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山 《世界知识》2010,(16):45-47
<正>荣誉日掠影所谓"荣誉日",是上海世博会的一项创新举措。根据国展局的规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馆日,上海世博会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在"国家馆日"的基础上,另外以国际组织为主题,推出了"荣誉日"。  相似文献   

2.
<正>场馆地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东路200号开放时间:每周二、三、四、五、六、日全天(国定假另行通知)票价信息:10元"呜呜——轰隆轰隆",汽笛和车轮,铁轨与列车,中国人曾经为铺设属于自己民族的第一条铁路抛头颅洒热血。而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就建在上海。因此上海作为全国交通的枢纽,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上海铁路博物馆,我们得以窥见属于那车轮轮滚滚年代的时光。上海铁路博物馆的整体布局有比较浓重的铁路往事般的历史氛围:除了室内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中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5个奖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此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国情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孙翔(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在铁路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为了提高运力,缓和铁路客运极度紧张的局面,在我国修建高速铁路已提上日程。在北京一上海间修建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各国兴建高速铁路均有其自身...  相似文献   

5.
<正>在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科创22条"关注什么?关注"科创22条"就必须要从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说起,"科创22条"是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那么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上海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02,(4):9-9
上海科委副主任张鳌:“今后上海与浙江的产学研结合有了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沪杭甬高速公路,一条是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信息高速公路。”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主任李建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产物,为京城科技界和浙江的企业界提供了一个双赢的平台。” 中国技术交易网首席执行官郭旭升:“一般的技术交易网仅承担技术信息发布功能,而缺乏企业技术需求,因而成果转化的成效不明显,而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推出了科技部门课题和企业难题招标、在线洽谈、科技成果交易等方式,这是一般技术交易网所没有的。” BB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总部设在成都的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铁二院)有着优良的创新传统,公司结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勘察设计了包括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都)渝(重庆)铁路在内的等铁路重要干线、支线上百条,累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奖、优秀工程勘察奖及其他大奖几百  相似文献   

8.
张蕊 《华东科技》2012,(11):68-70
白1876年7月,第一条铁路——从上海开往吴淞的“吴淞铁路”——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总计蜿蜒盘旋超过了90000公里.近几年.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为这个“全球第三大铁路网”增添了新的徽章: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  相似文献   

9.
宝山,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北与江苏省苏州市接壤。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淞沪铁路即从宝山出发,两次吴淞开埠更成为上海迈入近代社会的重要发端。历史上,这里传统产业较为集中,给人的印象是"粗而黑",与其滨江风貌很不协调。如今,作为上海重工业主战场的宝山,正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致力于"由重变轻"、"由硬变软"、"由黑变绿",一座令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化滨江新区正在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0.
北冥 《华东科技》2006,(10):12-15
2006,注定是一个将在中国科技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年份: 新年伊始,新世纪首次全国科技大会——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前后,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配套的“60条”政策。 上海在全国科技大会之后迅速响应,于3月下旬胜利召开了上海市科技大会。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同时部署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并于5月23日颁布了“36条”政策。 为如实反映上海各个区县如何落实科技大会精神.制定中长期规划配套政策,挖掘各区县在“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实施规划中的亮点、重点,呈现一个“开局之年勃勃向上”的上海科技全貌,本刊走访各个区县科委,深入区县所在企业,看各区县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如何想,听企业对政策、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感知、感受和期许,以特别策划的方式全面反映上海科技工作“如何开好‘十一五’之局”。  相似文献   

11.
科改进行时     
<正>如今,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已进入深化推进阶段,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近期上海科技改革工作"再下一城"——《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上海科改‘25条’")正式出台。此次,上海科改"25条"提出了六个方面、25项重要改革任务和举措,具体包  相似文献   

12.
英人的企图 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利用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西方国家风行修建铁路。但是,70多年后的1876年,在英国要求下,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怡和洋行才在中国偷偷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到上海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8,(9)
汤友志博士现在是加拿大ConorPacific环境技术公司的高级科学家兼部门主管、美国室内空气质量研究中心科研经费评审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和武汉江汉大学的客座教授。与汤友志搏上的相识是在今年8月17日由欧美同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的海外扫国留学人员"21世纪中国与国家竞争力研讨会"上,他在分组报告——科技教育A组宣读的论文《提高中国环保科技水平和增加环保产业国  相似文献   

14.
正该应用技术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10号线,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建设运营的样板,目前全国已有十余条线路拟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研制与应用项目属于城市轨道运输工程领域。欧美国家在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已有多年无人驾驶应用经验,该项目针对国内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围绕"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运营需求,首次研发并实现了最高等级Go A4级无人驾驶系统。项目成果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认为综合技  相似文献   

15.
连续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的评选中产生了。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蒋锡夔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20年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基础科研的这一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6.
吴凡 《华东科技》2010,(11):66-68
金秋十月,"2010年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中国?上海"于13日—14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在这场"世博科技与国际技术转移——共同的发展机遇"的盛宴上,与会各国代表及国际组织代表就国际技术转移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技术转移新模式与新方法、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间合作、以国际技术转移带动国家间科技和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25年在英国修建的斯多克顿——达林顿铁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铁路。 1864年,一个名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长的小铁路,这是在我国出现的最早的一条铁路。当时,蒸汽机车挂着车厢轰隆轰隆地驶来驶去,杜兰德企图用这条铁路作为广告,引诱清朝统治者答应外国侵略者在华修筑铁路的要求。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并不加以赏识,反而用“观者骇怪”为理由,勒令把这条铁路拆掉了。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投资修建了一条从上海到吴淞的窄轨铁路(轨距762毫米),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条建成后曾正式办理客货运业务的铁路。但不久也被清政府  相似文献   

18.
祝侣 《创新科技》2012,(11):17-19
<正>在"十二五"期间,面向上海科技创新工作中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科技规划,围绕"健康上海、绿色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四个上海中新兴培育工程部署的20项重大任务,上海组织研究和编制了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本文以"精品上海"中先进材料为案例,选择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高温合金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技术体系、上海创新资源分布、优劣势及机遇与挑战,构建了上海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的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一方面为政府进行科技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4,(1):64-64
<正>科技的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强大推动力,有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国家的各项科研事业中。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22位获奖人登上了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每年不超过2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为动力,使得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海全力推进科改"25条"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科改"25条")针对上海科技创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