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银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记叙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银鱼,计4属5种及1亚种.作者对有关种作了比较详细的形态描述,对一些性状变异作了统计.这对开发利用银鱼资源提供了分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表温度的遥感资料,分析了吕宋海峡及其周边海域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海表温度除受太阳辐射、东北季风的影响外,还受该区域海流、海陆分布的影响,因此温度场呈现出多个水舌结构;夏季海表温度空间分布较均匀,冬季的水舌结构基本消失;同时在台湾梅峡西岸以及吕宋岛东、西两侧海域分别出现上升流导致的低温区和大于30.0 C的高温区,后者主要受海面辐射、海流等的影响.绝大部分研究海域内的海表温度极大值出现在7月,但在吕宋岛以西海区、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区海表温度极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相对而言,海表温度的极小值主要出现在1月,研究区域东北部124°~126°E海域推迟到2月.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温盐分布特征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EFDC模式建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三维温盐模型,计算中加入径流、风、潮流和太阳辐射,与2005年7月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表明:该文建立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温盐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该海域夏季温盐分布特征变化.由计算结果分析得到,长江口外夏季等温线呈南北走向,近岸高、口外低,长江口夏季水温分布沿着淡水舌方向由口门外逐渐减小;夏季长江冲淡水特征显著,表层低盐水可越过123° E,在长江口外形成向东淡水舌;长江口外冲淡水作用强烈区域的温盐跃层强度最大,其温跃层强度可达0.3 ℃/m,盐跃层强度可达2/m;长江口外温盐跃层位置重合或接近.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5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13个站位海水中的主要营养盐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其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海域NO2--N、NH4+-N、NO3--N、溶解无机氮(DIN)、PO43--P和SiO32--S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0.101,0.515,0.622,0.030和1.209mg/L.台风"灿鸿"带来的大量降水使各营养盐含量均比以往同时期高,有近50%的水样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富营养化较严重.垂向分布上,受台风影响,表、底层水体混合比较均匀,绝大多数站位各营养盐均无明显垂直变化.DIN、NO3--N、SiO32--Si在调查海域的行为是保守的,平面分布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梯度降低的趋势,主要受制于陆源径流输入以及与外海海流的物理混合过程;NO2--N与NH4+-N的行为是非保守的,NO2--N的分布主要受上升流及生物活动的影响,而NH4+-N则受陆源输入及生物吸收利用共同控制;表层PO43--P的行为是保守的,分布主要受陆源输入及咸淡水混合的控制,而底层PO43--P的行为不保守,分布可能受陆源输入、生物活动及高盐外海水输入等多个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16年7月的大面站数据,得到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温盐和溶解氧浓度的分布情况.水平方向上,30.6°N,123.2°E附近的海水温度最高,调查区域东南方向的水温高于其他方向,F5站最高;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的差异较大,调查区域东向的平均盐度高于西向;31.0°~31.2°N,122.8°~123.1°E附近出现低氧区,且在逐渐扩张.垂直方向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浓度都有明显的层化现象;纬度越高,盐度越低;随着水深的增加,低氧区的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的分布和某些稀土元素之间的比值可应用于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以及水团移动等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本文研究了2016年7月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溶解态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平面分布在表底两层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征,表层受长江输送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西北至东南向递减趋势,底层则受控于南部台湾暖流水团混合、颗粒物解析和部分溶解,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点,中层颗粒活性不同的轻重稀土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研究海域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垂直分布大体表现为表层最高、中层和底层高低不一的特点,主要受长江冲淡水输送和底层外部水团输送的影响.对溶解态稀土元素和盐度分布的同步分析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盐度是该研究海域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等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9年8月和11月水体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长江口邻近海域夏秋两季反射光谱曲线由于悬浮泥沙、浮游植物以及黄色物质的影响呈现4种形状;叶绿素a浓度与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可通过两种方式建立良好关系;将水体各组分光学特性参数化,并结合叶绿素a浓度与吸收系数的两种关系分别建立水体反射光谱参数模式,从而可以对水体遥感反射光谱进行模拟,模拟曲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4 4和0.004 5.