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测定和分析了奥-贝球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在应变过程中,残留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应变量越大,转变量越多;残留奥氏体量的减少值与贝氏体量的增加值相等.对最大应变量为9.8%的奥-贝球铁,残留奥氏体量的减少值为6%左右.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中可能存在两种贝氏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穆斯堡尔谱对镍铁钼电镀层的磁织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样品存在低内场分量的情况下,定量测量铁原子磁矩取向的实验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煤粒的微波脱硫,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硫铁矿FeS_2转变为中等磁性的非化学计量的磁黄铁矿Fe_(1-α)S(0相似文献   

4.
5.
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CEMS)分析了铁经盐酸或加有缓蚀剂的盐酸(缓蚀盐酸)浸泡后在空气中的氧化物,以及盐酸中的缓蚀剂对浸泡后铁在空气中氧化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盐酸或缓蚀盐酸浸泡后的铁在空气中的氧化物主要是γ-FeOOH,有少量β-FeOOH;盐酸中缓蚀剂对浸泡后的铁在空气中氧化具有防护作用.而且在盐酸中对铁的缓蚀性能较好,在空气中对铁的防氧化性能也较好.最后对缓蚀剂的防氧化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αFe2O3超微粒的^57Fe穆斯堡尔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沉淀法制备了α-Fe2O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粒度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α-Fe2O3超微粒存在明显的超顺磁现象,在室温至8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一个样品(17nm)的穆斯堡尔谱,未见莫林(Morin)转变,随着粒度和测量温度的改变,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超顺磁成分,同质异能够位,四极分裂,内磁场发生了变化,对上述穆斯堡尔参数的变  相似文献   

7.
用背散射X光穆斯堡尔法研究了M2高速钢中相的组态结构,从实验上得到:(1)M2高速钢中最近邻两层上各配位合金元素对铁磁有效场的影响可以近似认为相等,相应其马氏体相可简化为只有四种不同环境的铁位,即铁原子最近邻两层上无配位合金元素和有1,2,3个配位合金元素等四种;(2)M2高速钢的残留奥氏体相中的碳原子处于八面体间隙位置,并且在高温淬火过程中,间隙碳原子会发生向残留奥氏体相中偏聚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阐明了穆斯堡尔效应。采用量子力学方法对穆斯堡尔分数进行了详细计算。并将穆斯堡尔分数的计算和测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高温超导材料YBa_2Cu_(3-x)Sn_xO_(7-y)(x=0,0.1,0.2,0.3,0.4)的制备和测试.在290K至8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超导样品YBa_2Cu_(2.8)Sn_(0.2)O_(7-y)的~(119)Sn穆斯堡尔谱,指出了声子对高温超导电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喷射电沉积纳米晶镍镀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直流喷射电沉积方法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镀层微观结构,如表面形貌、晶粒尺寸、织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流密度从11.65A/dm^2增加到93.2A/dm^2,镀层平均晶粒尺寸从13nm增大到了50nm左右;同时,镀层织构由(111)转变为强(200)织构。  相似文献   

12.
一种合成纳米SrTiO3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TiO3(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产品)和SrCl2.6H2O为反应物,在NaOH溶液中水热合成了纳米钛酸锶粉体.研究了原料摩尔比n(Sr)/n(Ti)、NaOH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SrTiO3粉体纯度和n(Sr)/n(Ti)的影响.用XRD、TEM、FT-IR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用化学分析、原子吸收(AAS)测定了粉体中主要的化学成份及杂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得粉体纯度大于99.5%、具立方相、n(Sr)/n(Ti)约为1.0、平均粒径25~60 nm.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分散剂可明显降低粉体粒径.经Scherrer公式计算,加入分散剂乙醇、聚乙二醇和不加分散剂制得粉体的晶粒粒径分别为15 nm、18 nm2、1 nm.  相似文献   

13.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成分为Nd8.16Dy1Fe85.26Nb1B4.58合金的非晶快淬条带,对非晶条带及其随后的晶化样品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进行了磁性及其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测试,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添加对纳米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居里温度和矫顽力较高且剩磁温度系数为正的纳米交换耦合永磁体。  相似文献   

14.
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近拟下,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与温度成正比,纳米晶体颗粒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小于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随纳米晶体颗粒的尺寸增加,表面和中央原子的均方位移都增加,而纳米晶体颗粒中的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的平均值也增加。  相似文献   

15.
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纳米复相NdFeB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作用、研究进展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Fe87Zr7B6合金的微观结构,XRD结果表明合金形成体心结构固溶体,由于晶粒的团聚,SEM显示在整个合金化过程中Fe87Zr7B6粉末始终保持微米级。  相似文献   

17.
用固体脉冲激光 (Nd∶YAG)烧蚀石墨靶在镜面αAl2 O3(0 0 0 1)上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 .用Raman谱、XRD衍射谱和SEM分别对薄膜的成键情况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显微Raman谱出现三个峰包 :115 0cm- 1 、13 5 0cm- 1 、15 80cm- 1 ,分别对应着纳米金刚石特征峰、石墨的D峰和G峰 ;XRD衍射谱在 41.42°出现金刚石的 (10 0 )衍射峰 .实验结果表明 ,影响薄膜生长的关键参数主要是氧气压的大小和衬底的温度 .在氧气压为 6Pa和衬底温度为 5 5 0℃时 ,制备的薄膜质量较好 .对用PLD法在氧气氛围下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反胶束方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溶胶,通过提拉涂覆及热处理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和Fe掺杂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并且在不同温度下对陈化干燥后的TiO2凝胶和Fe元素掺杂TiO2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不同粒径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晶体和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研究表明,700℃热处理纳米晶的晶粒粒径远远大于500°C纳米晶的粒径,500℃热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可见区光学活性不如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薄膜,而700℃热处理条件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的在可见区光学活性远优于未掺杂的TiO2纳米晶体薄膜.高温处理得到的Fe元素掺杂TiO2纳米晶体薄膜将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胶束法制备掺铁(1%)的TiO2纳米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洁净的玻璃基底上形成不同条件下铁掺杂的TiO2(Fe-TiO2)纳米薄膜,分别在500℃和700℃温度下对陈化干燥的铁掺杂的TiO2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不同粒径和不同堆积的铁掺杂TiO2纳米晶体.将不同制备条件下得到的(Fe-TiO2)纳米膜进行UV-可见光谱、SEM图像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经过700℃热处理的铁掺杂的TiO2纳米晶粒比500℃铁掺杂的TiO2纳米晶粒大,且薄膜不同涂覆次数对TiO2纳米晶粒的大小与堆积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膜涂覆层数的增加,掺Fe-TiO2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明显红移,吸光度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