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武夷岩茶鲜叶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差异与成茶品质的关系,将武夷肉桂、水仙、瑞香的在体鲜叶进行RNA提取,对3个茶样品中的β-葡萄糖苷酶(CsBG)、β-樱草糖苷酶(CsBP)、多酚氧化酶(CsPPO)、过氧化物酶(CsAPX)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肉桂中有较多的CsPPO表达,而水仙和瑞香中几乎没有,表明肉桂之所以呈现更强的苦涩味和浓郁感,是由于CsPPO表达较多的原因;水仙中的CsBP比瑞香中表达量多,而肉桂中几乎没有,反映出水仙的天然花香更为浓郁;肉桂、水仙、瑞香中均含有CsBG,但瑞香中最多,解释了作为高香品种的瑞香为何糖苷类香气更浓;3种茶叶中均含有CsAPX,其中瑞香中含量最少,肉桂和水仙中含量相当,反映了在茶汤色泽上肉桂和水仙颜色比瑞香更浓。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 chinensis Roem.),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台湾、江苏和浙江等省,也产于日本与朝鲜。关于水仙属的研究,在细胞、生理、生化、园艺以及遗传育种等方面,国内外作了许多研究,在形态学方面,Chen(1969)、Dunlop 和 Schmidt(1964)、Kamae(1968)、Preece 和 Morrison(1963)、钟衡(1984)等人有一些报导,但对于中国水仙叶表皮的构造和气孔器的发育迄今未见报导。为此作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免疫酶标和免疫酶标电镜技术检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酶标技术是新兴的血清学技术,先用作检查动物组织内病毒的存在,尔后又用作对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近来又用来对溶液中的植物病毒进行定量测定。但由于植物细胞内存在大量内源酶,因此一直影响采用免疫酶标技术检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经试验,发现一定浓度的叠氮钠(NaN_3)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等含铁卟啉辅基酶的活性,又不使同一细胞内的病毒丧失其与抗体结合的能力,从而使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能用于检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另外,采用免疫酶标电镜技术,在不应用电镜常规染色方法的情况下,能观察到长叶车前花叶病毒束状体。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日本沼虾表皮蛋白(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cuticle proteins,MnCPs)表达模式与表皮组织差异的关系,根据日本沼虾表皮组织转录组测序结果,从头胸甲中克隆到1个含几丁质结合-4(chitin_bind_4)结构域的表皮蛋白(cuticle proteins,CPs)基因,命名为MnCP-2,经BLAST检索,MnCP-2与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ABM54465.1)有50%的相似性.以健康幼虾(体长3.0~4.0cm)的头胸甲、尾扇、游泳足和步足4种厚度存在差异的表皮组织为材料,分别提取C期、D_(0-2)期、D_(3-4)期和A期的RNA,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MnCP-2在蜕皮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MnCP-2在头胸甲、尾扇和游泳足中表达水平的峰值出现在D_(3-4)期,而在步足中则出现在D_(0-2)期.提示MnCP-2编码的蛋白可能在新外表皮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表皮组织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表达可能是导致表皮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化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的病毒核衣壳免疫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5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所分泌的单抗分属IgG1,IgG2a,IgG2b和IgG3等4种抗体亚类,其中1株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41ku的病毒蛋白,其余4株单抗均识别31ku的病毒蛋白。胰蛋白酶部分酶解分析发现,31ku的蛋白的4株单抗分别识别至少3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5株单抗均不与其他4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利用所制备的单抗进行了病毒在虫体中增殖动态的检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和复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记标抗体试验,测定了猪自然感染传染性胃肠炎(TGE,A组)口腔接种TGE强毒(B组)和肌肉接种TGE低毒病毒(C组)或口服TGE低毒病毒(D组)的猪血清中的IgA抗体效价。进而对TGE的自动免疫和血清lgA抗体效价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7.
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是由猪环状病毒 2型 (PCV2 )引起的 ,PCV2属于环状病毒属 ,它是一小的、无囊膜、环形、单股、负链DNA病毒。PCV 2各分离株的同源性可达 95 %— 99% ,世界范围内只有一个PCV2血清型。诊断此病除依据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外 ,还利用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抗原捕捉酶免疫法检测抗体。组织化学法检测抗原 ,原位杂交及聚合酶链技术检测病毒DNA。注重日常管理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将此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8.
