作中药,还可加工果脯、果酱等高档保健食品;也可以作为喀斯特地区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苗木应用,而适宜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无籽刺梨种植成活率和丰产的关键。为了明确无籽刺梨适宜的栽培技术,设置3个栽培密度,设置的株行距梯度为:2.5×2.5m、3×3m、3.5×3.5m。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无籽刺梨的生长影响显著,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促进无籽刺梨植株的生长,当种植密度为3×3m时,植株冠幅、萌枝数、叶面积、新枝长等值均达到最大。因此初步认为,3×3m的种植密度有利用无籽刺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黄刺玫群落特征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黄刺玫群落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群落结构以及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丰富度低,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生活型以高位芽占优势;群落结构简单,只有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优势种大部分为集群分布,非优势种则多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Candidarugosa脂肪酶交联酶晶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联酶晶体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催化剂。本研究对Candidarugosa脂肪酶交联酶晶体的制备以及其性进行了探索,制备得的交联酶晶体不仅保持酶原有的特性,而且提高了酶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并初步研究了交联酶晶体在有机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