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始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因设立科目,考试以举士,所以称为“科举”。明代与清代,科举相沿袭,均以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进士出身者为进士。贵州科举起于宋而兴于明,清代又胜于明代。晚清时期,贵州科举异军突起,表现出后来居上的态势,全国士林学界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2.
清代国家对省级官员的选任较为重视,对省级官员的籍贯和出身也有要求。清统治者选任省级官员时主要选择来自邻近省份和科举出身数量较多的南方省份的官员。比之明代,清代的选官制度有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基制度对明代绘画艺术的影响.首先,作者认为明代政府选官制度上重进士出身轻杂途入仕的作法。是造成明代宫廷画院制度特色的原因之一:其次,从画家人数上分析.科举制度录取的严格,迫使不少“累试不第”的文人流入绘画的队伍中,扩大了画家人数的总量。再次.考中举人的或文人的在为官之余的绘画创作,增加了绘画作品的数量。举人和进士加入画家的行列,也提高了画家队伍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代实行南北分卷取士,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一种改革。这一改革的意义何在,具有什么政治内容和社会内容,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索。明代的南北分卷取士制度(以下简称南北卷制度),是在仁、宣之际确立的,但它的起因却是洪武三十年(1397)的“南北榜之争”。该年丁丑科会试与往年不同,入格的五十一名进士都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部落第。这就引起了北方举人们的强烈不满,声言“三吾南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雍正以从严治吏而著称于世,他的吏治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雍正强调任用官员要唯才是举,尤其强调州县官员的任用和选拔;在上任伊始,他就告诫各级官员以身作则,尤其是高级别的官员更要率先垂范;他严惩贪官污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强调要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在考核的程序、考核的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渠本翘出身于山西祁县富商渠家大族,他读完读通了《四书》《五经》,成功走过了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路子。他作过官,曾任朝廷内阁中书、驻日本横滨领事、典礼院直学士,但他作官不像“官”,他把他二十多年的社会活动、他的知识、他家的巨额资本,都用在了发展近代中国所急需的现代教育和现代工业上。渠本翘是富商中少有的把资金和知识用到开启中国现代工业、现代教育的值得研究、值得纪念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阮元论     
阮元是清代乾嘉之际所有诗歌群体核心人物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他以士大夫官员、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身份进行诗歌创作 ,塑造了独特的诗心、诗情和诗歌风貌 ;他借助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行文化建设 ,造就了诂经精舍的文化盛况 ,为乾嘉之际的文化和诗歌领域输送了新生力量。他是清代诗歌发展史上最后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风雅总持 ,对乾嘉之际以及整个清代诗史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露马脚”     
《青年科学》2009,(6):38-38
科举制度是逐级选拔,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本地区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唐朝年间,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四五十年竞没有一个考中举人。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做“天荒解”。  相似文献   

9.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GIS组件ArcGIS Engine,开发了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对江苏省清代时期的干湿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取了干湿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分析,计算涝旱权重比值,得知不同年代,涝旱权重比值不同;且两类中不仅同时存在较大值或者较小值的一致特征,也同时存在第一类较大值而第二类较小值,或者相反的特征。不同的涝旱权重比值反映干湿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对于了解江苏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韦丰华(1821—1905),字剑城,广西武鸣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进士,本人是拨贡生,曾多次参加乡试,均不如愿。后在武鸣、宾阳的阳明、西邕、岭山书院主持讲学,从学者颇众。“远近学者争就之”,“郡属士子皆乐趋从”,培养了大批学生,为壮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著有《今是山房吟草》和《今是山房吟余琐记》等诗  相似文献   

11.
唐代由于其政治清明、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与社会稳定使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高度融合,形成适合当时的不同风貌的宴饮活动。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就是进士宴会活动。唐代进士们举办的宴会突出的特点就是处在不同阶段进士们的不同心境。从初登蟾宫到入仕为官有各种各样的宴会,如闻喜宴、樱桃宴、关宴、烧尾宴等,每个宴会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板桥郑燮"的字样,后来人就逐渐称他为郑板桥。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乡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相似文献   

