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无人机平台视觉振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抗无人机晃动的视觉振动检测算法,用于实现无人机拍摄镜头不稳定情况下的振动检测。该算法利用目标振动的局部性和无人机晃动的全局性,从源视频的混合信号中提取出目标振动。首先根据像素点亮度变化的剧烈程度实现目标振动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分离;其次对图像的背景区域进行特征点提取,并求解背景区域的运动矩阵;然后对目标区域进行运动矫正,去除其包含的背景信号分量,即晃动信号分量;最后提取目标振动区域的局部相位序列,构建振动信号,并检测其振动频率。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使用无人机在不同晃动幅度下拍摄多组视频并检测其振动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鲁棒性,能够有效去除无人机晃动干扰,准确提取出视频中的目标振动信号。  相似文献   

2.
双眼视差在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双眼视差引起的立体视觉如何激活大脑皮层仍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设计了一组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enceImaging,fMRI)实验来定位与立体视觉有关的大脑皮层,实验中使用改进的随机点立体图(Random DStereogram,RDS)作为视觉刺激,采用块状实验设计并使用SPM8分析数据.结果如下:1)hV3A(V3辅 助 区上 侧),LG(舌 回)hMT/V5(第5视 区 上侧)LOS(枕外侧沟)以及 VIPS(腹侧顶内沟)是主要激活区.2)背侧视觉通路激活强烈而腹侧视觉通路激活较少.由此推论:1)没有一个单独的区域或皮层可以完全解释立体视觉感知,立体视觉的形成是不同区域通力合作的结果.2)背 侧 视 觉 通路在处理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得到的激活区域与其他实验结果有些差异这里主要讨论大脑激活区域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比较这些结果,立体视觉的机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如果可以明确立体视觉正常者的激活区域,那么利用fMRI扫描来筛查弱视会更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款用于视皮层视觉修复的基于FPGA的多通道视皮层刺激器。该刺激器由FPGA和外围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两部分组成。FPGA内部包括刺激脉冲发生器和多个多路选择器:刺激脉冲发生器产生各种形式的脉冲序列信号;多路选择器作为控制端实现对信号的选择,每一通道对应一个多路选择器,增加多路选择器即可实现通道的增加。FPGA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外围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转换为电流信号后传入电极阵列。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EP1C6型FPGA制作了四通道实验样机进行动物实验。采用猫作为实验对象,在猫的视皮层硬脑膜外左右两侧植入微电极,左侧接入刺激信号,右侧记录脑电,实验结果显示,视皮层能够响应来自对硬脑膜的电刺激,验证了所设计的刺激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大鼠视前区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内侧视前区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密度为(3.63±0.22)μm/100μm2,外侧视前区为(1.74±0.21)μm/1002μm2,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2)在视前区,阳性纤维见于无髓纤维。阳性轴突与免疫反应阴性终末之间形成轴-棘或轴-树突触,突触前、后膜比较对称。从形态学上提示β-内啡肽在视前区的功能部位为内侧视前区,β-内啡肽的抑制功能与其突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运动信息的不同模拟方式对运动学习的影响,36名女大学生随机均分三组A组的运动信息采用视觉模型,B组采用视觉模拟和语言模拟(1),C组采用视觉模拟和语言模拟(Ⅰ),(Ⅱ),其中语言模拟(I)是技术动作的详细语言描述,语言模拟(Ⅱ)是技术动作名称,运动学习的任务为初级剑术的4个技术动作,运动学习成绩的方差分析表明,对即时运动练习,B,C两组的成绩显著优于A组,但B,C两组无显著差异,一周后的延迟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大鼠视前区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内侧视前区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密度为(3.63±0.22)μm/100μm^2,外侧视前区为(1.74±0.21)μm/100μm^2,两差别有显性(P〈0.01);(2)在视前区、阳性纤维见于无髓纤维。阳性轴突与免疫反应阴性终末之间形成轴-棘或轴-树突触,突触前、后膜比较对称。从形态学上提示β-内啡肽在视前区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鼠在条件性恐惧视觉建立过程中杏仁核对恐惧视觉信息的编码。首先,设计两种不同拓扑结构("十"和"O")图形,利用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建立大鼠条件性恐惧视觉联结,采用多通道神经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恐惧视觉建立过程中的杏仁核神经元集群响应信号。然后,对神经元响应信号进行有效响应区间的自适应选取,分别采用神经元集群发放频率和集群熵研究条件性恐惧视觉建立的不同阶段杏仁核的集群编码,发现神经元集群在条件性恐惧建立后发放率、熵均有显著增加。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条件性恐惧建立过程中不同恐惧水平的分类模型,验证两种编码的效果。结果表明集群熵编码包含更多的非线性信息和时空整合信息,能更有效地实现恐惧视觉建立过程中视觉信息的"恐惧"水平的表征,由此推测大鼠杏仁核神经核团是以集群的方式对恐惧信息进行编码的。  相似文献   

