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对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理论、教学科研水平、学科环境和人才培养的影响,从而揭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规律即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先后于1997年和1999年被海南大学和海南省确定为校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在过去的几年中,本学科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方面,通过学科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学科内涵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出学科内涵建设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队伍建设、物质条件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等5个要素组成。实践证明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是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国内外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认为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在科学研究、科技队伍建设、综合治理模式探索和推广应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缺乏系统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科技队伍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水土保持经费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程和基地等。因此,今后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监测手段和指标体系研究,以形成较为完善的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体系,为生态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韶关学院学报》2008,(3):F0002-F0002
自2004年12月应用化学学科被列为韶关学院首批校级重点学科以来,按照韶关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大力组建学术团队,强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凝炼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6.
《龙岩师专学报》2011,(1):F0002-F0002
龙岩学院采矿工程学科是2007年1月得到福建省教育厅批复的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按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制定了采矿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内容包括采矿工程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教学及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2):F0002-F000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化学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校重点学科,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手段、科学研究为内容、提高水平为前提、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宗旨以及“近期形成学科梯队完成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任务——中期形成学科优势占据国内一席之地——远期占领部分领域学术制高点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的目标,艰苦创业,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新升本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升本院校新设置的本科专业要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定位,要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学科与专业是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科与专业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高水平的学科支撑起高水平的专业,专业的繁荣又促进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新升本院校要妥善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在专业建设中,应当重视与其他高校的差异化发展,把核心放在建设品牌或特色专业上。  相似文献   

9.
叶慧 《科技信息》2009,(29):212-212,319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智力中心,拥有众多水平较高的学科专业,肩负科学研究的职能,最有基础也最有必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现状,并指出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关于促进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智能信息处理团队以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科为依托,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和物联网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为支撑,将课程、专业、学科和基地等建设紧密结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取得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等多方位的快速提升,形成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教学科研工作过硬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学科特色的培育,应坚持科学研究、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地方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并应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根本,通过方向整合和队伍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2.
面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学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尤为重要。从地方高校学科实际出发,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型,从学术声誉、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术队伍4个维度构建地方高校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为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地方高校学科评价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创建于1952年,1981年建立硕士点,1986年设立博士点,为我国在该学科最早建立的2个博士点之一。我国著名森林病理学家李传道教授是该学科创始人和第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科在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一系列的成绩。2001年该学科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5年又被江苏省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学科梯队森林保护学学科现有科研教学人员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高级职称人员中50岁以下的12人,90%具有博士学位。在学科队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新的分支学科层出不穷。本文在现有体育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对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建设中医药行业实验动物中心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指出中医药学要发展,必须借助包括实验动物科学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让中医药学的精华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此必须在中医药院校和研究机构内将实验动物中心建设起来,其建设应顾及硬件(实验动物设施)和软件两方面,软件建设上要从管理和学科发展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特色发展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均是高校的最重要工作,体现学校的特色是其历史使命。学科建设需要先期持续投入经费建立学科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产生科研经费、人才、基地和代表性成果,而经费、人才、基地和代表性成果则可以反哺学科平台,更好地促进更大更高学科平台的发展和构建,从而实现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互促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科建设是推动高等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主要包括:学科方向的确立,学术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高校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确定好学科的发展方向,做好重点建设学科的立项、评估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福建省人兽共患病学科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该学科在福建省重要人兽共患病监测与防控、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能力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现状与成就,并提出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分别从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的交叉、渗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针对目前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要坚持学科优势和特色,抓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33年来开展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点.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先后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减灾、灾害风险防范研究,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国家减灾规划编制,以及发起并组织国际“综合风险防范”核心科学计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学科体系不完善、学术带头人不足、研究团队规模较小以及实验平台整合不力等挑战,亟需面向全球和国家防灾减灾、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性需求,在区域致灾-成害机制与动力学模拟、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精准评估、综合灾害(特别是碳排放)风险防范模式等领域争取重大突破,从而引领全球灾害风险科学,为建设地理学世界一流学科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