在模式的建立中,根据长江口海域水体组分浓度的分布状况,对悬浮泥沙浓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进行分类,得到不同水体组分浓度下反射率光谱曲线;然后分别获得模式参数并进行模拟,得到的反射率模拟曲线与实测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003 5,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测温盐深(CTD)剖面仪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4个站位(C03、D03、E02、E03)进行水体稳定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利用实测温盐及海流数据,结合文献相应公式,估算出能够反映水体垂向混合与层化的一些物理参数(浮性频率(N)、流速剪切(S)、梯度理查森数(Ri)等),绘制各物理参数剖面图,并将Ri与S和N的时空结构进行比对,找到造成各站位不同水体稳定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4个观测站位共有两种类型的水体:C03、D03站的不稳定水体被限制于水柱中下层,上层水体稳定,层化明显,此两站位水体稳定度主要受N控制;E02、E03站在某些时刻不稳定水体贯穿整个水柱,水体自底至表充分混合,此两站位水体稳定度主要受S控制.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6年7月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洋调查项目测得的化学需氧量(COD)等调查数据,对该海域COD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对比2015年和2016年的COD数据,对2016年夏季该海域的有机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6年7月该海域COD范围为0.07~3.21mg/L,平均值为0.62mg/L.相比于2015年同一时段,10m层与底层COD水平较为稳定,而表层COD水平有所下降(低约0.44mg/L),表明COD主要受到生源有机物和陆源有机物输入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大面调查浮游动物网采样品的分析数据,探讨了该海域水母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分布及组群结构.结果表明:研究水域共记录水母类13种,其中水螅水母9种,管水母3种,栉水母1种;优势种为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和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优势种的数量和分布趋势决定了水母类丰度的分布格局.根据各站位水母的种类组成和丰度,用聚类分析法将该海域水母分为2个组群,结合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结果表明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水母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和pH值.  相似文献   

12.
于2016年7月19—24日,在长江口邻近海域5个连续站获取了温度、盐度、营养盐浓度、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等18个海洋参数数据,通过综合运用K值聚类、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划分了夏季在122.7°E附近的水团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各海洋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调查海域可划分为3个水团,初步判断为长江冲淡水、陆架混合水以及两者相互混合而成的水团;海洋参数主要受物质垂向输送、浮游植物生产和悬浮颗粒物3个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3.
2016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30°36.22′~31°12.05′N,122°37.72′~122°47.87′E)进行现场综合调查,采样测定了溶解氧等化学要素,初步分析了该航次溶解氧的周日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溶解氧含量范围为1.25~8.55mL/L,整体上由表层到底层随之降低.表层溶解氧饱和度除C3站(31°12.03′N,122°47.86′E)较高外,其他观测站表层溶解氧饱和度平均约为78%;在D3站(30°59.40′N,122°46.26′E)10m以深出现了非持续但明显的低氧现象.潮汐是影响溶解氧周日变化的主要物理因素,夏季出现的水体层化和深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对低氧区的形成至关重要,浮游植物生物量激增等对个别站溶解氧的影响显著.对比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夏季溶解氧的调查结果,发现2016年夏季低氧现象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14.
2016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5个观测站进行调查,观测了颗粒氮(PN)浓度及其变化.结果显示PN浓度相对稳定,平均值为4.01μmol/L,其中透明度最高的C3站PN浓度高于其他站.研究发现PN浓度与溶解氧(DO)、叶绿素a(Chl-a)呈线性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TSP)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调查海域PN大多为生源颗粒物;同时发现PN浓度与磷酸盐(DIP)、溶解无机氮(DIN)、硅酸盐(DSi)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在浑浊水体中,生源PN不受营养盐限制,水体浑浊度制约生物生长,进而影响PN浓度.进一步探讨发现颗粒磷(PP)与TSP间可能存在吸附-解吸作用,造成PP浓度偏高,导致PN/PP比值相对恒定且低于Redfield比值.  相似文献   

15.
