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铁酸锰的制备,表征和氧化还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氧化湿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酸锰,就铁酸锰生成的不同物料配比,反应条件进行试验分析;通过SRD,XPS,TPR和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氧化-还原性能;对其活性与组成及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气氧化湿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酸锰,就铁酸锰生成的不同物料配比,反应条件进行试验分析;通过XRD、XPS、TPR和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氧化-还原性能;对其活性与化学组成及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研究了铜锰氧化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氧化程度、助剂加入量以及助剂之间的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氧化物有一最佳氧化态,在该状态下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均达到最佳值,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洗涤。同时,澄清了不同研究者对铜锰氧化物晶相结构的不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负载型铜、镍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兴相加氢还原仲辛醇中的2-辛酮制备高纯度仲辛醇。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加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加氢反应条件相对缓和。在适当的加氢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制备的镍催化剂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当,2-辛酮的加氢转化率均可达98%以上,加氢产物中仲辛醇的纯度达98-99%,2-辛酮含量可降至0.2%以下,负载型镍、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是制备高纯度仲辛醇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具备一定的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锰基催化剂,研究了加入不同助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助剂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不同,对催化剂活性促进作用的顺序为K〉Ce〉La〉Pr〉Co〉Al〉Mg〉Cr;掺杂少量的K2O对CuO—MnO2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CuMn-ZSM-5催化剂,在微型气固相反应装置上考察其在NH3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ZSM-5空白样以及负载单金属氧化物进行比较,并考察反应温度、铜锰物质的量比和金属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进行XRD和SEM分析表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白Na-ZSM-5催化剂活性很低,以Cu对其进行改性能有效提高其低温活性,但当温度高于350℃时其活性很低;以Mn对ZSM-5改性则能提高其高温活性,但低温活性很低;CuMn-ZSM-5整合了Cu-ZSM-5和Mn-ZSM-5的优点;活性金属负载量为4.5 mmol/g,铜和锰物质的量比为2:1的CuMn-ZSM-5,在250~500℃时NO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焙烧温度、铜含量和催化剂制备时n(OH)/n(Cu)比值等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铜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孔分布、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焙烧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组分铜在活性炭载体的分布,提高了反应活性。研究表明,Cu2OCl2是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8.
钨杂多酸/膨润土的表面酸性和酯化催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天然膨润土为原料,经净化、过筛、强酸处理和高温灼烧得活性白土,再用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磷钨酸溶液,对活性白土进行负载得到磷钨酸/膨润土催化剂.以Hammet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及表面酸量按强度的分布,并与气固相催化合成甲酸乙酯的催化活性相关联,考察了催化剂的酸催化活性与表面酸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磷钨酸/膨润土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分布在-12.70≤H0≤-8.20、-13.16≤H0≤-12.70、-13.70≤H0≤-13.16、-14.52≤H0≤-13.70、H0≤-14.52范围内对酯化反应贡献分别为2.92%、24.14%、83.91%、7.10%、-18.06%.可见,影响酯化产率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分布,不同酸强度的酸中心对催化酯化反应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非贵金属催化剂铜锰复合氧化物(以CuMn2O4尖晶石为主相,并伴有铜、锰氧化物)对汽车尾气主要成分CO、NOx的净化效果.分别测试了铜锰不同配比下的催化性能,并对最优铜锰配比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如温度、含氧量(用空气过量系数λ表示)、水蒸汽以及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尤其关注催化剂对消除NOx的效果.活性测试采用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经催化的尾气,用AVL五组分汽车尾气分析仪测试,比较接近实际汽车尾气的测试情况.实验中发现:催化剂在低空速情况下,即使在富氧条件下(λ≥1.2),NOx的转化率仍可达到60%以上,但随着空速增加,NOx转化率迅速下降.在贫氧条件下(λ<0.90)水蒸汽的存在对NOx的转化无影响,但在富氧条件下(λ>1.1)水蒸汽使NOx转化活性下降.这两个因素可能是导致此类催化剂至今尚不能付诸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添加碱性氧化物MgO来调节γ-AL2O3表面的酸性,考察了不同镁含量对γ-AL2O3的表面酸性及积炭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以镁改性的γ-Al2O3为活性基体的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及积炭性能。结果表明,加镁不改变γ-Al2O3表面的酸中心类型,只是减少了强Lewis酸中心,有利于抑制γ-Al2O3上的积炭反应,适量的镁对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进行了常压加氢研究,考察了铜 锌 铝,铜 铬 钡,铜 铬锌,铜 铬 铝几个铜系催化剂对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浅度加氢生成丁二酸二乙酯的催化活性.选择了铜 锌 铝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 X- 射线衍射对此催化剂进行了物相分析,表明铜锌 铝催化剂中的主活性成分是 Cu O, Cu 是活性中心, Cu 的迁移引起 Cu 晶粒长大是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u/ZnO、Cu/ZnO-C和Cu/ZnO-Al2O3 催化剂.采用XRD、TPR、BET、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它们的催化反应性能,发现Cu/Zn0催化剂中添加活性炭可以使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GBL)的反应温度降低.在250℃,液体空速为0.1 h-1,氢酐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顺酐...  相似文献   

13.
