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个菜薹品种的二倍体,四倍体和八倍体材料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并依据G.Erdtrman的方法对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菜薹花粉为长椭圆形,具三沟,沟长几乎达两极。倍性间花粉大小差异明显,随倍性提高,花粉变大,P/E值减小,这一特征可作为快速鉴定植物倍性的一个可靠指标。花粉外壁均为典型的网状雕纹,网眼密度具品种特征,紫菜薹显著高于绿菜薹,但两者均以四倍体的密度最  相似文献   

2.
葡萄气孔、花粉等与倍性的关系及倍性判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俊龙 《甘肃科技》2005,21(5):103-104
测定了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的气孔、花粉、枝叶等11个外部性状,结果表明,染色体倍性与其中8个性状呈极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密度与倍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将这些相关性状作二倍体与四倍体显著性测定表明差异显著,可用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各性状建立判别公式进行未知品种的倍性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3个不同倍性的滇山茶在耐寒适应上的差异以及耐寒性与叶片解剖结构间的关系,通过测定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6个居群的相对电导率(REC),并拟合Logistic曲线推导出半致死温度(LT50),来评价3个倍性的耐寒性水平;另外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电镜扫描技术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观测,并将其与REC、LT5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倍体XC和HD居群的半致死温度(LT50)均较二倍体和六倍体低,六倍体YY的LT50较二倍体ZY高,但低于YB和SB居群,耐寒性并未表现出随倍性增加而增强的趋势,但总体呈现四倍体耐寒性大于二倍体和六倍体的规律;12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在不同倍性居群间绝大多数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上下表皮厚度(TUE、TLE)与-4~-12℃的REC及LT50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气孔密度(SD)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可将TUE、TLE和SD作为评价不同倍性耐寒性的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滇山茶的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3种不同倍性黑麦类作物为材料进行体视镜花药形态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花粉粒形态观察。体视镜花药形态观察结果显示,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花药颜色相近,形状相似,二倍体黑麦与上述两者在花药形态方面有明显差异;3种不同倍性的黑麦类作物在花药大小上有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花粉粒形态观察结果显示,3种不同倍性黑麦类作物的花粉粒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存在差异,外壁纹饰都是颗粒状纹饰,但颗粒的大小排列疏密程度各有不同。本次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倍性黑麦类作物花药和花粉粒的显微结构观察和比较,给出了3种黑麦类作物之间的异同点并探讨了其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倍性鲫鲤鱼血液及血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二倍体红鲫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脆性、比容)、细胞大小(红细胞及细胞核、白细胞、血栓细胞的长、短径值)及它们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观察了四倍体鲫鲤血细胞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倍性鱼中,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红细胞在数目、脆性、比容方面随倍性的降低而依次升高;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在细胞大小上,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的红细胞及细胞核、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现出4∶3∶2的比例关系;在红细胞的形态方面,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随着倍性的升高红细胞的短径/长径比值减小.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外周血中,均可观察到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但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的嗜中性粒细胞仅有Ⅱ,Ⅲ两种类型,未见含深紫红色颗粒的Ⅰ型嗜中性粒细胞.对不同倍性鱼在血液细胞中出现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石刁柏花药培养植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芦笋(石刁柏)5个品种花药离体培养的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别,统计分析表明:花药培养植株群体倍性问的变异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单倍体占2.1%,二倍体占67.0%,多倍体占23.9%,非整倍体占6.4%.但各品种间的倍性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讨论了遗传多态性表现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菜心多倍体诱变及其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用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菜心种子及幼苗生长点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并对获得的四倍体与二倍体(CK)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以及结籽率等的比较观察。试验结果表明:(1)在10~15℃的条件下,用0.1%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幼苗生长点48小时的诱变效果最好,诱变率可达26.67%,浸泡种子效果不佳,最高诱变率仅为4.0%。(2)对四倍体植株分别进行人工自交均获得了种子,但结籽率较二倍体(CK)明显降低,平均达42.3%,而八倍体植株几乎是完全不育的。(3)与二倍体(CK)比较,四倍体植株生长旺盛,花薹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4)随着染色体组的增加,花粉粒大小和叶片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均显著增加,可作为鉴定植株倍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闫海锋  黄夕洋  梁萍  蒋水元  李锋  李虹  李志刚 《广西科学》2011,18(2):177-180,184
以罗汉果二倍体为对照,研究二倍体与多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之间地径、株径、叶片、气孔器和花器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罗汉果植株的地茎、株径、叶长宽、叶面积、叶厚、气孔长宽、保卫细胞长宽、花瓣长宽、子房纵径、子房横径均表现出: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而且多数性状在不同倍性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气孔密...  相似文献   

