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区之一——绍兴科创走廊,在这个春天,奏响打造“硅谷式”生态的进行曲。3月28日,以“创新深化、图强争先”为主题的中国(绍兴)科技金融合作推进大会召开。设立科技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发布融合指数、举行授信活动、开展对接交流……大会形成6大系列30余项成果。300多位企业界、科技界、金融界和政界人士会聚绍兴,见证绍兴科创走廊又一个里程碑事件。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列为全省重点推进的“十大工程”之一。绍兴科创走廊是绍兴“315”工程的主阵地、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抓手。此次推进会,是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大会,也是抢抓机遇科创先行的大会,必将为绍兴勇闯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径注入强劲的科创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2022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上海科技35U35”)初评工作已经结束,100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这只是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正得到全力扶持的一个缩影。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如果说,科技人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那么,青年人才便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作为科创新生力量和未来主力,青年人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花会艺想开幕式暨2018漕河泾科创嘉年华系列活动于8月24日在上海临港漕河泾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漕河泾环建公司)香草工坊园艺教室顺利举行。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司理念,将最新生态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漕河泾环建公司专门为个人消费者打造的绿色生活品牌——香草工坊,提供从花卉绿植到家居园艺等诸多方面的精致产品与精细服务。作为香草工坊的旗舰项目——园艺教室,旨在传播  相似文献   

4.
俞灵琦 《华东科技》2022,(11):20-23
<正>立足普陀基础,以优势科创平台塑造区域科创品牌,以需求导向的政策服务推动培育集聚,力争推动开辟更专更精的科创产业赛道,不断提升本区域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格局中的显示度。细数过去,着眼当下,我们看到,普陀正在经历转型蝶变:科技创新功能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创新辐射力不断提升。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发展轴等重大战略项目以及行动计划陆续在普陀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聚焦台州市党代会提出的“三高三新”奋斗目标,椒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中“一核三片多点”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条由科研平台、科技孵化载体、加速器、产业园区组成的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打造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腹地。  相似文献   

6.
12月11日,在2023年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式上,“浙里好成果”重大科创平台6项科技成果向社会推介。  相似文献   

7.
沈名杰 《华东科技》2022,(8):129-131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关系到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同时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创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结合美术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课程教学规律,从适应外部政策环境、完善内部课程模块、调整运行模式与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双创”教育改革的进程和“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本文阐释了“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同时列举了美术学专业的具体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双创”人才培养和“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俞灵琦 《华东科技》2023,(10):10-11
<正>近年来,硬科技领域不断高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波助澜”,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在前沿技术的浪潮中“蝶变升级”。纵观这些项目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项目创业者大多是名校毕业、硕博起步、阵容豪华的创业团队,创始人不仅有名校大学教授、实验室的科学家,更少不了从业二十多年的产业老兵。可见,创新主力军正从科技人员拓展为以整合重组现有技术资源并实现价值链提升为己任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全国突然刮起一阵旋风:去日本旅游,带几只智能马桶盖回家。很快,消费者和媒体发现,漂洋过海去日本抢的马桶盖,竟然有很大比例是Made in China的,原产地就在杭州下沙。下沙企业生产的马桶盖不仅出口,而且也在国内销售。其实,下沙制造早已向下沙智造转型,产品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1921年8月,中国现代史上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从上海来到嘉兴,在一艘普普通通的木船上为中国的前途发出了一份开天辟地的宣言。如今,当科技创新的巨钟在中国敲响,嘉兴这块经历了近百年辉煌岁月的磁铁,更是以她高瞻远瞩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中国优秀的科技资源不断吸引到这块既红胜火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科技创新力量若要在生态环保领域进一步发力,那么需要在科技企业和城市生态圈之间搭建更多的桥梁。在疫情的影响下,生态环保的概念伴随着公共卫生、绿色健康等热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纷纷加入生态环保创新的大浪潮中。同时,《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满一周年,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各类辅助垃圾分类的科技产品亦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正8月5日上午,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人才大厦项目落户上海市松江区,将依托上海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发挥宣城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联系紧密优势,进一步加速内循环、深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融合发展,实现做大蛋糕两地双赢目标。作为G60科创走廊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宣城(上海)科创中心位于临港松江园区创智一期6号,总建筑面积1.092万平方米,将于明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该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正>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核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在未来五年,预计将集聚30万名创新创业人才、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杭州科创人才集聚区。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要把大城西打造为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主平台和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如何吸引高端人才与高端企业入驻杭州,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环境,显  相似文献   

14.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1):22-24
<正>基于区域产业现状及转型需求,聚焦垂直领域,启迪漕河泾掌握了“郊区孵化”的密码。众所周知,在上海市松江区,智能制造是核心产业之一。作为松江科创的一分子,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以“智能制造”闻名。自然而然,依托于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启迪漕河泾智能制造孵化器也垂直于智能制造细分领域。2023年8月,《上海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2年度工作成效评估结果》公布,启迪漕河泾智能制造孵化器评获A级孵化器,创造了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记录。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国家级孵化器的评估中,启迪漕河泾智能制造孵化器也连续两年(2020-2021年)获评A类。  相似文献   

15.
<正>细数过去,中以曾合作过数十次。那么,此次中以(上海)创新园的建设与以往的中以合作又有什么不同呢?对此,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文波谈道:虽然之前中以有许多创新合作,但是其成果并没有达到以方的预期。以方更关注中国的投资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倾向于让一些需求成果转化的企业到中国落地,获得天使投资并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市富阳区工创谷与浙江工业大学共同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依托富阳区的浙工大银湖创新创业研究院,围绕富阳“高新工业强区”战略,重点在电子信息、物联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致力于打造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工程创新、集成攻关和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全链条贯通的全新双创生态体系。自创立以来,工创谷累计培育孵化与引进企业120余家,引进各类市级以上人才超30人次,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等应用型人才300人次,转化科技项目超50项,创造地方经济效益超5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过去的一年中,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2019年,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优化资源组织方式、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上海在脑科学、基因与蛋白质、量子、纳米、精准医疗等重要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重大进展。在脑科学、生命调控等重点领域,涌现出国际首例节律紊乱疾病克隆猴模型、新型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及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等一批重要成果,开创了非人灵长类疾病克隆模型构建的新时代,建立了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及行业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落地见效,平湖市着力聚焦“123”战略跑道,即聚焦微电子与光电子这一未来引领战略领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海洋与空天材料等两个未来突破战略领域,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精细化工与复合材料、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等三个产业发展战略领域,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最爱去的城市中,上海居中国城市之首。近年来,上海高度关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持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不断上升,也使得上海青年科学家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6月3日,在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开展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显示:中国城市正在产生全球青年人才的虹吸效应,上海对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全球最强,青年科学家的创业动力全球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