铜锰复合氧化物室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次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载体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N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系统考察了原料液[Cu]/[Mn]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Mn]=1/6,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8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优催化氧化NO的活性,在室温下,且不引入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在6h内将107mg/m3的NO完全消除。此外,原位红外在线检测(FT-IR)结果表明,NO被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搭建了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小样模拟台架,并制备了二甲醚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水解活性组分、甲醇重整活性组分和煅烧温度下的尖晶石复合催化剂对二甲醚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水解活性组分中,HZSM 5(硅铝摩尔比r=n(SiO2)/n(Al2O3)=38)的双功能催化剂的H2产率最高;甲醇重整活性组分中,铜锰尖晶石结构催化组分(CuMn2O4)的双功能催化剂的H2产率最高;煅烧温度对CuMn2O4双功能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煅烧温度为700 °C时H2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载体对草酸二甲酯加氢铜基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为基础,研究了二氧化硅载体对铜基催化剂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分别以气相硅溶胶、硅胶、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wCu=0.20),分别记为CS1、CS2、CS3,催化剂的活性从CS3、CS2到CS1依次增加。XRD测试物相结构表明:氧化态CS2和CS3中存在CuO晶相,而氧化态CS1中活性组分呈无定形分布。还原态催化剂的XRD测试表明催化剂中有Cu2O和Cu0存在,且Cu2O/Cu0的比例按CS3、CS2、CS1顺序增加,XPS分析证实了3个催化剂表面Cu2O/Cu0的比例有相应的变化趋势。这说明Cu2O和Cu0与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活性相关,提高Cu2O的含量,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Cu Mn催化剂对于由合成气一步法合成甲酸甲酯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采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 ,相转移法 ,络合物溶液法及快速燃烧法来制备Cu Mn催化剂 用XRD ,BET ,TEM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发现采用这些方法所制得的催化剂达到了纳米超细粒子水平 ,对于合成气一步法合成甲酸甲酯显示出了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介质阻挡放电协同铜氧化物催化剂脱除NOx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在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中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和主要产物。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协同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可使NO有效氧化为NO2,对NOx也有明显的脱除效果,使NO2进一步氧化为NO3-,阻止了等离子体状态下活性氧自由基自身结合生成氧气的循环反应;该催化剂对氮氧化物具有吸附和储存功能,提高了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随着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输入能量的增加,氮氧化物脱除效率增大,该能量可有效产生等离子体,提高活性粒子和氧自由基浓度,同时提高催化剂的吸附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锰锆镧复合氧化物(MnxZr1-xLayO2-σ)载体,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Cu,制得铜基锰锆镧复合氧化物(Cuλ/MnxZr1-xLayO2-σ)催化剂.考察该催化剂催化CO、C3H6和NO转化反应的三效催化性能,并且利用XRD、TG和SEM等方法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Mn:Zr:La摩尔比为0.9:0.1:0.06,Cu负载量为5%时,制得的Cu5%/Mn0.9Zr0.1La0.06O2-σ催化剂催化CO、NO和C3H6转化反应的活性良好;Mn、Zr和La能够形成稳定的Mn-Zr-La固溶体,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热稳定性,并且不出现Cu、Mn、Zr或者La物种在载体表面富集的现象;因此,Cu5%/Mn0.9Zr0.1La0.06O2-σ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性能,在该催化剂上CO、C3H6和NO的起燃温度(T50)分别为112℃,253℃,210℃,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154℃、319℃和288℃,至500℃时转化率分别高达100%、97.5%和99.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Br- ,I- 对ZnS :Mn ,Cu·X中M2 +,Cu+发光中心的影响 ,研究了材料的发光光谱和激发发光波形 ,发现Br- 的掺入对ZnS :Mn ,Cu·X的Mn2 +发光中心、Cu+绿色发光中心的激发态寿命有明显的影响 .Br- 的掺入使绿色发光中心的发光增强 ,绿色发光中心的激发态寿命减小 ;使橙色发光中心激发态寿命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制备了以苯胺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吲哚的一系列铜基催化剂,筛选出了高效催化剂Cu—Zn—Mn/SiO2,并对它们进行了ICP—AES和XRD表征。实验表明,由浸渍法制备的Cu—Zn—Mn/SiO2催化剂,稳定性、活性高于由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Mn/SiO。催化剂,吲哚收率76.0%。锰对铜和锌有明显的分散作用;铜晶拉越小,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