李军 《甘肃科技》2012,28(18):155-156
应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抗体(HCV-Ab),了解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采用湖南康润公司生产的HCV游离核心抗原试剂盒,对来自门诊或手术前筛查的850例临床样本进行了HCV-cAg和HCV-Ab检测,阳性者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850例筛查样本HCV-Ab阳性22例,其中HCV-cAg阳性14例,RT-RNA阳性16例;828例HCV-Ab阴性的样本检出HCV-cAg阳性4例,其中RT-RNA阳性3例。HCV-cAg与RT-RNA符合率为83.33%(15/18)。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HCV-cAg检测试剂盒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剂,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麦黄花叶病毒 (Ba YMV)抗性突破株系的核酸 RNA1全序列分析并与野生株系比较表明 ,抗性突破株系在病毒复制酶或转运蛋白区域 (6K2 )和核酸 RNA复制酶区域 (NIb)存在二个变异位点 .在这二个位点上抗性突破株系核酸分子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脯氨酸 (Pro)和苏氨酸 (Thr) ,而野生株系分别为缬氨酸(Val)和丙氨酸 (Ala) .对该两种酶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显示 ,氨基酸的变异可能导致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与性质的改变 ,并且此种变异与抗 Ba YMV冬大麦中抗性基因 ym4的功能丧失有关 ,同时也说明了大麦品种田间致病性的差异与病毒核酸分子中的点突变关系密切 .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PCV2)衣壳蛋白.首先构建具有谷胱甘肽转移酶标签的重组质粒p GEX4T1-ORF2,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得到可溶性的融合蛋白.进一步通过纳米粒度仪及免疫印迹等技术,分别研究了PCV2蛋白的粒径分布以及免疫原性.实验结果表明,BL21-p GEX4T1-ORF2菌株构建成功,能够可溶性地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衣壳蛋白,且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免疫酶标电镜技术是把免疫酶标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起来,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植物体内病毒的有效方法,本实验就是运用该方法对水仙花叶病毒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黄眉姬鹟和白眉姬鹟繁殖期的栖息地与活动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测定了北京小龙门林场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 elisae)和白眉姬鹟(F.zanthopygia)繁殖期的活动区,活动区面积为2 000~5 000 m2,2种姬鹟主要在距巢60~70 m的山沟底部和山坡下部活动,繁殖前期的个体的活动区面积大于孵卵和育雏期的个体.黄眉姬鹟活动区内的林冠盖度、高大乔木的数量和枯树树桩的数量显著大于白眉姬鹟的活动区(P<0.05).黄眉姬鹟活动区内的优势树种是棘皮桦(Betula dahurica),白眉姬鹟活动区内的优势树种是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仙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中国水仙主要栽培品种及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从9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带,其中多态位点39个,占32.5%。相对其他作物,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贫乏可能是现有中国水仙品种稀少的重要原因。用UPGMA法对各样品间的Nei氏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崇明水仙与漳州水仙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平潭水仙与漳州水仙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平潭水仙和崇明水仙各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很小,而漳州水仙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以栽培品种看,单瓣水仙与重瓣水仙亲缘关系密切,“金三角”与单瓣水仙、重瓣水仙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采用新技术引进新种质选育水仙新品种的思路和保护中国水仙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仙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 var.chinensis)只开花不结实.以鳞茎球营养繁殖.在花芽发育过程中.减数分裂前的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未显示异常.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许多细胞中显示出了异常的落后染色体现象.小孢子四分体主要呈左右对称型。细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时期后。大部分小孢子呈空瘪状态。少部分小孢子含有染色较深的细胞质.约27%的花粉可发育成比较正常的二胞花粉.离体萌发实验中,有极少数花粉可萌发出花粉管。但在授粉的花柱柱头上未观察到花粉管.雌蕊由三心皮构成3室子房.中轴胎座.其上着生了上60~90个胚珠.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胚囊发生属于单孢子型,但大多数胚囊发育中途失败。只有约4%的胚囊可发育成7胞8核的蓼型胚囊.中国水仙雌、雄配子体发育异常和花粉在柱头上不能萌发是它只开花不结实的两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PP333对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PP333对水仙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PP333处理的水仙植株明显矮化,花大,叶绿素含量和成花率高,观花期延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述了用免疫电镜法鉴定苜蓿病毒分离物M—4及不同时期感染该病毒的不同寄主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免疫电镜测定结果证明分离物M—4是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该病毒可侵染苋色藜、三叶草,菜叶、蚕豆等寄主。这些寄主的超微结构特征。1、细胞内有风轮状、带状和环状三种形式的内含体。2、不同寄主细胞中三种内含体的数量不同。3、病毒粒子较少,分布在液泡膜附近。4、接种不同时期寄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及内含体数量有所变化,接种第30天时内含体数量最多,并能看到一些细胞质束丝。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普陀水仙鳞茎球的观赏,大球率以及种球繁殖速度,作者对其鳞茎球进行了类似园艺上修剪方法的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对营养生和生殖生长起到了不同的调节作用,其中切去顶端1/5,可促进生殖生长并抑制营养生长,直径1mm的钢针穿刺促进了营养生长,而倒放鳞茎球既抑制营养生长又抑制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8.
普陀水仙是原产于舟山群岛上的优良的花卉资源。本试验通过运用多项栽培技术措施及与对照的比较分析。认为提高普陀水仙大球率的主要技术因素有湿生栽培,心土栽培,防冻和种球消毒等。为今后普陀水仙的优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本地区MHV的日常监测,以便对SPF小鼠感染状况及时作出判断。方法 选取3种MHV毒株MHV1、MHV-JHM和MHV-A59,通过L929细胞扩增培养获得纯化浓缩抗原并筛选适合包被抗原类型;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免疫阳性血清;优化ELISA反应体系建立规范化的ELIS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小鼠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MHV包被抗原类型为MHV1,建立了病毒扩增及浓缩纯化方法,制备的MHV抗血清达到同批次大量高滴度的水平,可作为标准化质控血清。包被抗原、待检血清和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4. 0μg/m L (10 -7. 73 /0. 1 m L TCID50)、1∶40和1∶4 000稀释;批次内和批次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 13%和5. 57%;检测灵敏度为1∶4 000稀释;与小鼠仙台病毒(SV)、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III型(Reo3)、小鼠细小病毒(MVM)和鼠痘病毒(Ect)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10%。对165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血清相符率97. 37%(37/38),阴性血清相符率92. 19%(118/12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HV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结果可重复性,可以用于本地区MHV日常病原学监测,以便对小鼠感染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20.
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和Nos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商品化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郴花花叶病毒启动子(CaMV35S)和根癌农杆菌终止(Nos)的序列特点,设计并合成了两对引物和相对应的荧光双链探针,建立一种应用荧光双链探针的多重荧光PCR同时检测转基因成分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马铃薯、大豆、玉米、甜椒、番茄等11份实物样品进行了检测,其中有5份样品结果阳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方法能同时检测了35S方法同时检测出35S和Nos双组分,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快速、准确,有很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