13.
进士的居住地在科举与社会流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收录有106名进士的家状,其中乡居者64名,占总人数的60%;城居者42名,占总人数的40%。相对于明代低于15%的城镇率,城居者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城居进士中,府级以上的进士又较县级进士有优势。究其原因,则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同时,城居者向上社会流动的概率要大于乡居者,这与城市所具有的流动性和农村的保守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标榜“神韵说”的著名诗人王士祯主盟诗坛数十年,以他的诗歌理论和诗作,在这最后一环镌上了一熠熠闪光的名字。他和他的诗友门创作了一批关于泰山的诗文,也为泰山文化增添了“神韵”。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他出身于一个历代仕宦家庭,曾祖父王之垣,明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祖父王象晋,明万历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父王与敕,清顺治元年拔贡,封国子监祭酒。渔洋兄弟四人,长兄仕禄,顺治进士,历官吏部考功员外郎;仲兄仕禧,廪贡监生;三兄仕祜,康熙进士。由于家学渊源,兄弟四人自幼便受到较深的文化教育,擅长诗文,长后各有成就,蜚声文苑。渔洋六、七岁入塾,读《诗经》已能领会诗情。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济南乡试期间,诸名士集于大明湖北渚亭,举办秋柳诗社,渔洋即景赋《秋柳诗四首》。当时和者既多,后一  相似文献   

15.
科举的社会流动性问题,是学界一直广泛讨论的话题,特别是自1962年何炳棣先生指出清代平均社会流动率为38.5%,之后学界不断讨论,支持与质疑者均有之。文章认为清代科举制度理论上是一个开放性的制度,非“贱民”都可以与试应考,平民当然可能通过科举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但何炳棣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明清进士登科录及会试、乡试同年齿录所载家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数量更为广大的生员(秀才)、童生排除在外,只能统计到已经实现社会流动的那一部人,统计对象被筛选了,这会导致统计的清代社会流动上升率被夸大。若从最基层的学额制度来看,学额制度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基层绅士(生员)而非选拔人才,童生求学和应考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一般平民家族难以承受,再加上童试极低的录取率,诸多穷童生读书只是为了识字,并非参加科举,清代社会流动性并不会太高。  相似文献   

16.
通常用“名列三甲”来表示“位居前三位”,这种比喻是错误的。用“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  相似文献   

17.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GIS组件ArcGIS Engine,开发了基于连续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对江苏省清代时期的干湿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取了干湿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分析,计算涝旱权重比值,得知不同年代,涝旱权重比值不同。且两类中不仅同时存在较大值或者较小值的一致特征,也同时存在第一类较大值而第二类较小值,或者相反的特征。不同的涝旱权重比值反映干湿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对于了解江苏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马之祸”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唐朝末年的“白马之祸”与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晚唐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军阀出身的朱温及其对科举制度不满的幕僚们在黄河岸边的白马驿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多位进士出身的唐朝仕宦。他们的这一行动,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对唐朝科举制度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企图通过此举扭转唐末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通过“白马之祸”的考析,澄清了历史事实,有助于对晚唐社会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科技智囊》2010,(9):78-85
<正>房地产圈儿有很多值得玩味、又值得深入思考的现象——为什么全国性企业都是长江以南的,而长江以北的开发商几乎没有一家?为什么发源于不同城市的企业的开发理念差异很大?为什么有些企业家喜欢高谈阔论,而有些却刻意地保持低调?在同一个城市,都是军人出身,又都是国企领导,为什么保利的宋广菊和任志强有着迥异的处世风格?绿城和龙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油为基料油,通过添加3种不同的凝胶剂(谷甾醇+卵磷脂,神经酰胺和乙基纤维素),制备了荷载姜黄素的三元油脂凝胶体系,并探讨了不同凝胶剂对三元油脂凝胶的流变行为、固体脂肪含量等宏观性质及其微观形貌、晶型结构等微观性质以及荷载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谷甾醇+卵磷脂与神经酰胺形成的三元凝胶结构相似,都形成纤维状的结晶结构;前者的结构更为紧密,荷载量[(3.14±0.10)mg/g]和包埋率[(62.78±2.01)%]较高;乙基纤维素形成的凝胶结构与前两种有很大不同,其结晶结构为颗粒状,晶体较小,结构较为松散,但是由于其较高的制备温度,它的荷载水平最佳,荷载量和包埋率分别为(4.810±0.174)mg/g和(96.19±3.48)%.这说明油脂凝胶剂的种类对三元油脂凝胶的性能、微观结构和荷载量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