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钓趣     
在我的钓史上,也不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败走麦城”时,也有不少尴尬事。 一次,兴致勃勃地骑车野钓。刚到塘边,头顶上乌云翻滚,瓢泼般的大雨顿时下了下来。我连忙就近钻进一草棚内,祈盼暴雨快点停歇。谁知雷鸣电闪,雨骤风狂竟闹腾了4个多小时。草棚漏雨,把衣服淋透了不说,塘里的水也变成“黄汤”,只得打道回府。但脚下是土路,一片泥泞,自行车不仅不能骑,而且连推都推不动,只能让它“骑人”,扛在肩上,赤着脚往回挪。十几里路艰难负重,到家时天已黑了。夫人一见我的狼狈相,又好气又好笑。不待夫人埋怨,我赶忙自嘲:唉,为什么不收听天气预报呢?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不同骑速能量消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间接测量法测定自行车不同速度的能量消耗情况并建立骑车能耗预测方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158名,年龄为20-30岁之间,其中女性78名,男性80名,使用CORTEX-3B(德国)便携式气体代谢仪测量受试者骑车过程中的耗氧量。结果及结论:耗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骑速下男性耗氧量高于女性,超重人群耗氧量高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人群,正常体重和低体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骑车能耗回归方程:VO2(ml/min)=96.653speed+10.625FFM-85.735gender-708.550,R2=0.704,P<0.01,该方程能较好的预测日常生活中的骑车的能量消耗值。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为什么骑起来可以保持平衡呢?甚至高手在骑车的时候可以双手离开车把,任由车子向前走而不担心摔倒?  相似文献   

4.
我骑自行车到学校要一个多小时。我每天天还没亮就要上学,天黑了才能到家。妈妈看我这样起早贪黑的,太辛苦了,就说:“你租房子住在那里吧,整天骑车跑来跑去的太累了。”我在学校不远处住了下来。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日下午到校。每次回到家,妈妈总是把饭烧好等我。有一次我回到家,看见妈妈刚做饭,就气乎乎地说:“怎么现在才做饭?”妈妈没有解释,只是不停地忙碌着。待一会等我的气消了,她才笑眯眯地走到我面前说:“今天我实在忙得转不过身。几块地挖完已是一点多钟了,就热了一点剩饭吃,吃过饭又挑水泼菜园,一直忙到天黑,我也才到家……”听着…  相似文献   

5.
宗升云 《工程与建设》2007,21(3):268-269
所谓“骑路”建设,就是指沿主要交通道路的两侧成带状发展的一种建设现象。“骑路”建设是村镇建设发展的弊端,有的地方也在禁止这种建设行为,但是都没有好的办法,反而愈建愈凶。文章对“骑路”建设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指出了“骑路”建设的成因、危害以及解决“骑路”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使“骑路”建设能从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6.
曾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在海边找到了上帝,说:“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我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和重用。”上帝想了想,没有做答,他在沙滩上拾起一粒石子,向前方投去,说:“年轻人,把我刚才投出的那粒石子找回来。”年轻人说:“满沙滩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树上的钉子     
古时有个年轻人向智者问道:“什么才是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方法?”智者答道:“悬梁椎骨乃古人之习文之法。尔等可仿也。”但这名年轻人怕皮肉之苦,于是别出心裁,想了另外一个招,即每当自己犯一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杭州市一名9岁的孩子使用共享单车ofo出了车祸。出事故的单车是在孩子母亲手机上进行的软件解锁。当时孩子母亲在旁边陪孩子骑车。孩子在骑车过程中,不小心摔倒,导致单车手柄插入孩子脖颈。其实,这已经不是儿童骑共享单车第一次出事了。1月26日,深圳三名12岁左右的孩子在骑ofo的过程中摔伤,导致手臂严重骨折。3月26日,上海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因独自骑行某品牌共享单车,在十字路口与大客车发生碰撞,不幸被卷入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养猫发电 物理老师讲电的原理:“摩擦可以生电。比方说,只要逆着抚摸猫的皮毛,就可以看到电火花。” “天哪,”一个小女孩叫到,“那发 幸福的牛 一高二学生在写回忆文章《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候,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 先见之明 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是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 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  你就同他共‘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 用一把伞吧!’” 等汽车开过 一个小…  相似文献   

