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5,(4):34
3月11日,副省长田唯谦与随同的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一行,前往安庆市,考察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同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长谷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民营科技企业和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调研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余云 《安徽科技》2005,(12):30-31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生动创造.近年来,六安市民营科技企业有较大的发展,如安徽应流集团、安徽世林照明股份制有限公司、安徽庆发湖工艺有限公司、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的生力军.目前,六安市有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07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品16项,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两家: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亿元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占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6%,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六安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民营科技企业凭借其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灵活的民营机制和极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这三大鲜明特征,现已发展成为一支推动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524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50亿元.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数量、规模,还是对GDP的贡献都还存在差距.如何进一步促进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应内外并举、乘势开拓,促进安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民营科技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相比,安徽民营科技企业从总体上看规模偏小,绝大部分企业亟需"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数为4524家,职工总人数为124408人,技工贸总收入3544658万元,其中年技工贸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982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发展安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握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企业自身和外部政策两方面存在的不足,帮助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识解决自身问题,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合肥工业大学课题组于2004年7~8月在合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开展了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合肥高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现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分析如下,并对安徽民营科技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陶爱萍 《安徽科技》2003,(12):36-3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的民营科技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但与发达的省市相比,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在规模、经济效益及对GDP增长的贡献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竞争力、有优势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为数甚少.研究表明,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机制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强,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安徽省与沿海省市经济的差距之一在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滞后,而安徽省的比较优势之一又是科技优势,兼容机制活力和科技优势的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教兴皖的一支生力军。国家科技部公布的资料表明,2000年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4048家,技工贸总收入达257.4亿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徽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过去普遍存在的引进人才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现在有了很大改观。安徽省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前不久到浙江招聘了多名技术人员,其中不少有硕士学历。另外一家企业最近一次就聘用了十几名大学生,这家企业现有的  相似文献   

9.
《山西科技》2000,(1):25-26
第一条 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保障民营科技企业合法权益 ,规范民营科技企业行为 ,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民营科技企业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 ,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包括实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的科技企业和国有企业事业等组织创办的国有民营的科技企业。第三条 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科技…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04,(4):58-59
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繁荣国家科技事业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它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尤其是为地方经济振兴,促进地方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本文以安徽界首市为例,介绍了民营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长治市民营科技企业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促进长治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包括大力营造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增强民营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曲折道路,显示出民营科技企业顽强的生命力,为了探究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我们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窥视其发展机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数为4524家,职工总人数为124408人,技工贸总收入3544658万元,其中年技工贸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982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发展安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把握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企业自身和外部政策两方面存在的不足,帮助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识解决自身问题,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合肥工业大学课题组于2004年7~8月在合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开展了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合肥高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现将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分析如下,并对安徽民营科技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厦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厦门市民营科技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已成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然而,为适应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及新要求,应该进一步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规律,采取更开放、切实可行的对策,进一步加快厦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建昌 《科技潮》1999,(7):131-133
首都民警科技企业发展的进程和特点首都的民营科技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发展起来的。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代表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先后创立,带动了首都以至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刨立.是科技人员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首都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如下特点:1、民营科技企业是由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领办的,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智力密集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7月5日,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评审会如期召开。评审会上,相关专家根据《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办法》《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太原市民营科技促进会从85家申报企业中初步筛选出的65家企业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3月,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安徽省第一家民营科技园区--"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以来,到2005年底,安徽已先后在安庆、合肥、蚌埠、滁州、巢湖、芜湖等地设立11个省级以上的民营科技园区,园区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入园企业1002家,区内企业技工贸总收入147.4亿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2,(4):36-37
天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座落在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的秦栏镇,1999年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企业民营化,企业科技化"为目标,以小城镇为依托,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坚持科技强镇、科技兴企,积极引导并支持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使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如鱼得水,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强了对民营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使民营科技企业快步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斗转星移,伴随着21世纪的即将到来,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跨世纪发展问题,而其中软硬环境的优劣,是推进或阻碍民营科技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值此,笔者将就这一问题,结合沈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实际,阐述如下观点。一、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民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