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有7种鸟类在上海市内首次被发现:楔尾鹱(Puffinus pacificus)、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栗头鹟莺(Seicercus castaniceps)、淡尾鹟莺(Seicercus soror)、红胸姬鹟(Ficedula parva)和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其中楔尾鹱和淡尾鹟莺为迷鸟,其他均为罕见旅鸟.楔尾鹱的出现推测为强台风"海葵"所致,杂色山雀系北方种群南扩,其它记录得益于上海地区近年定期开展的鸟类监测活动和日益壮大的观鸟群体.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鸟类记录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有着丰富的鸟类多样性.结合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以及标本查阅,对上海鸟类名录进行了整理.从二十世纪初至今,上海市有记录的鸟类共计20目70科438种,其中2000年至今在上海市记录到的鸟类有373种.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整理的上海鸟类名录相比,本名录增加鸟类新记录52种,但65种在历史上有记录的鸟类在近年没有记录.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改变可能是上海地区鸟类种类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另外,观鸟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发现鸟类新记录的机会.观鸟者的观鸟记录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陕西省鸟类7种新纪录,它们是黑颈鹪鹧、大杓鹬、布莱氏鹨、栗腹矶鸫、灰翅鸫、光背地鸫和棕胸蓝姬鹟.  相似文献   

4.
2005年5—6月份在河南省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调查期间,通过对鸣唱个体的定位观察,发现了3只白喉林鹟(Rhinomyias bruneata).经查阅文献,确定为河南省鸟类分布的新记录.白喉林鹟是我国华东地区亚热带森林的特有夏候鸟,因该地区中低海拔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其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已被有关国际保护组织列为受胁物种.以往文献对白喉林鹟的鸣唱特点描述甚少,本文描述了在河南发现的白喉林鹟的形态特征、生境特点,首次报道了其在繁殖期的鸣唱特征,并对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和保护状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瑞典科学家皮尔·阿尔斯特罗姆(Per Alstr-(?)m)、尔班·奥尔森(Urban Olsson)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柯尔斯通(Peter R.Colston)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在世界著名鸟类学刊物“Ibis”上发表了莺科鸟类两个新种:中华叶柳莺 phylloscopussichuanensis,sp.nov.,(英名:Chinese leafwarbler)和海南叶柳莺 phylloscopus hainanus,sp.nov.,(英名:Hainan leaf warbler)。在当代鸟类分类学研究已相当深入,发现新种已很困难的今天,相继有两个莺科鸟类新种在中国发现,无疑引起国内外鸟学界和广大鸟类爱好者的关注和兴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发现上海地区鸟类新记录3种:史氏蝗莺(Locustella pleskei)、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钝翅苇莺(Acrocephalus concinens).史氏蝗莺为旅鸟,秋季在芦苇群落中栖息;斑背大尾莺和钝翅苇莺为夏候鸟,在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中栖息.班背大尾莺在互花米草群落中营巢,其雄鸟在调查区域内的密度为0.5对/公顷.新记录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过去调查遗漏或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鸟种迁入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苍黄的山林被一片翠绿所替代,夏日悄悄地走进了庞泉沟的山谷。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产生于植物与动物间的和谐,这不,当你信步走入林间时,发现冬日暗淡色彩的鸟类少了,取而代之是更多的体羽绿色的小乌——柳莺。柳莺(Phylloscopus)是雀形目鹟科莺亚科的一支,它们以食虫为主,繁殖在森林环境,在北方大多为夏候鸟。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海拔  相似文献   

