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适应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竞争力,构建了"三三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模式,即从三个层面——综合层面、适应层面、实用层面,通过三个阶段——认知阶段、吸收阶段、运用阶段,在三个环节——课程设置环节、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2.
在普及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幼儿教师数量需求猛增和教师质量水平欠缺的双重压力。如何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培养,吸引优秀毕业生投入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当中,规范农村学期教育的教师管理,特别是从政策、法律制度层面提供保障,是我国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幼教改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以幼儿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为导向,审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了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以期能有效解决幼师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实问题,并能对其他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师职前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研究》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一线师资而开设的.其课程的价值取向要体现"人本"、"社会"和"知识"对本课程的价值需求;其课程目标要在课程的价值取向引导下,以研究"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为基础,探寻《学前教育研究》课程目标的重心,并围绕目标重心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全面和谐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本科培育课程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不足、新教师入院适应能力差的突出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实际出发,探究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从业事者和研究者给出相对较为详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作出调整,学前教育专业(保育方向)的培养目标,由幼儿教师转向为面向托幼园所、早期教育机构、社会儿童福利机构等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能够独立开展婴幼儿保育工作、协助教师开展婴幼儿教育工作的技术性人才,其对应的岗位是托幼园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保育岗位。学生面临如此调整期,需要对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顺应课程改革需求和学生心理需求。该文主要针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馆校合作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培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分析馆校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应从政策保障、课程共建、活动创设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提升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目前建筑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阐述,以及对"3+4"中本衔接学生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分析,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定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3+4"培养模式中本衔接建筑CAD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在职幼儿教师开设活动课程现状的调研,剖析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类型的掌握及其设计活动课程方案的能力,进而提出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笔画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利用简笔画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简笔画教学的对策,以期有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各种差距,有来自中观层面的学前教育制度、决策、教育投入等,有来自微观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观念与行为、家庭环境与教育等。由此,可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伦理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分别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全实践"即将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导向。在"全实践"理念的统领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要更加注重幼儿行为察觉与园本课程开发能力、幼儿教学组织与班级管理能力、幼儿科学评价与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大力完善实践教学系统、稳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深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实践知识、形成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实习是幼儿教师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而开设的一门教育实践类课程。本文通过剖析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毕业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出一条学前教育实习有效化之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成为优秀幼儿园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立纵横贯通的课程体系是世界领导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为更好地实现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2016年东京工业大学开启了新一轮教育改革,重构了本硕博纵横贯通的楔形课程体系,即在贯通本硕博教育的同时,又在每一教育阶段内提供多种类型的综合内容。具体而言,在纵向层面,东京工业大学通过打破学院与学部界限、以学分制取代学年制、构建四分之一学制等措施,实现工程人才本硕博教育的贯通衔接;在横向层面,东京工业大学将专业教育、教养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不同教育内容的无缝衔接。客观而论,东京工业大学的楔形课程体系是基于工程人才发展规律而建立的,与世界工程教育、世界领导型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相契合。其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是:构建专业发展指导体系,允许工程人才自主设定培养方案;建立灵活性与严格性兼具的学分制,增强工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向上延伸通识教育,树立弹性学制理念,以调节通专、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建立工程人才国民意识教育和国际教育课程,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6.
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学校和家长等方面。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在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中的价值在于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提供经费的支持、提供师资、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为实现这种价值,政府在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中采取的策略主要有:前提是政府首先承认作为利益相关者;关键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基础是构建政府的问责制;条件是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有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体主义观念、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发展学前儿童的个性等。学前教育主要关系到婴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教育形式应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婴幼儿的个性差异,开设一些特设课程。具体到英语学科,特设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就应加大创新力度,本着寓教于乐、去小学化、文化价值导向的开设原则,把歌曲、游戏、日常用语纳入到特设课程中去,为这群可爱的婴幼儿奉献出活泼、精彩又富有内涵的英语特设课程。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政策及协同创新体系三个层面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并对当前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招生计划与就业需求脱节、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较为薄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课程组织的衔接性原则长期以来概念较为模糊、定义存在分歧,该文针对衔接性应否纳入为课程组织原则之一、其定义与属性应如何界定较为妥帖,以及如何能与其他课程组织原则有效区分等问题进行探讨。探究发现将衔接性定义为内涵相关联课程的前后交接部分,能够适当地相互重叠、环扣或涵摄,没有断层或脱节的现象,衔接性的确有其他课程组织原则无法有效表达或涵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确立衔接性成为课程组织原则的空间、必要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技术预见与创新发展在战略规划、网络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关联性。技术预见在企业层面上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提供保证;在区域层面上,可以有效引导区域产业的创新方向,实现区域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利方式,促使创新主体的衔接与合作、创新网络的整合与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