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丰富台湾蝗虫研究资料,通过对采自台湾的1079头蝗虫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和统计,并计算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从不同层次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蝗虫共有4科、10亚科、17属,其中斑腿蝗科8属,斑翅蝗科6属,剑角蝗科2属,锥头蝗科1属。属级水平上,佛蝗的多样性(0.1357)、均匀度(0.1103)最高,小车蝗的多样性(0.0028)和均匀度(0.0023)最低;亚科水平上,飞蝗亚科多样性(0.1596)、均匀度(0.1297)最高;科级水平上,剑角蝗科的多样性(0.1398)最高,而斑腿蝗科的丰富度(1.7648)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斑腿蝗科的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对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北稻田采到4科,7属,9种蝗虫,其中斑腿蝗科5种,斑翅蝗科2种,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各1种。苏北稻田蝗虫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其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6-8月最高,短额负蝗和中华稻蝗是早期优势种类,中华稻蝗,小稻蝗,第二代短额负蝗是晚期优势种,它们占整个蝗虫种类数量的62.3%,占总生物量的56.0%。  相似文献   

3.
山西蝗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山西蝗虫调查的结果,共记录蝗虫48种,其中癞蝗科1属2种、锥头蝗科1属4种、斑腿蝗科9属11种、斑翅蝗科13属16种、网翅蝗科6属35种、槌角蝗科3属6种,剑角蝗科4属4种,其中山西省新记录2种。  相似文献   

4.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较大,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同其它科有明显的区别.斑腿蝗科的稻蝗属、伪稻蝗属、拟凹背蝗属、卵翅蝗属的雌性下生殖板相似,剑角蝗科的卡蝗属也和此类似.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部分和斑腿蝗科的种类相似,但各有其独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9种蝗虫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棒角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和斑翅蝗科9种蝗虫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通过生化特征,探讨较高级分类阶元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9种蝗虫共显现26条酶带,种间没有出现共同酶带,不同科样品之间酶谱差异很大,显而易见,同属不同种间的相似性大于同科不同属种间的相似程度,后又明显大于不同科种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网翅蝗科的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fasciata,中华雏蝗Chrothippus chinensis,斑翅蝗科的黄翅踵蝗Pteruoscirta calliginosa,剑角蝗科的长角佛蝗Phlaeoba antennata和僧帽佛蝗Ph.infumata等五种蝗虫的卵囊形态和构造,卵粒的形态和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7.
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helanshanensis sp.nov.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nov.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albonema sp.nov.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nov.贺兰山拟埃蝗P.helanshanensis sp.nov.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通辽市扎鲁特旗分布土蝗23种,隶属于8个科,分别为蝗总科的斑翅蝗科、网翅蝗科、斑腿蝗科、丝角蝗科、锥头蝗科、槌角蝗科、癞蝗科和菱蝗总科的菱蝗科.按生境可分为低山丘陵土蝗、低湿草滩积水地土蝗、固定沙丘土蝗三类,以低山丘陵土蝗发生为害严重,其主要种类有轮纹痂蝗、亚洲小车蝗、宽翅曲背蝗、红翅皱膝蝗、毛足棒角蝗、笨蝗等.  相似文献   

9.
贵州蝗虫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贵州 90种蝗虫的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其中,令箭负蝗 (Atractomorphasagittaris),云南负蝗 (A.yunnanensis),黑条小车蝗 (Oedaleusdecorusdecorus),四点大头蝗 (Oxyrrkepesquadripunctata),长角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splenaens),大斑外斑腿蝗 (Xenocatantopshunilis),线斑腿蝗 (Catantopssplindens)等 7种为贵州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曲靖市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资源情况,采用五点随机取样法和传统分类学对本地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400头,经鉴定隶属7科16属19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属种数量最多(7属7种),其次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属3种)和网翅蝗科Arcypteridae(2属3种),蝗科Acrid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均为1属1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马龙区农场蝗虫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从物种分布看,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和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分布最广.从分布地点看,马龙区农场物种最丰富(17种).研究结果表明曲靖市蝗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结果为本地蝗虫的资源利用、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隶属于3个科的6种蝗虫消化道的外部形态,前胃和贲门的内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形态结构在科间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前胃和贲门内壁的超微结构上;6种蝗虫中,隶属于斑翅蝗科的黄胫小车蝗,其前胃和贲门都较其他种类更为发达,这与其是典型的多食性蝗虫相呼应;主要以菊科蒿属植物为食的斑腿蝗的短星翅蝗,在前胃内壁齿的着生方式、贲门内壁齿的尖端角度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5种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的蝗虫.虽然消化道形态结构在科间存在差异,但食性相似的隶属于不同科的蝗虫间消化道的结构是存在相似性的.由此可见,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与食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二者协同适应.  相似文献   

