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符号消费为主的社会,文化产品的精神性本质使之成为最主要的一种符号消费,符号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与核心。“云南十八怪”从地方性现象演变为云南省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云南省的文化品牌,具有差异性、可变性、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符号的本质赋予“云南十八怪”产品开发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具有很大的开发与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之镜>这一文本中,鲍德里亚借鉴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法来阅读马克思的文本.他认为商品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消费社会已经被符号所替代,因而需要构建新的符号政治经济学.鲍德里亚通过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将符号引入现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将一切物质生产关系(包括人)纳入符号系统之中,从而构建出符号意识形态理论.符号意识形态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符码的垄断,"产品-符号"图式的瓦解以及主体存在的理性合法化的推翻.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的对应性与任意性并无矛盾。对应性体现的是语言符号内部形式与其意义约定俗成后的一种关系。传统观点夸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忽视语言符号对应性,这有失偏颇。从对应性看“名物化”论会发现其问题所在,“名物化”与“名词化”理应存在对应关系,这是语言“形-义”符号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主要性质是语言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这是从“代表物—被代表物”这样一个二元组合的关系着眼的。表文认为,语言符号所具有的并非二元组合关系,而是一个三元组合关系,它是沟通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信息符号,语言符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辩征统一的,应该说,这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在这一本质特性的统括之下,语言符号的性质常常表现出似乎矛盾的命题。本文讨论了几对重要性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语言符号语音形式的线条性和语义内涵的非线条性;语言符号的表物性和表情性;语言符号体系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递信息、相互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的语言,是一种符号。但它又不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可以用有限的符号手段来进行无限的表达运用。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基本性质是“纯正的符号”(sign proper),不是一般的标志性符号(in-dex)或肖像符号(icon)。在人类社会中,也许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种符号系统有着象语言这样充满了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这个符号系统充满了神奇与奥妙,博大而精深,以致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我们所完全认识。人们还没有真正完全掌握语言的种种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数学符号系统具有约定性、规范性、简洁性、准确性、形式化、以及层次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之相对应,数学符号系统具有传达数学思想、简化数学推理、辅助数学思维和自我生成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存在"就是人的存在;"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概念。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要成为人,成为一个全面完整的人,首先要从认识自我开始,认识社会,积极入世,担当责任,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人。存在主义立意为人在一个恶劣的社会处境中指出为人之道和入世之道,教导人如何存在,如何为人。存在主义鼓励人乐观向上,自在自为,从存在出发,找到自己,积极入世,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真正的人;从我做起,承担责任,超越自我,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创造社会,开创人类和谐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符号,作为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的存在,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对象指称,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基本工具,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成果。这样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意义性和为我性的存在;它存在并产生于人类历史的一定关系之中。因此,就其哲学本质而言,符号就是人类在特定关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指称对象、表达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功能性和工具性存在。  相似文献   

9.
符号系统由于其社会约定性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稳定性又是相对的;由于每个系统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管理制约着每一个系统并使此系统区别于彼系统,因此,同层次的符号系统又具有排斥性。符号系统的这两大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符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使我们可以对符号系统进行调整,使交流双方共享的信息达到可辨识的数量,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于排斥性的存在,在调整符号系统时必须注意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近代的启蒙学者严复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就论述过小说与社会心理的关系,谓小说是“写人心所构之史”,以此区别“写人身所作之史”的历史。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来看,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也是作家审美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创造活动。因此,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审美本质力量在这一特殊艺术形态中显现的历史,是古代小说家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的发展史。我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酒神精神是西方重要理论思想之一,它的本质内涵是狂放、放纵、自由和张扬生命,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产生过重要影响.我们拿之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化,发现在元代文人的散曲作品中有同类精神的显现.元散曲是一种特殊的诗体形式,在当时的社会里有着特殊的意蕴,引入尼采的酒神精神来解读这些作品,给人以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尼采的酒神精神是西方重要理论思想之一,它的本质内涵是狂放、放纵、自由和张扬生命,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产生过重要影响。我们拿之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化,发现在元代文人的散曲作品中有同类精神的显现。元散曲是一种特殊的诗体形式,在当时的社会里有着特殊的意蕴,引入尼采的酒神精神来解读这些作品,给人以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影像符号是电影艺术的存在本体,以它为基础形成的电影语言是影片表意的主要方法,而且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正是从影像符号的革新入手,对电影的表意方式做了大胆的探索,深刻地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社会境况的文化内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排除了语言的非有机组成部分———声音和文字后,从语言的本质上做出的论述。语言符号中的"能指"符号,即音响形象,是一种既非声音,也非文字的非物质的心理印迹,任意性原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关系的描述,它是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而"象似性"是对语言符号内部和外部之间关系的描述,它普遍存在于语法层。因此,从此意义上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象似性既不是对任意性的挑战,也不是对任意性的有力补充,二者各自存在,互为独立。  相似文献   

15.
文字和图像符号都属于社会符号系统,他们都参与意义的构建。但是,他们又是以各自特有的语法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和表达类似的语义关系。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图文符号系统在构建意义方面存在着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社群结构理论难以分析集群行为中的个体与关系特征等问题,在原有社群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全符号网络下的社群结构理论,从而反映出个体聚类的综合特征。首先,基于带有关系属性与节点属性的全符号网络,在综合考虑网络个体、关系与结构属性的基础上,定义出全符号网络社群结构的定义,即一个可以被分为不同子网络的结构,其中子网络内部节点属性大致相同,关系连接稠密,且大部分由正边相连,而子网络之间节点属性不同,关系连接稀疏,且由负边相连;其次,基于Newman提出的模块度指标,结合网络的节点、关系、结构这3层因素构建出全符号网络下的模块度指标,同时利用遗传策略对该的指标优化实现了全符号网络的社群结构探测。基于不同网络属性的实验发现,相比传统社群结构指标,新指标可以有效识别出这些属性的差异,解决了传统社群结构探测方法不能分辨网络节点属性与关系属性的问题,为个体聚类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符号活动中,民俗符号占有特殊的地位,它鲜活的形式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完成了民俗信息传递的任务。新的民俗符号的建构既保存了传统民俗符号的精华,又为民俗符号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赢得了生存空间。东乡手抓这一民俗符号的建构便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他利用东乡传统的饮食资源,使得传统的民俗符号商品化,并且得到了主流社会和主流饮食文化的认可,成功的构建为新的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8.
崇宁 《科技信息》2012,(17):117-119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语言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经过对双方各自不同的观点进行剖析,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接缘性的、物质的社会现象。由此决定了语言符号无论是在起源上还是在本质上主要都是非任意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永远受到人类历史、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决定和制约。本文又从语言的本质入手,找出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症结,即,局限的以"共时性"为基础的语言学研究违背了语言的本质规律。最终得出语言学研究要尊重语言的本质规律,建立科学的时间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符号是人类古老的文化创造活动形式;延续至今,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体,其功能和内涵在不断深化;认识和了解这一视觉语言的意义与特性,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形象和深刻地表达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行为动力源于需要,而满足需要的资源却依存于环境。可见,需要与资源环境是构成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系统的两个基本维度。与此相适应的两种认同倾向,即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既反应了个体内在需要结构之间的冲突.也反应了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冲突。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价值实现场。因此,个体心理动力在指向和获取价值资源的时候,其路径必然是多样而灵活的,这就使得心理动力在价值参照系统内的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化的动力变形和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