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筛选出黄芩具有解热抗炎作用的有效组分,采用苯酚和干酵母致热法制造大白鼠发热模型,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制造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黄芩及黄芩苷类、黄芩苷元类、多糖及黄芩高低剂量组对大鼠发热模型、小鼠炎性模型的解热、抗炎作用;对干酵母、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的抗炎作用等.结果表明,黄芩及其有效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抗炎作用,有防止体温升高和消除炎症的作用,其中尤以黄芩高剂量组、黄芩苷类和黄芩苷元类最为明显,黄芩多糖组分无显著性作用,黄芩及其有效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具有很好的解热、抗炎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与组分间的差异和剂量的大小有关,且随剂量升高,黄芩的解热抗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清热等多种药理活性,如何提高其得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黄芩中提取、纯化出了高纯度的黄芩苷,产率为5.14%,并通过薄层层析(眦)的方法检验其纯度,核磁共振(13CNMR)的方法鉴定了黄芩苷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清热等多种药理活性,如何提高其得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黄芩中提取、纯化出了高纯度的黄芩苷,产率为5.14%,并通过薄层层析(TLC)的方法检验其纯度,核磁共振(13C NMR)的方法鉴定了黄芩苷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李尚锋 《甘肃科技》2012,28(14):149-150
对黄芩苷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阐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芩具有广泛的中药用途,其药效成分黄芩苷已被应用于不同剂型的药物中。将黄芩苷不同剂型的制备引入药学专业本科生的药剂实验中,结合黄芩苷的性质和不同剂型的特点,设计并制备出了适合本科生实验教学的黄芩苷片剂、滴丸和栓剂三种固体剂型,并分别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构建的实验方法可作为实验教学素材引入本科生药剂学开放性实验课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肝癌细胞株SMC-7721的裸鼠移植瘤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黄芩苷处理,观察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yclin B1基因表达及裸鼠血清AFP蛋白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黄芩苷对肝癌的抑制作用,为中药黄芩的抗肿瘤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传代后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悬液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使用不同剂量的黄芩苷进行腹腔注射,2周后处死裸鼠解剖瘤体,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癌组织中CyclinB1基因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裸鼠血清中AFP(甲胎蛋白)含量.结果:各黄芩苷组裸鼠的瘤荷显著低于对照组,黄芩苷组裸鼠抑制瘤肝癌组织中CyclinB1基因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并呈剂量负相关性(P0.01);黄芩苷组裸鼠血清AFP阳性例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芩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肝癌组织中CyclinB1基因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抑制强度与黄芩苷计量呈正相关关系;黄芩苷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外周血中AFP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光照、温度、p 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锦绣杜鹃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锦绣杜鹃花色苷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还原力的测定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锦绣杜鹃花色苷在室内自然光下较稳定性,但要避免太阳直射;在温度低于45℃时,花色苷相对稳定存在,但温度高于55℃则加速了花色苷的降解;p H≤4时,花色苷较为稳定;杜鹃花色苷耐氧化和还原性较差;Na~+、K~+Ca~(2+)金属离子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大,而Cu~(2+)、Zn~(2+)、Fe~(3+)、Al~(3+)对花色苷稳定性有不良作用;葡萄糖、苯甲酸钠、醋酸、食盐的添加对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淀粉和谷氨酸钠的影响较大。杜鹃花色苷清除·OH、O~(2-)·和DPPH·的能力都要优于同浓度的Vc,而杜鹃花色苷和Vc还原力相当,说明杜鹃花色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芩饮片的中性甲醇提取物,在酶的作用下研究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及其转化率;方法:采用酶分解方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和紫外分光分析.以黄芩苷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控制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得到黄芩苷转化的最佳工艺;不同因素影响大小排序如下:温度时间纤维素酶浓度pH,其中pH对结果影响最为显著.将响应面最优工艺与实际操作结合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5、纤维素酶浓度为30 U/g、时间为6. 5 h、温度为50℃.该方法简便、快捷,对原料药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一提取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转移率进行考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提取转移率,完善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黄芩药材的有效成分转移率有显著差别,药材转移率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建议在黄芩药材质量标准中加入提取转移率这项指标作为药材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药中,黄芩一般被用于治疗湿热以及肺热咳嗽、肺炎等症状。