9.
对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颖花和剑叶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培矮64s四倍体的颖壳长、颖壳宽、花药长、花药宽、柱头长、柱头宽和剑叶夹角等性状都较二倍体显增大;剑叶长和剑叶宽显减小。相关分析表明,倍性对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量上,即影响相关性的程度,对相关性的性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染色体倍性的滇韭和多星韭为材料,对其抗逆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滇韭和多星韭的二倍体SOD酶与POD酶活性均比四倍体的高,MDA的含量比四倍体的低,而四倍体叶中脯氨酸的含量比二倍体的高.就叶中总氨基酸的组成而言,二倍体和四倍体均以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为主要组分,但各氨基酸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异.这表明不同染色体倍性的滇韭和多星韭可能存在不同的抗逆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江洪如  涂艺声 《江西科学》1993,11(3):183-186
辣椒是二倍体植物(2n=24),本实验用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辣椒种子和幼苗,获得了四倍体(2n=48).实验表明:四倍体辣椒的叶、茎、花、果和种子等各个器官均表现了肥大特征,但四倍体现蕾比二倍体晚5—7d.用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做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同源三倍体(2n=36).子叶的宽长比值可作为多倍体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二倍体玫瑰香与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变异品系的5种器官,分别测定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二倍体玫瑰香品种加倍形成四倍体后,雄蕊、雌蕊和成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雄蕊和雌蕊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也极显著地降低,但成叶和叶柄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却极显著地升高,上述3种生化指标在茎尖上均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取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均有效地获得了花粉单倍体植株,该单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脱分化容易,再分化能力强,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规律同原二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基本一致,单倍体愈伤组织细胞倍性很不稳定,易自发加倍成二倍体;结合秋水仙碱处理,已获得了加倍的二倍体再生植株,这些二倍体再生植株的种子后代纯合,群体性状整齐,保持了原农垦58S在长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秋水仙素诱导杜梨四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本次试验以杜梨萌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秋水仙素处理对杜梨种子的诱变效应,对诱变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0.5%秋水仙素处理48 h的杜梨种子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26.67%。四倍体诱变株染色体数4n=68条,是二倍体植株(2n=34)的2倍;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表明,四倍体诱变株叶片细胞DNA数量是二倍体植株的2倍。杜梨四倍体呈现有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大等表型特征,还表现出叶绿素质量分数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大等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5.
蓝浆果属越橘属的一组植物,具有多倍性,包括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物种.多数证据表明,四倍体物种是同源四倍体,如果亲本的来源是不同种的同倍体,那么这种杂交通常产生大量的可结实的杂交种.2n配子在蓝浆果的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杂交改变品种质量,但在育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杨德奎  童晓茹  张冬梅 《山东科学》2007,20(3):43-44,4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刺槐属(Robinia L.)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该属花粉为长球形,具3孔沟,外壁具点状坑雕纹和脑纹状雕纹。这些特征种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葱属(Allium L.)4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该属花粉为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具单沟,外壁雕纹均为脑纹状,表现出属的一致性,但其花粉形状、条纹突出程度、条纹分布以及孔穴数量均表现出种间差异.因此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葱属植物种间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怀地黄不同品种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4个品种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Chan et Sehih)Hsiao]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呈长圆形至长矩圆形,大小为40.2~46.9μm,具3个萌发孔,网状纹饰,网眼明显;根据花粉形状可将其分为3类:(1)长方形或近长方形(2)椭圆形或近椭圆形(3)梭形.研究表明,花粉特征,特别是花粉的形态特征,在怀地黄不同品种间具有的可见变异,它们在分类学上的价值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文献记载有二倍体韭菜和四倍体韭菜,未记载三倍体韭菜。笔者发现一种韭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4条,经核型分析,24条染色体可以配成8个同源组,第1—7组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第8组为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且是具随体染色体(SAT),核型公式为2n=3x=24=21m+3st(SAT)。染色体长度比为1.64,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0.125,核型类型属于2A型。这种韭菜减数分裂很不正常,前期、中期会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后期出现数目不等的落后染色体,末期形成微核,极少形成能育配子,表现高度不育。核型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都表明,这是一种同源三倍体。跟四倍体韭菜相比,三倍体韭菜更香更嫩,不易老化,粗蛋白和各种氨基酸含量比四倍体高20%左右,是一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韭菜品种。  相似文献   

20.
山东蔷薇科植物花粉亚显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道了山东蔷薇科22种、2变种植物花粉亚显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花粉的外部形态呈长球形和近长球形;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多数种是条嵴和覆盖层穿孔;少数种类只有覆盖层穿孔,条嵴不明显。花粉粒的大小,外壁纹饰的细微特片各种间差别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