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和支撑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并集成中国科学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建设创新研究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明确提出要"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2015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建非法人实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挂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和支撑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并集成中国科学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建设创新研究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明确提出要"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2015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建非法人实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挂  相似文献   

3.
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空天院大湾区研究院"或"大湾区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成立。作为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三方共建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大湾区研究院致力于太赫兹基础理论研究,努力突破制约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引领国际的原创性理论方法和核心器件技术,抢占太赫兹科学发展的制高点,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太赫兹科学技术高地,并形成太赫兹及相关技术产品创新链和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和支撑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并集成中国科学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建设创新研究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明确提出要"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作用的研究和支撑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重要载体和综合集成平台,并集成中国科学院院内外以及国内外优势力量建设创新研究院。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明确提出要"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  相似文献   

6.
近日,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在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数字经济小镇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朱永官院士科研团队和桐乡市地方民营企业共同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桐乡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按照独立法人、面向市场、多元混合原则,以"一家大院名校服务一个产业链,一家龙头企业带动一条创新链"为理念,全面推进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并引导一批上市企业、冠军企业整合集团创新资源建设创新企业研究院,全面推进创新力量协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及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发射 ,对提高中国经济和国防实力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分析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从立项到发射全程中的创新实践 ,指出观念创新是其诞生的先决条件 ,机制创新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主创新是实现核心突破的关键 ,组织创新是商业运作的基本载体 ,市场创新是其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0,(8)
2000年6月28日下午6点37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顺利升空。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现场传回消息说,卫星已正确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目前,清华大学卫星地面站已经成功实现对"清华一号"的信号捕获和软件上载,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姿态调整等工作将陆续进行。"清华一号"是清华大学、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小卫星,重50公斤,主要应用于通讯、遥感和科学实验等。  相似文献   

9.
13日,浙江省与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等知名院校举行集体签约仪式,将合作共建38家科技创新载体,涉及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领域.这是继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高层次科研机构落户浙江之后,该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光机电研究院)是广州市科创委直属的一家科研事业单位,近年来,该院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径。2016年8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该院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广州光机电研究院采用"研究院+众创"这一聚变模式,成功由传统科研机构转型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改革探索。近日,本刊记者赴该院就院士工作站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专访,对该院"创新为魂、倾力创新、协同共进"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正>NASA的卡西尼号探测器在最后一次飞掠土星时传回的图片显示,有5颗微小卫星在土星环中安家落户。这几颗不同寻常的微小卫星表面覆盖着来自土星环的物质,以及由土卫二Enceladus喷发出的冰粒。论文已于2019年3月28日发表在Science上。研究人员发现,微小卫星的表面呈高度多孔性,这进一步证明它们是由土星环中的物质分阶段沉积在高密度核心上形成的。核心可能是大质量天体解体后  相似文献   

12.
<正>余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创新与发展中心主任;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Roy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Fellow),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数字创新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88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以"植物科学助力可持续农业"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承办。此次论坛的执行主席为中山大学王宏斌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佳伟研究员、华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22—23日,主题为"基于创新理论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治新靶标研究"的中国科协第8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以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王建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任医师钟春玖担任领衔科学家。40余位专家与会研讨。本次沙龙达成5点共识:1)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及其研究。亟待成立国家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学术团体和基金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12,(12):54-57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工作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报告精神在首都科技界产生了反响。2012年11月16日,北京市科委组织召开了首都科技界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中共北京市委常委陈刚出席会议并做讲话。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  相似文献   

16.
热点排行     
正(2014-09-01至2014-09-10)1中国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4星[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创新一号04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  相似文献   

17.
《科技导报(北京)》2012,30(36):13-13
转发式站间差分卫星定轨法成功应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杨颖等提出的"转发式卫星轨道测定方法"已成功应用于GEO卫星精密定轨,显著地提高了GEO卫星的定轨精度。基于"转发式卫星轨道测定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转发式观测模式——"转发式站间差分"观测模式,该模式是对  相似文献   

18.
士元 《科技潮》2001,(10):49-50
美舰演习“中国星”全天候监视2001年8月21日,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在报纸的头版,以“中国全天候监视美国航母”为题引用美国、日本等外电的消息,突出地报道了美国航空母舰“卡尔-艾森”号和“星座”号在南海演习之际,中国利用固定在这一地区上空的现代微小卫星对演习进行全天候监视。这些报道宣称,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微小卫星,使微小卫星未来能与大卫星组成一支‘有机的太空舰队’”,进而“有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确实遇到了困难,困难无非就是时间和精力,科学家的时间和精力怎么优化,怎么让科学家变得自由?"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徐书华研究员在科学家月度座谈会上说道。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改造,基础研究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家集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和孵化育成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或"研究院")立足佛山,面向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专业特色学科为依托、以研发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为核心,通过"纳米加工平台+研究中心+育成中心"的运营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化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