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红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9)
苏轼以一种异常洒脱的姿态出入儒佛,造就了文化史上苏轼的独特身影,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经典模式。苏轼批判性地理解佛禅文化,亦深受佛禅文化之影响。岭海时期,苏轼扬弃了道家和佛禅道路,通过著述来阐发儒家的经史大义。 相似文献
2.
王小燕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26(2)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书写唐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的苦难而著称,其诗作具有"诗史"的审美价值。在杜甫的诸多诗作中,也有不少山水田园诗,虽然没有其现实主义的诗作影响大,但也具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禅思想的影响,本文以文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深入系统研究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的佛禅特色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继红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
苏轼以一种异常洒脱的姿态出入儒佛,造就了文化史上苏轼的独特身影,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经典模式。苏轼批判性地理解佛禅文化,亦深受佛禅文化之影响。岭海时期,苏轼扬弃了道家和佛禅道路,通过著述来阐发儒家的经史大义。 相似文献
4.
唐人在诗中频繁使用数字,成为其时诗文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白居易诗中所出现的数字却常用以记叙现实状况.分析白居易以数字入诗的特点,可以认识白居易的“中人”意识,以及白居易以数字入诗背后所隐含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5.
熊江梅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33(1):95-97
北宋中叶后的文化圈内出现了一股整合会通的文化思潮,这种思潮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从而打通自然、人生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既带有传统天人合一的因子,更融进了外来佛教学说的血液。佛禅思想对整合会通的新思潮尤其是文艺思潮起到了催化和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雅丽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1,(3):100-102
琵琶作为一种与燕乐有密切关系的弹拔乐器,它对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的"琵琶",这既包括一些琵琶意象,也包括对琵琶本身的描写以及与琵琶有关的词调。对《全宋词》中的"琵琶"进行了简略的分类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宋词中存在着大量琵琶意象的原因,以及与唐诗中的琵琶意象相比,宋词中琵琶意象细腻婉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5)
吴伟业为清初文坛泰斗,一生留下了数百首和佛禅相关的诗歌,其人其诗与佛禅有着不解之缘。深厚的佛学修养对其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其诗歌表现了一定的空幻意识,追求诗歌的禅趣美,佛禅思想对其崇尚性情的诗学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诗人最终还是未遁入佛门,这和诗人的家庭牵绊,胆小懦弱、举棋不定的性格及"贬官禅悦"的心态等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经过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发展,隐逸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已经不仅表现于追求肉体上的隐居山林,而更加的内倾化,幻化成为一种精神,深深植根于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和意识,成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追求。并且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形成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而这种审美趣味其本质上是中国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悲剧性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0.
11.
众所周知,苏轼的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豪迈气象,然而透过豪迈和蚊达,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宗教情绪,特别是乌台诗案之后,佛家禅宗思想更成了苏轼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成了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吴小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词的兴起,是中国文学中诗乐结合的新创造。在其发展过程中.歌妓充当了重要的中介角色,她的作用在词的起源、词的实用和艺术功能,及词体本色的形成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明显反映。当代词学研究己开始触及歌妓问题.但较多地视之为燕乐背景中的一个外在因素,而忽略了歌妓之于词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规律所产生的内制力。本文拟以宋词为观照层面.探讨其与歌妓的关系.试以揭示歌妓对词的双重意义。宋词和歌妓之间.基本上存在着相依相存的关系。宋代是一个声妓繁华的社会。一方面,最高统治者对士大夫们采取削权政策,代之以优厚的俸禄,鼓励他们… 相似文献
13.
14.
梁实秋与佛禅颇有夙缘,佛禅的节制欲望、回归本心、随缘而行等思想影响了梁实秋的人生观,佛禅的真心见性、顿悟简捷的风格也影响了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并使梁实秋一直坚守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有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梁实秋始终处于佛禅的边缘又不遁入宗教境界,对于佛禅的接受仅止于人性的层面,与佛禅又有了一定偏离。 相似文献
15.
刘铁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14-19
中唐是禅宗思想对作家和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代。柳宗元受信奉佛禅的家风薰染和远谪遐荒的生命沉沦的影响,使他更加主动地亲近和体认禅宗,精研禅理。由于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先前那种执的政治追求出现了松懈,其骚怨愤悱的贬谪情态得到了消解,从而使他的思想与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论宋词的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胜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俗化是与宋词雅化进程相伴生的一条演进线索.它通过题材的适俗化、技法的通俗化、情趣的平俗化、语言的浅俗化,使宋词具有向唐五代曲子词回归的趋势,并可与元曲通俗化的发展潮流相对应.但由于词论的导引和文学史书写的选择性,这一潜藏而行的线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欧阳逸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3):14-20
词序的产生,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词序可分为事因类和情景类或散文序、骈文序。其发展,一般由筒而繁,由短而长,由拙朴而精雅。词序对词的依附关系由强而渐趋减弱。词序具有诠释、补充的作用。具有史料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学、音乐、风物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审美价值则主要有情感美、境界美、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