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北江农民运动,是广东农民运动时间早、规模大、斗争激烈,坚持时间较长的重要地区之一。党内许多农民运动的著名领袖如彭湃、阮啸仙、罗绮园、周其鉴等同志直接参加了北江农民运动的组织、发动和领导工作。北江农民运动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以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北江农军曾转战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征程数千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朱德、毛泽东、陈毅、彭德怀、邓小平等同志转战来到粤北,北江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各种斗争形式,继续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和豪绅地主作不屈不挠的  相似文献   

2.
北江农军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农民武装干部的学校,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在广东省北江韶关成立。农军学校不仅为粤北农会输送了干部,发展了农民运动,特别是广州“四一五”反共政变后,以农军学校学员为骨干组成的一千二百多人的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武汉和东征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起义后的南征战斗。潮汕失利后,农军余部随同起义军分为两部分继续坚持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宝贵贡献。北江农军学校的创立和光荣的斗争历程,反映了党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领导人民革  相似文献   

3.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手段,知识分子把土地改革作为改造思想的革命平台。上下互动,推动着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改变了知识分子原有的世界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成为建国初期最有成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4.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两部长篇小说,都曾获得国际文学大奖,他们取得的成就是不朽的。两部作品同样是描写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但写法并不完全一样。丁玲的作品重在表现土地改革对农民带来的思想意识上的震撼与变化,剖析深刻而意蕴深厚;周立波的作品重在描写土地改革的伟大业绩,叙事简洁而气势恢弘。两部作品双峰并峙,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表现土地改革运动的不朽史诗。  相似文献   

5.
北江水系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北江水系是在燕山、喜山运动所造成的构造破坏带和软弱岩的分布以及各红岩盆地的高低顺序基础上,通过河流袭夺,将原来六大片孤立的红岩盆地水流逐步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近100万年来的早、中期,地壳间歇上升为主,北江水系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晚期,瑶山和三连——三南两构造带活动明显,大面积地区以沉降为主,加上海面变化,先后在北江水系中段形成源潭河,南段形成珠江三角洲,该水系的第一级河流阶地由北而南变形,形成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  相似文献   

6.
粤北地貌的形成发育和生产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地貌宏观结构具网格型式,网格内部是盆地,棱边是山地,属次生构造地貌.燕山运动完成了本区构造地貌轮廓,喜山运动是丹霞地貌和北江水系形成发育的重要内力因素,本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间歇拾升为主,幅度不大,新第三纪以来抬升可达700米或更多,据古地磁资料分析,近100万年以来抬升约达70米.不同地层岩性的垂向差别侵蚀尺度目前已达n×100米数量级,而近100万年以来构造运动幅度差异只有n×10米数量级,所以粤北地貌主要是在100万年以前地壳运动基础上经长期侵蚀形成的,而不是近100万年来活动构造的差异性活动造成的.本文还讨论了各地貌类型组合与各种资源条件的关系,并提出有关生产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简称韶冶)地处粤北重镇韶关市南郊九公里,位于京广铁路主干线边缘、风景秀丽的北江河畔,距华南著名游览胜地——南华寺仅数里之遥,工厂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95  相似文献   

8.
粤北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粤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目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级,对粤北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五点建议.认为在逐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如能合理的开发,粤北药用植物资源有望成为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9.
北江工农军是在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方针的指引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国民党右派发动“4·15”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工农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北上武汉,并随国民革命军南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粤北采荼戏是粤北地方戏曲剧种,是粤北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粤北人民的文化艺术创造。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采茶戏是综合艺术,包括有剧本、音乐、舞蹈、表演等等多种因素。采茶戏的革新,要全方位系统地进行,即所谓“综合治理”。第一是采茶戏音乐要认真保存、大胆创新。第二是注意心理上的“稳态症”。第三是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土地制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土地改革的成因既不能单纯归结为不平等的土地占有制度,也不能单纯归结为群众动员。不平等的土地占有制度为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朝以来人口的巨大增长造成人地关系极度紧张。非彻底改革不能安定天下的情况下,这种制度以及依附于这个制度的地主阶级的消亡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土地违法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使得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失去了保护土地的合法屏障,国家也迷失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陷阱中不能自拔,少数觊觎土地暴利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则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这成为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演化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才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不仅是消灭封建土地剥削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运动。以沪郊土改中的知识分子为考察对象,分析知识分子在土改中作为参与者和改造者的双重身份语境,说明土改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积极作用,并力图展示知识分子在建国初期积极融入新政权、改造自身思想的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展现的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与张力。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山区土地覆被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研究退耕还林后,覆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影响,对典型覆被类型的山区土地开展了不同季节土壤含水率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随季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相同季节不同的覆被类型对降水入渗及土壤水运动也有极大影响,且对土壤水分有效性有显著影响.植树造林有利于林地0~3m土壤水的补给,但仍会出现土壤干层,且下部土壤水的补给明显受到该干层的影响.覆被类型不同,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不同,当土壤水分改变后,又反作用于植被.土壤水与植被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状态,当平衡状态被打破时,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而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心测算的厦门市建设用地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解译1986-2007年6个时间剖面的遥感影像,并提取建设用地斑块,借助ArcGIS9.0空间分析模块计算各研究单元的建设用地重心坐标.以建设用地重心的转移速率和转移轨迹作为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的刻画指标,结合同期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变化,解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将影响厦门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归纳为发展驱动、政策驱动和自然限制3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建设用地的扩展,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原因,政策因素控制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地表自然环境影响建设用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三江地区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和强烈,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隆升运动.以地貌研究为主,从该地区多级阶地、多级夷平面的发育、河流袭夺等方面归纳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简要总结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韦拔群是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他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活动,指导东兰及周边各县的土地革命,培训土地革命骨干,推动了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建立共耕社,创造了土地革命新模式。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丰富了土地革命法制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庐山新构造运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庐山新构造运动活跃。中山低地对照极其鲜明、断层崖悬崖峭壁、温泉地震、谷地形态悬殊、多级裂点瀑布和岬湾曲折湖岸是庐山新构造运动主要迹象;而地垒、地堑、断(?)、掀斜则是主要类型。庐山新构造运动具有运动普遍、继承明显、间歇显著的特征。而且新构造运动经历了轻度—强烈—轻度等断块升降时期,从而控制地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诺曼征服之后,长子继承制度在英国的大部分地区确立下来,成为封建领主制生产关系中的一个环节,它以分裂家庭的形式来保全土地占有权的完整,给中世纪中后期英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变因素。这一制度的施行,对英国社会人口迁移、城乡关系、人际关系等诸种社会运动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并相应产生了西方独特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20.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和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其中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妇女、男女平等等思想却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