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08,(13):57-6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简要回顾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成效,指出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实验区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围绕天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最后,从民生科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体系建设及居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分析了相应的建设对策,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3,(12):16-19
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实验区这颗种了正在浙江人地生根发芽,实验区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结出累累硕果。一、实验区建设的五个方面成效实验区分类建设布局基本完成。浙江省实验区从1993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展,截止2013年底,已建成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7个(含国家级实验区13个),覆盖了个省11个设区市。  相似文献   

4.
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不断培育发展特色。本文深入探讨了江门市新会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特色,并对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郭艳华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79-80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具备了生态立省的良好发展条件和契机的广东省,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块实验田上耕耘建设生态文明呢?恰逢其时,在本专刊的编撰过程中,郭艳华教授于百忙之中为我们送来了"真经"——《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经验——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回顾与展望》(全文见《广东科技》2013年1月下半月刊)一文。郭教授认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实验区这颗绿色的种子正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的绿色果实,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及发展模式。文章总结和回顾了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中,实验区能够较好地编制和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实验区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区建设对引导发展模式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区科学的管理和推进工作体系日益成熟完善,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实验区普遍树立了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实验区社会事业获得了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客观分析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区的发展特色不明显、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评办法、实验区示范推广作用亟待加强、实验区建设本身缺乏连续性;并提出了未来开展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在此,我们将对策建议部分从全文中精炼出来,将专家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呈现。  相似文献   

6.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22-25
谈定位 实验区是广东先行先试的综合试验田 《广东科技》: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走过了20个春秋,您认为实验区建设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实验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平台? 钟小平: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始于1986年,而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从1992年至今已经历了20年,我认为实验区的功能定位仍旧是实验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要义.了解实验区的定位,了解实验区是怎样的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实验区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市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妨碍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它要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它在考虑人类代内公平的同时也要求代际公平。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始于1995年,先后建成了3个国家级实验区和7个市级实验区。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区中的西城区于2008年底跻身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下城区自2008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四年来下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体会是:加强领导是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13,(12):41-42
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依据《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乡统筹、开放带动”战略,认真实施科技富民强区专项计划行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事关河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之一,是中原崛起的战略突破口和核心增长极。在8月28日河南省科协召开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学建设与创新发展"院士专家智库沙龙上,众多院士、专家聚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规划实施,凝聚高端智慧,发表真知灼见,为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本刊精选其中的学界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3,(12):18-20
一、实验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诚如前文《从美好宣言,到美丽行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程见证》所言,我国一直坚持不懈致力于推动呵持续发展进程。十八人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省委十三届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优势,都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和实验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初期的裸土变化情况,基于2009、2014年两景Landsat影像,采用光谱分析方法对其主岛海坛岛的裸土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研究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分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建设初期(2009—2014年)裸土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坛岛的裸土面积由设立实验区之前(2009年)的17.44 km2增加到实验区建设初期(2014年)的30.05 km2,增幅高达72.31%,裸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百分比亦由2009年的6.56%增加到2014年的10.58%,裸土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及中东部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1,(5):5-6
步入新的世纪,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提出要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小城镇建设。科技部多年来会同其它部委通过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在推动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迄今为止已创建了10个城镇类型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备实验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城镇发展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探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问题,同时总结和交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经验,4月26日科技部在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召开“…  相似文献   

16.
平潭综合实验区体现了两岸合作的新方式,是海西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平潭的跨越式发展,实验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区域以及对台的合作。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经验,实验区在合作机制上,要"敢于创新";在合作方向上,要"内外兼修"。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应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用人机制,规范政策细则,保护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平潭综合实验区体现了两岸合作的新方式,是海西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平潭的跨越式发展,实验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区域以及对台的合作。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经验,实验区在合作机制上,要"敢于创新";在合作方向上,要"内外兼修"。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应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用人机制,规范政策细则,保护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总结和加快广东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工作,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1998年12月17~18日。在广州联合召开“加快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总结广东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工作经验。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实验区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新鲜经验。本刊特为此次研讨会作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京津冀某地作为实验区,利用Landsat系列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基于Arc GIS平台对实验区2005年至2015年各年遥感影像,进行建设用地的解译工作。利用中低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建设用地的人机交互解译,能够满足建设用地面积统计分析的需要,但是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较多。通过对该试验区近10年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及个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出实验区的建设用地增长率与该地区的整体规划相符合;在京津冀一体化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使得实验区未来的发展规划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月11日,怀柔收到由6位专家联合主考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验收”成绩通知书。6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专家一致给怀柔打了高分,称赞“怀柔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区以来,始终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实验区的建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北京郊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示范作用。”怀柔区自1997年被北京市批准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29个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实验区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管理实验区工作;聘请14位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对实验区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制定了怀柔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未来1 5年全区可持续发展工作目标,共涉及9个领域86项具体指标。几年来,怀柔坚持一手抓能力建设,一手抓项目带动。全区共投资1.8亿元,实施了106项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稳步带动了经济发展,卓有成效地保护了怀柔的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