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创新创业七日谈第二场活动在闵行零号湾举行,以"文化的厚植"为主题,向来宾们展示在闵行双创道路上,文化所展现的支撑作用。学与创,双剑合璧在这个创新创业高速运行的时代里,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而眼下,绝大多数的创新人才和许多科技成果都来  相似文献   

2.
《杭州科技》2016,(1):24-26
正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们参与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一个个创客空间遍地开花,每天都有数场创业活动在举办,一个个精彩的创业创新故事正在发生。作为创业创新的热土,杭州不断变浓的创业氛围与不断增多的创业项目,不仅来源于由PE转型为VC、以浙商精英为核心的大量本地投资机构,也得益于IDG资本、经纬中国等成熟的知名外地创投机构。经纬中国合伙人丛真在公众号发文向外界宣布举家搬迁至杭州:"逐创业者而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阶段,共同推进"一个聚力、三个联动、一个接轨",即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合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创新计划、成果转化、创业品牌联动;通过空间接轨,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座悬臂浇筑法施工的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综合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MIDAS/Civil对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最不利荷载组合效应下的零号块进行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吻合,零号块在各荷载组合效应下整体应力状态良好,局部区域出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需在今后的设计、施工控制过程中加以注意。研究成果揭示了零号块的应力分布特点,对今后零号块的设计和施工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5,(1):10
<正>2015年,杭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和开展"三转一争"专题活动为主线,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实施"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建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创新发展强市。一、聚焦区域创新发展,实施示范创建工程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农村创新创业基地情况、员工情况两大方面系统地展示2017年江西省农村创新创业基地发展现状,以江西省的巴夫洛、象湖湾、百香谷等现代农业园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存在项目建设过于形式化、项目支持政策过于简单化、人才含量偏低、"理论+技术+实践"缺乏等问题。通过提出相关建议,以完善农村"双创"基地发展模式,为下乡返乡以及本乡人员创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产业及承载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零号湾"将实施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实现从园区式开发到街区式开发。大学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借助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大学科技园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它不仅仅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企业孵化中心,同时也是大学教学、科研与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新引擎的背景下,上海市改变以往财政直接支持中小企业的方式,通过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以"创业在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以下简称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企业资源,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配置资源,调动银行、保险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宁波科技创新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补齐短板、"一转四创",市委市政府以打造"一圈三中心"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加快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宁波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宁波市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7950件、  相似文献   

10.
以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零号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零号块实体计算模型。以施工过程中最大双悬臂阶段及成桥运营阶段最大弯矩工况、最大剪力工况为控制计算工况,提取各计算工况下整体模型中最不利内力,对零号块进行空间应力分析,得出结论为类似工程零号块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推进创新创业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向来是中国创新创业"养分"最为充沛的区域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上海一直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多领域合作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4,(1):8-10
2013年,杭州市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为重点,以落实科技创新"八倍增、两提高"目标任务为抓手,着力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各项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5年3月"创客"一词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便迎来了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而在地处西南的贵安新区,无数关于创新创业的梦想正在被发现、被培育、被实现……在这里,一个绿色、生态、具有大数据特色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正卓然崛起。"三大三地",打造双创示范基地正值毕业季,贵州民族大学大四学生曾德义却没有忙着找工作——他和同学已经在花溪大学城双创园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酷秀文化传播有限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自动化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培养校企"无缝对接"零适应期大学生,为探索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提供试验田。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技术转移是支持自主创新的一只轮子。"——4月23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湾谷科技园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重要讲话,他认为"东中心"将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空间氛围,通过集聚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者和企业家以及创新创业服务者和机构,形成浓厚的科技创业土壤和生态,从而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高地。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孵化器、众创空间俨然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主力军。作为"敢为天下先"的滁州,书写着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促转型的新篇章,在这长江之滨、淮河之畔、醉翁亭旁,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于2004年应运而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助力产业经济变革!滁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创新创业创造的平台,成功打造出集计算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于一体的专业体系。现占地30亩,可提供创业孵化场地40300平方米,中心内多媒体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洽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和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针对当前中国区域人力资源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不协调、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本文以内地29个省区为研究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区域人力资源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互动机理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区域人力资源与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是破解"新东北现象"的战略选择.建立具有区域特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和改变产业结构尤为重要.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发展为考量,构建了"H-NH"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分析表明,为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强化非人因素行动者的能动性,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强化服务链,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松江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进程,其科技创新平台更是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七大扶持政策。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创新创业洪潮下,享誉着"江南鱼米之乡"的松江区,放眼望去,峰峦叠嶂,山明水秀,而元代清真寺,天马山高尔夫俱乐部、世茂国际会议中心、月湖雕塑公园更是一绝。最为重要的是,松江区更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进程,其科技创新平台更是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七大扶持政策,为创业者们保驾护航,让创业的小船变为扬帆远航的巨轮。创造成本洼地,完善金融平台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创客教育,正在改变高校创新实践模式,对高校实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创客教育的视野重新审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学、创、享"和"传、帮、带"及"混年段"为导向,从指导理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实践条件六个维度入手,构建创客教育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模式,搭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并实施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