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中央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整体布局,为塘沽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作为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塘沽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张景良  周超 《安徽科技》2007,(11):37-39
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和资源环境压力日渐紧张的局面,要实现全面振兴能源工业基地,实现淮南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淮南的重大意义,积极推进创新型淮南建设,让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撑起淮南跨越式发展的筋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南特色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4月20日,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国家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专程来沪参加会议,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城市要素聚集和创新活跃的优势,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10年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杨浦区被正式授予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相似文献   

4.
8月24日,上海市“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市政府多功能厅召开。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主持会议。上海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教委、市金融办等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是建设  相似文献   

6.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09,(19):38-42
近年来,虽然广州在不余遗力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文章分析了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谭华健  吴昊 《广东科技》2011,20(21):97-98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中山高新区”)自1991年设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千亿工业强区”。2010年,中山高新区制定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06,(4):10-16
二00六年七月三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省自主创新大会精神,总结杭州市“天堂硅谷”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模式的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特就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意义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杭州新时期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少数几个建于春秋时期的文化古城,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历史底蕴深厚和发展方式粗放同时并存。“十一五”以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中共太原市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  相似文献   

10.
浅析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路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智囊》2008,(3):22-33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达到较高水平,具备维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和投入的动力基础,为创新活动提供可靠高效的软、硬环境支撑。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城市统领各项工作,实现北京的率先发展。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科技系统“十一五”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坚持上下联动、区域互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具体工作中,全市科技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也很扎实、很到位。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厦门科技》2012,(1):8-11
推进“创新厦门”建设的背景及实质内涵 1.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厦门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06,(12):F0002
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以来,合肥市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郭岭 《创新科技》2015,(10):26-28
在各地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大背景下,本文从众创空间的含义和特点入手,通过梳理郑州市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郑州市众创空间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和运营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创新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崛起的成功案例,如美国的硅谷、韩国的大田、新加坡的裕廊、台湾的新竹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一个或儿个成功的科技园区为平台,推动城市中政府、大学、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资源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科技园区作为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纽带和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在城市的创新体系中担当起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任,通过参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3月7日上午,安徽省科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2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部署了2013年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主持会议,并对做好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徐根应强调,要紧扣保持区域创新能力全国先进位次、主要创新指标中部领先的目标,推进面上重点工作,在盯紧科技投入、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主要目标上下功夫;要针对科技工作特点,瞄准打造创新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后,中共镇海区委在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提出,要在7个方面扎实推进“两创”战略在镇海的实践。其中第一方面是推进发展理念创新,把“两创”战略落实到全区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第二方面是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把“两创”战略落实到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瑜 《今日科技》2006,(7):20-22
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后,各地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区的发展思路。宁波各县(市、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并对近期科技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理清“十一五”科技发辰思路。那么,宁波的科技局长们究竟是怎样深入思考的? 本期《自主创新浙江行》特别推出宁波市科技局长郑瑜的《创新驱动战略突破宁波发展瓶颈》、宁波市江东区科技局长张定龙的《精心打造“小城区、大科技”创新体系》、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长张逸成的《实现三个转变,打造全国一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慈溪市科技局长毛加强的《实施“万众一芯”工程,强势推动家电产业大发展》,并以《宁波科技局长论坛》命名,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局长从区域创新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厦去深入思考、仔细研究、全力推进科技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1,(1):8-10
2011年1月5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杭州市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各方面意见。本刊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为您采撷了《意见》的部分重点内容,加以解读。在解读中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全球合作与竞争不仅集中在国际科创中心之间,也需要各国中等规模创新型城市的参与。根据国际权威排名,选取了一批人口规模在40万~200万之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等城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为生态生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硬科技资源、软科技要素、一流主导产业、国际化市场等。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集聚培育体现独特气质的“创新物种”是“科创中城”崛起的关键所在。第二,打造极富魅力的“科技地标”,使自身的科创元素成为城市新名片是“科创中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举措。第三,实现生态、创新与产业“适宜度”融合,是“科创中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围绕多元化产业发展,实施打破“路径依赖”的积极进取性创新政策是“科创中城”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广大中等城市如何发展将影响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速度。因此,中国应加快发展世界级“科创中城”,拓宽未来国家创新源泉,进一步融入世界创新网络。针对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给出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形成一批世界级“科创中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