此前已在研究中发现,黄芩的根部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令科学家不解的是,在黄芩根部发现的黄芩素和黄芩苷等有益黄酮,其化学结构中有一个羟基缺失。这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而且还能在不伤害人体健康细胞的情况下杀死癌细胞。在活体动物模型中,这些黄酮类物质对抑制肿瘤生长有显著作用,为有效治疗乃至治愈癌症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煎煮法、加水研磨法、蒸馏法制取黄芩、黄连、鱼腥草中药原液,利用平板稀释法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用煎煮法提取的黄连和黄芩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7.81 mg/mL、31.25 mg/mL;加水研磨法提取的黄连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菌株的M IC为62.50 mg/mL;蒸馏法制备的3种中药原液、煎煮及加水研磨法制备的鱼腥草原液、加水研磨法制取的黄芩原液对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均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稳定的黄芩细胞悬浮系,采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接种量、光照与否和pH值等3种物理因素对黄芩细胞悬浮系生长与黄芩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细胞悬浮系浊度随培养时间呈现"S"形变化曲线;采用MS基本培养基,添加0.2 mg·L-1 2,4-D、2.0 mg·L-1 6-BA和3%蔗糖,选取1.0 g·L-1的接种量、pH 5.8,并在25℃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最有利于黄芩苷的积累,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7.425μg·g-1FW。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测定黄芩苷稳定常数的新方法.提出了借助电位滴定法,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采用自动滴定装置,用氢氧化钾溶液作滴定剂进行直接滴定,通过绘制黄芩苷的滴定曲线,实现了用分段拟合生成函数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了黄芩苷的两级稳定常数.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与文献方法相比,精度更高,为黄酮类物质稳定常数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黄芩愈伤组织和栽培黄芩的生长特性和黄芩苷积累规律.研究表明,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栽培黄芩在6~7月和8~9月有两个生长高峰期,其中6~7月的黄芩地上部分增长量最为显著,增长了582%,在此期间主要进行初级代谢,在9~10月,根部的黄芩苷含量快速积累,其含量提高了76.4%,而茎叶中的黄芩苷含量均明显减小,分别减少了33.8%和21.5%,说明黄芩生长由初级代谢向次级代谢快速转化,这与在黄芩愈伤组织中的积累规律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黄芩素和黄芩苷分子进行构象扫描,获得2个化合物的最低能量构象并对其进行了全优化.从分子的几何结构、酚羟基解离能BDE、绝热电离势IP、HOMO和LUMO能级以及其能级差ΔE(LUMO-HOMO)等方面分析了2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C6位的酚羟基为黄芩素和黄芩苷的最大反应活性位点.在非极性溶剂中,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取决于分子中酚羟基的脱氢能力,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大于黄芩素的抗氧化活性.在极性溶剂中,抗氧化活性取决于分子中单电子的电离势,黄芩苷的抗氧化活性大于黄芩素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 mL,浸泡时间为0~3 h,回流时间为120 min,黄芩粒度取0.1~0.5 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银黄含化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加热溶提黄芩苷 ,定量加入硫酸铜、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氨水溶液形成络合物 ,正丁醇萃取络合物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2 6 2± 1nm,回归方程为 A=5 .36 8X-1.5 74× 10 -2 ,r=0 .9996 ,n=7,线性范围 0~ 18μg/m L;精密度 RSD=0 .81% ,n=5 ;稳定性 RSD=1.48% ,2小时内稳定 ;平均回收率 99.43% ,RSD=1.6 5 % ,n=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 ,可排除共存物干扰 ,适于银黄含化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氢氧化钠溶液对PMMA片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在黄芩提取液中用黄芩苷对PMMA表面进行修饰.该修饰工艺在常温常压下,pH值为5的黄芩提取液中进行,修饰后的透明PMMA板材,使用贴膜法进行抑菌测试.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修饰后的PMMA进行滤光测试,对修饰后的PMMA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对黄芩苷上能量分布进行了简单计算,依据修饰后的PMMA板材的红外光谱和黄芩苷上能量分布,初步分析了黄芩苷对透明PMMA板材表面修饰的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成本低,易操作,且修饰后的PMMA具有一定的抑菌及去除蓝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resistance to most once powerful β-lactame antibiotics is now a severe problem world wide, so agent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reduce or moderate resistance to existing antibiotics.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  相似文献   

20.
本文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醛酸酶的菌株HQ-10,该菌能够以黄芩为底物,通过发酵将黄芩中的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通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黄芩苷转化率近于92%。发酵产物经过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其中转化产物经TLC、HPLC,质谱等方法检测确定为黄芩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