8.
毛夷仙  程松林  刘江南  卢建红 《江西科学》2013,31(2):179-180,184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有鸟类269种,其中有繁殖鸟206种,是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最重要的森林鸟类栖息、繁殖地之一。2005年以来的野外工作中,对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栗腹矶鸫(Monticola rufiventris)、棕褐短翅莺(Bradypterus luteoventris)、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白腰文鸟(Lonchurastriata)等12种雀形目鸟种的繁殖参数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姬鹟属鸟类一新种(鸟纲:雀形目:鹟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姬鹟属(Ficedula Brisson,1760)鸟类一新种--北京姬鹟(Ficedula beijingnica,sp.nov.).它在形态学上与其部分同域分布的黄眉姬鹟(Ficedula nacissina elisae)的雌鸟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特别是二者的雄鸟在繁殖期的鸣唱截然不同.给出了新种的诊断性鉴别特征、分布、栖息地和习性以及鸣唱的语图.该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存放于北京师范大学鸟类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2015年6月22日,在河北省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记录到4只莺科鸟类,经鉴定为远东树莺(Cettia canturians).该种鸟类栖息于海拔超过2 000m的区域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建设对鸟类的影响是近年来鸟类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广西兴安县兴安片区风电场的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受风机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10月,采用样线法对该区域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发现鸟类10目34科68种,目、科种类最多的分别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54种)和鹟科(Muscicapidae,6种)。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多度(49.7%)最高,其次是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19.1%)和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15.0%)。调查的各生境类型中,灌木林记录的鸟类种类(42种)最多。距风机700 m以外鸟类丰富度最高,且数量明显增加,而700 m范围内鸟类数量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受风机的影响可能与局部的地形和植被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5~2007年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调查,发现当地两种鸟类新记录: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和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保护区共有鸟类162种,隶属16目50科,占江西省鸟类的45.25%,其中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白颈长尾雉 (Syrmaticua ellioti)、画眉(Garrulax canorus)、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和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是中国特有种.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鸳鸯(Aix galericulat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保护区有19种鸟类列人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1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40种.这些表明井冈山鸟类资源丰富,但近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了当地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2015年8—10月,在湖南省澄天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和种群监测过程中,拍摄到1种雀形目扇尾莺科鸟类,经鉴定为黑喉山鹪莺Prinia atrogularis,属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期间,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树麻雀和绿头鸭为明显优势种.对鸟类的居留型和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发现:当地有冬候鸟9种、留鸟21种、夏候鸟和旅鸟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22种.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226,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328.  相似文献   

15.
2014年2月19日,在湖南省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组雀形目鸟类照片,经专家鉴定为棕腹仙鹟(Niltava sundara),属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至12月,对云南省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综合过去在该区域鸟类调查的资料记载,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迄今共记录鸟类15目38科167种。鸟类组成以画眉亚科、鸫亚科和莺亚科种类居多。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为主,有96种;夏候鸟59种;冬候鸟7种;旅鸟5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55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75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动物界的广布种有80种。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区系成分有南北混杂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2004年对湖北阳新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3种,隶属于15目38科.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研究,发现当地有繁殖鸟类104种(夏候鸟42种、留鸟62种),非繁殖鸟类69种(冬候鸟51种、旅鸟18种);古北种88种,东洋种62种,广布种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的有28种),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4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3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12种.对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杜鹃和大苇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以其秀丽矫健的身姿,绚丽多彩的羽饰和婉转动听的歌喉,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但是至今鸟类的许多“秘密”尚未被人们发现或完全发现。下面我们将大杜鹃和大苇莺之间有趣的寄生繁殖的奥秘作一些揭示。大杜鹃俗称布谷,是在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夏候鸟,是一种很典型的寄生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16日~11月10日,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中心点周边7公里范围内的秋季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4种,隶属于13目27科.其中,夏候鸟20种,留鸟23种,旅鸟8种,冬候鸟3种,分别占鸟类种数的37.04%、42.59%、14.81%、5.56%.在43种繁殖鸟类中(包括夏候鸟和留鸟),古北界鸟类有35种,占繁殖鸟类的81.40%,东洋界鸟类仅有4种(占繁殖鸟类的9.30%).通过对重要值的分析,表明对飞行安全影响较大的鸟类有大(狂)/(鸟)、麻雀、灰斑鸠和喜鹊等8种.广性分布的有红隼、家鸽等7种.种间遇见率为0.8717.草地生境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9527、8.1027;村镇生境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最低,分别为1.8144、3.3663.根据鸟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生境鸟击的潜在隐患,结果表明草地、湿地和林地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对家鸽、环颈雉、达乌里寒鸦等13种对飞行安全威胁较大的鸟类进行了隐患分析,并提出了以飞行区草坪的科学管理和机场周边地区土地的合理规划为主的综合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区鸟类市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06-2000-05对天津地区的鸟类市场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0种,隶属于10目36科,其中野生鸟类154种,占96.25%. 旅鸟70种,占野生鸟类的45.45%.野生鸟类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89种,占57.79%.鸟市上遇见率最大的10种鸟类分别是花头鹦鹉、灰头鹦鹉、绯胸鹦鹉、大紫胸鹦鹉、红嘴相思鸟、画眉、黑喉噪鹛、普通朱雀、黑头蜡嘴雀和蒙古百灵.鸟市上交易的鸟类还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大鸨和16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如燕隼和鹊鹞等.交易的鸟类主要是捕自本地的,鸟市的旺季和淡季与鸟类的迁徙期密切相关.针对鸟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鸟市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健全法制法规,规范市场管理,努力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偷猎和走私鸟类等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