8.
运动视觉研究已经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较早的相关研究始于美国。研究表明:视觉信息策略与运动成绩关系十分密切,运动视觉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在技能性竞技运动(如网球、足球、羽毛球、击剑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有较大影响。通过对Web of Science下载运动视觉研究相关文献索引资料进行分析显示:现阶段国外运动视觉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是运动视觉研究的主力军。对文献共引网络中关键节点文献分析显示:(1)专项运动能力(专业知识)是运动视觉的基础;(2)运动竞赛中选手的选择性预判能力是运动视觉水平的重要表现;(3)适度焦虑有利于运动视觉信息加工策略形成,促进运动视觉行为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9.
β—内啡肽能神经元系统在雌性大鼠视前区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视学分析,对青组(3月龄)、中年组(10-12月龄)及老年组(24-30月龄)雌性大鼠视前区1-内啡肽能神经元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室周核、内、外侧视前区各部位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数量随增龄均无丢失;而上述三部位内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密度至中年组皆已降低,至老年组下降更为明显。实验表明β-内啡肽能神经元系统在雌性大鼠视前区随增龄发生了不均一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当结合视觉传达的规律来理解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以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作为审美的客体,立体艺术设计作品承担着对审美主体(人)的信息传达的任务,它必须符合人的视知觉规律,立体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美,与视觉引导与信息传达有关,视觉引导是立体艺术设计作品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信息传达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多从特征提取角度考虑图像的失真,忽视初级视皮层是视觉信息处理和认知推理的前提的问题,受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初级视皮层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该方法基于对初级视皮层视觉特性的学习,利用初级视皮层中感受野对视觉感知信息的稀疏编码特性,提取模拟初级视皮层感受野特性的基函数,结合独立成分分析和结构相似度算法构建一种初级视觉相似性测度法,并在LIVE图像数据库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主观质量评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优于已有的结构相似度算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在进行振动信号处理时,将波形作为视觉对象,应用视沉觉的一些机制,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智能程度,合理分配计算资源。着重对视觉的选择性注意力及侧抑制的基本机理、在振动信号处理过程中视觉机制的表现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完成了对信号的阈值除噪、轮廓勾勒、瞬态振动特征信号片断的搜寻和拟合以及信号周期的简单识别。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所研究的方法较应用小波变换等提取阈值进行除噪的方法而言,计算明显简化,速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结合体视学分析,对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10~12月龄)及老年组(24~30月龄)雌性大鼠视前区β-内啡肽能神经元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室周核、内、外侧视前区各部位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数量随增龄均无丢失;而上述三部位内β-内啡肽能神经纤维密度至中年组皆已降低,至老年组下降更为明显。实验表明β-内啡肽能神经元系统在雌性大鼠视前区随增龄发生了不均一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前背侧室嵴(ADVR)嘴外侧区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的传入纤维来自双侧丘脑园核(Rt)前、中部的腹外侧区;ADVR嘴外侧区与尾部在室周带中有广泛分布的环路存在;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皮层加厚区环路是联系两条视觉通路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视觉思维”是20世纪后期,由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mheim)研究和阐明这一概念的,他认为视知觉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视知觉与思维是统一而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他所说的视觉思维:即借助于视觉,以视觉意象为操作单元,在观看、构绘和想象三方面能力的相互作用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里的视觉意象包括直观的知觉形象、记忆意象及想象意象或日心理意象。本文主要对阿恩海姆的艺术作品色彩分析的模式进行模仿,以求能寻找到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表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奇  耿海燕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1):1211-1219
对视觉意识与视觉刺激、视觉注意、视觉指导的行为间的分离进行了阐述,列举了相关实验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视觉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意识产生于大脑高级皮层区域,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类证据说明高级皮层区域到低级皮层区域的反馈过程对于意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以反馈加工过程为主要切入点,文中对视觉意识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归纳和总结了现有研究结果中的矛盾和争议.意识这一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澄清.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人类大脑皮层对飞机飞越噪声的表达机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选择25例正常健康受试者,观察在飞机飞越噪声刺激时大脑功能区的激活情况,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及脑功能区定位,结果表明:25例受试者在飞机飞越噪声刺激时大脑显著激活了视觉联合皮层、前额叶皮层、初级运动皮层以及与认知记忆相关的脑区等.飞机飞越噪声刺激下,大脑皮层听觉区域不仅参与了听觉处理,可能还涉及消极情绪、认知、注意、记忆等区域反应.  相似文献   

18.
刘培  秦胜花 《科技资讯》2014,(10):6-8,10
对于残疾人或者运动不便的健全人,感觉运动相关的BCI(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系统是十分必要的.BCI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对EEG(Eletroencepalograph)信号的采集、提取和分类.本文研究的是手部三种动作在运动执行的情况下,人脑产生的EEG信号的不同.利用EEG信号在运动时发生于大脑感觉运动皮层区域的ERS(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和ERD(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现象,运用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等算法进行信号的特征提取,然后进行分类,得出了平均准确率为78.75%的良好结果.此次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EMD新的有效的运动相关BCI系统研发中的EEG信号的特征提取算法.  相似文献   

19.
使用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5-HT)去极化反应及其离子基础。5-HT使大部份细胞(47/51)产生去极化反应。反应只有两种类型:快去极化(6/47)及慢去极化(35/47),另有6个细胞出现先快、后慢的双相去极化反应;5-HT导致的快去极化伴有膜电阻减小,向细胞内通以超极化直流电形成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增大,提示Na+导增大是其离子基础;5-HT导致的不同细胞的慢去极化分别伴随膜电阻增大、减小或不变,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分别增大或不变,提示不是单一离子、而是多种离子参与其形成。分别用低Na+、高K+溶液灌注神经节,5-HT慢去极化均明显减小,而低Cl-溶液则无明显效应,表明Na+导增大和/或K+导减少是5-HT慢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使用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5-HT)去极化反应及其离子基础。5-HT使大部份细胞(47/51)产生去极化反应。反应只有两种类型:快去极化(6/47)及慢去极化(35/47),另有6个细胞出现先快、后慢的双相去极化反应;5-HT导致的快去极化伴有膜电阻减小,向细胞内通以超极化直流电形成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增大,提示Na+导增大是其离子基础;5-HT导致的不同细胞的慢去极化分别伴随膜电阻增大、减小或不变,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分别增大或不变,提示不是单一离子、而是多种离子参与其形成。分别用低Na+、高K+溶液灌注神经节,5-HT慢去极化均明显减小,而低Cl-溶液则无明显效应,表明Na+导增大和/或K+导减少是5-HT慢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