主控本海域泥沙运动和海床冲淤演变的水动力是水体中具有强周期性的潮汐运动和弱周期性的长江径流之耦合.潮汐运动主要由源潮波即半日潮波和日潮波叠加而成,因浅海非线性效应而衍生的浅水潮波也有相当贡献,从而形成具有以半日潮周期为主,且伴有日不等现象的水体流动.基本沿陆岸呈南北向传播的潮波,经长江口门在本海域顺势折向,入横沙浅滩南北的北槽和北港水槽,基本转成东西向的流动.本海域滩槽相间,且处在口门和滨坡交接段,复杂地势制约着潮流运动形式:顺河槽和沿横沙浅滩东侧分别为东西和南北主流向的往复流;而其间的海域基本呈南向流强于北向流的旋转流.正由于这种形式的旋转流存在,造成口外滨坡海床的冲刷以及挖入式港池的深水航道段会有较强的横流出现.长江径流顺河槽下泄东流,出口门后浮置于海外盐水之上,随不同季节,或东南或东北向汇入大海,由此往往造成上下水层流向不一致的垂向结构.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洪季悬沙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几年大量的实测资料,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洪季期间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沙浓度空间上以杭州湾测点最高,其次是长江口内、长江口外,舟山海域最低;悬沙平面分布总体态势为近岸高而外海低;长江口纵向上自口内经口门向口外悬沙浓度大致呈“低-高-低”分布,沿杭州湾测点则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横向比较长江口外海滨四个测点发现其悬沙浓度自北向南顺次升高;悬沙浓度一般由表及底逐渐增大,但在不同水域其主要呈现的垂线结构类型则有所不同.时间上由于潮流的大小潮和潮周期变化,悬沙浓度还存在大小潮和涨落潮周期变化.另外,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于2016年7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了5个连续站位的周日观测,对该海域夏季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水层分析,并结合2014年7月和2015年7月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TSP与其他物理化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TSP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为底层高、表层低,并在一天时间内存在周期性波动.TSP整体质量浓度变化主要由陆地输入、垂向混合和生物初级生产三者共同决定.中层水的TSP质量浓度变化与半日潮周期相吻合,初步判断是由生物作用主导;海流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则对底层TSP质量浓度的分布起主要作用.此外,特殊天气如台风也会显著改变TSP的质量浓度,可使其增加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6年夏季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海水中磷的形态,进而探讨了其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总磷(TP)浓度范围为0.67~2.92μmol/L,平均浓度为(1.62±0.37)μmol/L,且稳定在1.50μmol/L左右;溶解无机磷(DIP)是磷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除C3站外,其他各站位的DIP占TP的50%以上;溶解有机磷(DOP)和颗粒磷(P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2~1.39μmol/L和0.02~1.16μmol/L,两者占TP的比例相当,分别为22%和24%.各形态磷的周日变化明显,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受潮汐作用和水团运动的影响,个别站位还受生物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带气旋、寒潮与大雾是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港口、航道及航运安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文献资料,给出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热带气旋、寒潮和大雾的特征.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2.3次,8—9月是高发季节;寒潮平均每年有3.15次,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大雾日年平均达50~60 d,主要集中在3—7月.并通过SWAN模型,分别计算热带气旋和寒潮天气作用下在横沙浅滩及其邻近海域的波高分布.  相似文献   

20.
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eynolds&Smith重构的1950-1998年月平均SST资料分析了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SSTA的持续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将有明显差异的SSTA持续性特征的海区分为3类全年各月持续性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马蹄形海域、赤道中东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在10个月以上;全年各月持续性差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北太平洋、东亚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各月持续性有季节性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赤道东太平洋,南海.SSTA持续性的整体空间分布存在冬夏两种主要分布型,夏季型SSTA的持续性要比冬季好.冬夏间SSTA持续性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和东亚沿海、南海区域,由冬季转入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持续性由差变好,东亚沿海、南海地区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