10.
大厅里,布满了鲜花。一批刚满14岁的年轻人举起了右手。主持人宣读:“作为我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青年公民,你是否准备好了,为伟大和光荣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发扬光大人民的革命传统,与我们一起工作和斗争?”年轻人齐声回答:“我们准备好了,我们为此宣誓!”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爷孙俩买了一头驴,爷爷让孙子骑着走时,有人议论孙子不懂孝敬;孙子让爷爷骑着走时,有人指戳爷节不疼孙子;爷孙俩干脆都不骑了,又有人笑话他俩放着驴不骑是傻瓜;结果爷孙俩只好绑起驴扛着走了。如果我们不想“扛驴”,那么我们就不要去听那些个“是非”而受其累。  相似文献   

12.
瞿晟 《青年科学》2010,(9):49-49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显示,对于女性来说,骑车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强身健体,对保持身材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忠告的价值     
王松海 《少儿科技》2011,(10):31-31
一个年轻人问一位老者:“世界上什么最有价值?”“忠告。”“那么什么最没有价值?”“忠告。”年轻人开始哈哈大笑。“难道那不是事实吗?”老者说,“当有人采纳你的忠告时,它就极有价值。但没人采纳它时,它就没用。”  相似文献   

14.
贾德 《青年科学》2011,(9):40-40
—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说内心的痛苦。 “成熟了,就不苦了。”大师说。 “可我已经成熟了。”年轻人说。 “可你指的成熟,是年龄的长大,是身体发育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自建国之日起,为根除社会恶习和不良行为,陆续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管制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禁令,其中罚款措施颇具特色。在新加坡流行这样一句双关语:singapore is a fine Place.它一方面是说:“新加坡是个好地方”,另一方面则是指“新加坡是个罚款的地方”。在新加坡,罚款名目繁多,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领域。新加坡街头的罚款告示牌随处可见。在公园里可以见到“不准钓鱼”、“不准乱丢垃圾”、“不准骑自行车”等告示牌;在地铁站外,竖着“不准坐矮墙”的告示牌;在影剧院内,挂着“不准吸烟”的“劝告”;在马路上,“不准乱过马路”、“限制区”的告示牌,50步可见一个。众多的警告牌,时刻提醒着新加坡人做事应处处小心谨慎。此外,随地吐痰、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帽、电梯内吸烟、损坏树木等不良行为,均要受到处罚,就连上厕所不冲水也要被罚款。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纸     
一个人的爱情,事业都一无所成,对生活失望之极,不由得向上帝抱怨自己的悲惨命运。上帝耐心地听了他的倾诉以后,从自己宽大的袍袖里抽出一张白纸,展开给这个痛不欲生的年轻人看,问他看到了什么。年轻人在这张白纸上只看到了一个黑点,其它便什么也看不到了,便对上帝说:“上面不过只有一个黑点罢了。”上帝听后微笑着对这个年轻人说:“孩子,难道你只看到那么小小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敦煌在中国,可是敦煌学在外国.”年轻人不服这口气,为争取这个科研阵地,他决意单人骑自行车考察丝绸之路.他不具备一个探险家的条件:一缺物质装备,二缺精神装备——他仅仅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但是他去了,迎着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去了.经历了两万多里的艰难路程,他在思想上、阅历上、学术上都取得了重要收获,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发表这篇文章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冒险旅行,而是宣扬这种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办公室里,在实验室里,在厂矿和农村,都是需要的.这篇文章最能扣人心弦的也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8.
《石器时代》新版的内容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魔界的力量悄悄地在伊甸大陆孳生的故事。”4.0版标榜了新庄园、新骑宠、新魔族、新经济与新技能等五大功能,也让“新九大家族”的整体概念在这里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有氧骑车法:以中速骑车,一般要连续骑行30分钟左右,同时要注意加深呼吸, 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好处,对减肥也有特效。  相似文献   

20.
修车老人     
<正>他——一位极为普通的修车老人,却因一件小事,让我无比震撼。一大早骑车上学,忽然骑不动,下车一看,爆胎了!"烦死人了!"我气不打一处来。紧急时刻,我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个修车铺,便赶紧推车过去。那修车铺很简陋,"缺胳膊少腿"的,墙上有个钉子,挂了块板子,上面写着四个模糊不清的字:修车补胎。修车的是位老人,身形瘦小,像一张纸,仿佛风一吹,就能给吹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