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进行样点采集,测定了3种不同作物类型下(大豆、玉米和水稻)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p H、铵态氮、硝态氮、容重和粒度机械组成的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3.1%;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度机械组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预报及其结构性质研究对设计新型超硬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报道了一种新型碳同素异形体C2碳。C2碳是一种正交晶系的晶体,晶体结构属于C2221空间群。通过弹性常数计算分析了C2碳的力学稳定性;通过声子结构计算分析了C2碳的动力学稳定性;通过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分析了C2碳的电子结构;通过强度和硬度性质计算分析了C2碳的力学性质。计算得到,C2碳具有1.875 eV的禁带宽度,硬度达到85.40 GPa,是一种兼具超硬特性及宽禁带半导体特性的碳同素异形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统计数据,对哈尔滨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哈尔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9.7502×107万t,林木生物碳储量为3.9976×107万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72.9亿元和29.9亿元,哈尔滨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98.3 t/(hm2).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纺织钢令的耐磨性,对其表面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通过分析气氛中不同碳势模式控制的特点,确定了20钢碳氮共渗的工艺参数.根据碳氮质量分数、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以及合金元素内氧化对纺织钢令显微硬度的影响,设计了碳势控制系统.系统运行后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和碳基体材料气孔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肖氏硬度明显高于碳基体材料,两种材料抗折强度、肖氏硬度和气孔率成反比;气孔率对短切高模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显著,而对碳基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断口,发现短切高模碳纤维在基体中随机取向,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  相似文献   

6.
以甲醛-间苯二酚为前驱体,合成纳米碳材料.应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测试对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合成条件对碳载体的形貌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单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炭化时间为2 h所得的碳材料可以作为DMFC电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和碳密度数据,对郑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行评估。【方法】运用Arc GIS和In VEST模型,计算得出郑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以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结果】郑州市林地碳密度最高,达到89.362 t/hm2;耕地次之,为75.436 t/hm2。郑州市生态系统整体碳储量为5 385.502×102t,其中耕地碳储量达到3 494.409×102t,占总碳储量的64.88%。【结论】在郑州市生态系统中,耕地面积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耕地碳储量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有绝对优势,是生态系统中碳储量蓄积的主力。郑州市碳密度低值区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边缘地区,其次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和郑州市主城区;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及西南片区;中值区主要分布于郑州市大部分耕地地区及北偏东部郑州市主城区。由此可见,郑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整体较好,在碳中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源领域该如何发力?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走绿色发展之路 "当前能源行业作为碳减排的先行者,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交易体系不健全、企业各...  相似文献   

9.
构建具有优良荧光性能的生物功能化碳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和盐酸为原料,通过超声和细菌辅助反应直接获得新型的生物功能化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构建出来的生物功能化碳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粒子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这一性质使得生物功能化碳点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生物功能化碳点与传统化学方法合成的荧光碳点相比,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性和光稳定性,且生物功能化碳点的发光区域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区,这使其在生物活体成像和生物活体检测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离子注入过程中样品表面碳污染的来源,以及各种注入因素对碳膜厚度的影响。文中对碳膜沉积对离子注入样品的性能影响也给予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31日,在第六届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中国工程院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成果. 该重大咨询项目由40多位院士、300多位专家、数十家单位,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碳移除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为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分别以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为碳源,合成了碳量子点,使用氨水对获得的碳点进行了氨基功能化.并以超声的方式将碳量子点与二氧化钛复合,制备出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氨基功能化碳量子点对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功能化能明显提高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光降解30 min后,以N-CQDs/Ti O2为催化剂的反应体系脱色率为88%.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施用过碳酰胺后中国南方6个酸性土壤pH值及活性Al的短期变化,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对6种酸性土壤施用不同浓度过碳酰胺,其pH值在短期内都随着施入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上升,交换性铝含量随着施用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下降;施用过碳酰胺后,土壤pH值上升的现象是短期的,pH值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而土壤中铝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pH的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短期内,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幼苗主根明显缩短,侧根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其玉米铝毒明显重于不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被玉米吸收的铝主要分布在玉米的地下部分,只有较少的铝被转移到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4.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众多优点而备受关注。良好的水溶性、高稳定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以及低成本和简单的合成路线,使它们成为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长波长和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碳点具有颜色易调节的性质,磷光和上转换性能也逐渐被关注,而对碳点荧光现象的机理研究依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从碳点的制备方法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点荧光性质和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锌和葡萄糖酸钠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纳米ZnO/大孔碳复合材料.葡萄糖酸钠不同官能团之间的协同作用在ZnO/大孔碳复合材料的生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XRD,SEM,TEM,Raman和TGA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探针分子考察ZnO/大孔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商用ZnO粉末相比,ZnO/大孔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ZnO/大孔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可能原因是多孔碳具有优良的接受和传导电子性能,抑制了ZnO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碳纳米卷轴在储能、催化、纳米医药载体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碳纳米卷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碳纳米卷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陈瑶  王江容 《河南科技》2022,(3):150-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紧迫.本研究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研究,分析此类企业的发展现状,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绿色转型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给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传统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大豆、玉米、甜菜根系对土壤呼吸释放CO2量、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玉米、甜菜根系普遍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是不同作物根系及根系施用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大豆根系要好于玉米根系,而玉米根系明显好于甜菜根系.玉米、大豆、甜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环境指标的互相对比和相互印证,发现江陵剖面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表现为暖期偏负,冷期偏正的特点.由此指出了江汉平原地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气候意义:有机碳同位素的偏负值(低值)对应暖湿气候,偏正值(高值)则对应冷(或冷干)气候,这对于利用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恢复江汉平原地区古气候演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各类碳负离子的结构并介绍了碳负离子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