12.
记述湖北省斑腿蝗科蝗虫一新属一新种,即鄂秃蝗属Epodisma gen.nov.和应山鄂秃蝗Epodisma yi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8种蝗虫(槌角蝗科2种,剑角蝗科6种)前肠内部形态结构及分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蝗虫前肠Ⅱ和Ⅳ区齿在排列方式上属间差异较明显,属内变化不大.但佛蝗属3种蝗虫在这两区脊上齿的排列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姚世鸿 《贵州科学》2006,24(3):44-47
本文研究了贵州短角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 miststshenkoi)和长角直斑腿蝗(S.splendens)的核型和C带.结果显示:2种直斑腿蝗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 xo=23,都属眷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3t,NF=23,都属"4B"核型,都可按相对长度分成L、M、S 3组,都具着丝粒C带,但端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长角直斑腿蝗的异染色质总量(35.79%)比短角直斑腿蝗的(27.74%)多.  相似文献   

15.
陕北恢复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境蝗总科昆虫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北恢复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境蝗虫群落分布研究 ,分析总结出生境不同 ,蝗虫种类存在度是不一样的 ,蝗虫群落结构中各科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这表明在生态恢复初始阶段 ,一些喜旱蝗虫种类如网翅蝗科等最先成为优势种 .  相似文献   

16.
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贵州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的云贵希蝗(Shirakiacris yunkweiensis),中华越北蝗(Tonkinacris sinen-sis),中华板胸蝗(Spathosternum prasiniferum sinense)和网翅蝗科(Areypteridae)的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以及斑翅蝗科(O edipodidae)的疣蝗(Trilophida annulata)等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x0=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 t:NF=23;按相对长度,除中华越北蝗分为L、M两组外,其余4种都可分为L、M、S3组;都具着丝粒C—带,但端带和居间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量是中华越北蝗的(27.48%)最多,青脊竹蝗的(19.13%)最少。  相似文献   

17.
姚世鸿 《贵州科学》2004,22(4):56-60
研究了贵州蝗总科(Acridoidca)的梭蝗(Tristriapisciforme),僧帽佛蝗(Phlaeobainfumata),花胫绿纹蝗(Alolopusthalassinustamulus),东方凸额蝗(Tranliaorientalisorientalis)和中华剑角蝗(中华蚱蜢)(Acridacinerea)等5种蝗虫的核型。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 XO=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t;NF=23;按相对长度都可分成L、M、S3组,梭蝗、僧帽佛蝗和花胫绿纹蝗为“4C“核型,东方凸额蝗和中华剑角蝗为“4B“核型。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别山蝗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湖北大别山的蝗虫有3总科,8科,43种,分布于4个垂直带,以海拔400-850m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最多,达37种,占总数的88.4%,850-1500m的落叶阔林带次之,共35种,占总数的81.4%;400m以下的农耕带20种,占总数的46.5%,1500m以上的山顶矮林带最少,只有12种,仅占总数的27.9%,该区的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个别古北界种类可扩散到该区,在43种蝗虫中,有13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其中球背微翅蚱,天堂台蚱,短翅直斑腿蝗,天堂雏蝗为新种。  相似文献   

19.
中华剑角蝗肠道共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华剑角蝗肠道共生真菌的种类,并通过共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筛选,为蝗虫共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将采自湖北神农架的中华剑角蝗通过表面消毒后对其肠道共生菌分离纯化,运用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以魔芋软腐菌、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为测试菌株,用滤纸片法对共生真菌的发酵液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中华剑角蝗的肠道中分离得到18株共生真菌,分属6科8属,其中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是优势菌群,分别占总分离株的33.33%和27.78%;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8株共生真菌具有较丰富的种类多样性;抗菌实验结果表明,18株共生真菌有4株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测试病原菌有抑菌活性,占分离株的22.22%,其中有2株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魔芋软腐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昆虫专家郑哲民教授等主编的《陕西蝗虫》、《陕西蝗区》(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0年12月、6月出版),是为了搞好陕西省蝗虫的防治,满足全省广大的治蝗工作者掌握蝗虫的种类和分布,蝗卵、蝗蝻和成虫的形态特征,蝗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需要而撰写的两部专著。《陕西蝗虫》一书最显著的特色,是作者走遍陕西各个县(区),有些是往返数次而获得的新而全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鉴定整理出陕西省蝗虫3总科、9科、56属、103种;其中有1总科、1科、8属、16种为陕西省新纪录。提出了陕西省蝗虫的区系分布及如何综合治理,为防治蝗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