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方式,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将促进环巢湖旅游目的地建设。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梳理环巢湖产业资源,指出环巢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并对产业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在地区旅游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环巢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旅游资源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寻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3.
袁梦如 《安徽科技》2016,(10):22-25
本文以合肥市环巢湖区域的县镇为案例,根据肥西、肥东、庐江三县的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产业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环巢湖区域三个县镇的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从这些数据中分析环巢湖区域旅游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发现环巢湖区域近年来在旅游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研究为促进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环巢湖体育旅游业客源单一、整体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缺乏目标市场的反馈、体育旅游产业政策模糊以及基础设施滞后。对其供给侧提出政府主导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输出;整合域内体育旅游产业,构建产业大格局;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适应并创造长三角旅游市场新的需求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环巢湖名菜、名点、名席及风味特产等饮食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目前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培育饮食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打造饮食旅游节庆、设计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建设饮食文化地标及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六个方面对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许红 《安徽科技》2015,(11):22-23
<正>环巢湖流域作为生态经济区,其完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宝贵的旅游资源是该区域最大的财富,也是发展建设的重点。合肥市明确提出: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加快环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大水面优势,重点发展环湖生态农业,力争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综合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成为综合性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环巢湖生态农业,是建设合肥区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随着旅游业空间形态、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的变革,旅游新业态成为旅游市场和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区域,在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尝试将旅游新业态划分为内部创新型和融合创新型两个类别。通过相关指标的测算,揭示了示范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新业态总体呈现出发展演进态势迅猛、空间集聚格局凸显、区域特色优势突出和产业融合趋势显著的特征,并受到资源、经济、交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8.
环巢湖半汤温泉旅游项目作为环巢湖旅游项目之一,在温泉旅游品牌推广方面存在一些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巢湖市温泉品牌的推广。文章以品牌推广为视角,对环巢湖半汤温泉旅游品牌现状及品牌推广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在温泉旅游品牌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公关和广告方面为环巢湖半汤温泉旅游品牌推广提供策略,将半汤温泉品牌效果发挥到最大,并将推广策略应用到环巢湖旅游每一个项目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天水旅游产业的需求与供给矛盾问题突出,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大众对旅游多元化的需求。本文立足于天水旅游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结合自身资源特色,推进产业大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  相似文献   

10.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取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案例地,使用高德地图提供的最短路程和不同交通方式下通勤时间数据,从环湖12镇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连接度的视角分析环巢湖区域的旅游交通网络状况,发现各乡镇节点之间可达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长临河镇、炯炀镇、黄麓镇、中垾镇等巢湖北岸各乡镇的可达性较...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动因及特点,指出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启示:创新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促进旅游企业自主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创新型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环巢湖”体育旅游开发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环巢湖体育旅游资源具有水上运动、温泉健身与康复、野外攀岩三大优势.在开发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环"的时间要素、影响体育旅游行为选择的区位因素,依托优势做到"独特",从而提高环巢湖体育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涌现出一些新兴业态,这些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新进展,同时也反映出旅游实践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高校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就需要不断探讨现行旅游人才的需求特点及需求模式,分析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适时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丰富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性、时代性,实践方式的信息化、多元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旅游业既存在城乡旅游发展、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消费市场等六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旅游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因此,应从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培养、旅游业态创新、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业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巢湖国家休闲区地质研学是环巢湖旅游开发中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是重要的研学旅行产品,通过对环巢湖国家休闲区地质研学旅游者的满意度研究后发现:(1)环巢湖国家休闲区主要的地质研学旅游者是大二、大三的地理、地质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研学天数大多在在3-7天;(2)提取了5个关于环巢湖国家休闲区地质研学的公因子,满意度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心吸引物、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及管理水平、物价水平和餐饮品质、住宿设施,5个公因子的满意度都在"满意(4. 000)"以下,环巢湖国家级闲区地质研学旅游者的满意度一般;(3)构建了旅游者"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了影响因子的后续情况,以期推动地质研学产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健康旅游是旅游业的新业态,采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健康旅游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采用实地调查、归纳法等对重庆市主城区温泉、森林等健康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产品开发、智力支撑、旅游营销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和建议,以促进重庆市健康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2009年北京市旅游局出台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本文对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旅游机会谱与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区县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总体发展不平衡;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的实际空间分布和预想的重点打造地区一致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强化行业监管职能,适度利用资金奖励,以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业"入世"前景下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开放程度。面对“入世”前景,旅游业将会进一步改革与开放,并充满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业态和环境,尚不足以应对新的形势,需要尽快创造有利条件,改善现状,做好“入世”准备。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立旅游咨询和服务中心;建立较为完整的旅游贸易法律体系;建立协调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和不断完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有特色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体系。通过上述努力,树立我国旅游业整体新形象,加速实现建设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以及未来几年,闽东地区已经建设或将会建设若干条交通线路。交通格局变化给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变化和影响,即游客数量增加、客源地范围扩大、游客出行方式改变等,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旅游资源易于整合,可进入性增强,适宜开展福州、温州等城郊休闲度假避暑胜地等优势;存在着大旅游产业意识薄弱,接待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劣势;面临实施若干战略决策的更好条件、有利落实城市规划旅游空间定位等机遇;面临通达性增强容易造成客源流失,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管理压力等挑战。文章最后提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意识,调整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加强旅游要素体系建设,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潘澍 《科技促进发展》2016,12(3):394-398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业态发展的一大趋势。辽宁省从2011年开始推进智慧旅游的平台建设和全面发展。在现有区域、资源、工业基础和技术装备条件之下,辽宁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不少实绩。要取得更好的进展,还需在理念、条件、宣传、系统、方向这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