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掌握他们的口腔卫生状况,指导大学生做好口腔预防保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对926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39.75%,城区学生高于牧区学生,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龋病患病率44.38%,牙周病检出率20.41%,牙结石检出率75.05%,氟斑牙检出率17.28%,牙齿排列异常检出率9.72%.患龋情况,女生比男生严重(P0.01)、城区学生比牧区学生重(P0.01).牙周病和牙结石情况,男生比女生严重(P0.01)、牧区学生比城区学生严重(P0.01).结论: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欠佳,应在大学院校开展口腔保健宣传教育,重点防治龋病、牙周病及牙结石.  相似文献   

2.
李泽  张惠敏 《科技信息》2013,(1):475-475
了解高校大学生龋病发病情况和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指导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调查万杰医学院2011级口腔系学生646人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患龋人数、患龋率、患龋牙数、龋均以及患龋与性别、城乡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了解合肥市聋哑学校12-18岁聋哑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及龋病患病状况,为聋哑学生口腔保健和牙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聋哑学校229名聋哑学生和合肥市第六十八中学154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聋哑学生与健康学生患龋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牙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正确率较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两者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肥市聋哑学生患龋率较高,充填率极低,口腔卫生状况差,应重视聋哑学生的口腔保健。  相似文献   

4.
禄韶华  曾明慧 《甘肃科技》2010,26(3):149-150
为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小学生龋齿发生状况及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在2006~2008年七里河区小学生健康体检中对9667名小学生进行了龋齿,氟斑牙,错颌3种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查3种口腔疾病中,龋齿的患病率最高为47.61%,其次是错颌21.95%,氟斑牙8.89%。从调查结果来看,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讲座,使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及刷牙正确率均有所提高;3年来,儿童患龋率有所下降,龋齿充填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充填率还是较低,表明七里河区龋齿防治工作还有待于提高;通过每年一次的口腔健康体检,逐步掌握七里河区小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疾病的消长趋势(龋齿,牙周情况,刷牙情况,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错颌情况)为促进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医学类大学生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抗生素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使用情况的差别,以及造成原因,为解决抗生素的滥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对西北民族大学医学类学生和非医学类学生进行抗生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问题包括是否了解抗生素,所使用抗生素的来源及抗生素的用途等.结果:医学类学生和非医学类学生对抗生素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使用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抗生素知识匮乏是由于相关知识学习不够造成的,应加强相关知识宣传,以便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大理学院2010级全体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5.5%。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概念性问题掌握良好,知晓率超过95%,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缺乏准确认识,知晓率仅为50%左右。不同性别、生源地、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民族、学历、专业和户籍对艾滋病认知状况有影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校在普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今后应继续大力开展对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口腔疾病状况及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对大学生口腔疾病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唐山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某大学965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其中蚊虫叮咬不能传播知晓率仅为44.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优于女生(P<0.01),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正确态度率较低(43.1%-47.1%);9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重要;大学生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互联网,而来源于学校教育相对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还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幼儿园3~6岁幼儿口腔卫生状况,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从武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示范园共15所幼儿园中选取6所幼儿园,并对其3~6岁的1296名幼儿进行口腔卫生调查,由专业口腔医师检查并记录.对于幼儿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结果:3~6岁幼儿患龋率为35.65%,6岁年龄段幼儿患龋率最高,为42.86%,前牙患龋率高于后牙患龋率;不良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对龋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结论:幼儿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有待家长及幼师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需求,为探索民族高校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知识需求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不足,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结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存在需求,高校有必要结合民族特点在民族院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培养科学的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措施实施现状,探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根本途径。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辽东学院911名2006级新生卫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从家庭获得卫生知识的学生占37.4%;卫生知识满分率为0.00%,平均分数(60.57±10.13);有6.3%能自觉开展自我卫生保健;有19.9%学生的家庭开展家庭保健的六项措施;在实施六项保健措施的家庭中大学生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比缺乏家庭保健的大学生低(χ2=41.219,P=0.000)。结论采取家庭保健措施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医院实习的非口腔专业实习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基本情况,为该人群进行口腔卫生保健宣教提供指导依据及参考。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314名非口腔专业医学实习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该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实习学生中,71.5%基本了解龋病及牙周病的主要病因;了解正确刷牙方法的约64.1%;54.5%的调查对象进餐后会漱口;约40.5%的调查对象每日刷牙大于等于2次;使用牙线的比例仅为8.4%,男生中仅有1.9%的人使用牙线;能做到定期口腔检查的比例总共只有38.8%;患口腔疾病时,82.6%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立即就医。该三甲中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实习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欠缺,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当加强对其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讲及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13.
调查重庆工学院学生营养知识现状及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不了解与合理膳食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食物分类;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如挑食、偏食及不吃早餐等。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相关营养的指导。为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应对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不同属性高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知晓情况及性态度和性行为发生情况,学校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1所高校的大学生4 023人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性为82.6%.结果: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方面,仅有少部分学生能正确回答紧急避孕的方法等4个问题.性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开放,不同专业男生之间无差别,艺体类女生比其他专业女生开放.男生性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所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都面临生殖健康困扰,男性大学生最关心早泄与阳痿(29.15%),女性大学生最担心月经不调与痛经(52.54%).面临生殖健康问题困扰时,大学生最常采取的措施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知识自行解决(39.97%).64.3%的大学生表示学校从没有或很少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仅有1.05%的大学生满意学校生殖健康教育现状.结论:高校应加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普及,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陈舜骅  刘颖  陈小杭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8-218,220
了解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及学习意愿,提出加快对大学生实施技能培训的对策,以提高心肺复苏技能社会化普及的效率。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大连理工大学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论:理工科大学生需加强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高校应创造学生学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知识存储、转化与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采表明:大学生及时地记录、保存隐性知识的习惯不是很理想,但大四学生在隐性知识存储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转化与应用能力方面,男大学生优于女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强于文科大学生,大四学生更善于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开设这门课的认识。结果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这门重要的课程,但有2.5%的医学生认为急救复苏知识在大学仅可作为了解内容,真正的学习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而对非医学生的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另外,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结论应大力加强普及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的教育;并对教学方法给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抗生素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使用行为差别,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抗生素管理和预防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对西北民族大学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抗生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在对抗生素的了解和认知方面,城市、城镇的大学生正确认识比例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p<0.05),但在对抗生素的使用行为调查中,农村生源地大学生正确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城镇大学生(p<0.05).结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行为两方面情况不同,总体说明大学生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比较匮乏,应针对各自特点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正确干预,以促进大学生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了解南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1 145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平均为68.3%,远低于国家水平;绝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只有76.07%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使用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只有38.78%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今后高校应该以讲座、视频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让其正确面对艾滋病,真正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少儿口腔卫生状况与龋病的关系.方法:用龋患率、龋均(dft)、龋蚀程度、龋蚀重度指数(CSI)及口腔卫生指数(OHI)对武汉市一所小学957名小学生的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平均龋患率为48.98%,龋患率、dft及CSI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OHI与龋患率、dft、CSI间无相关关系(P>0.05).龋蚀程度以Ⅱ-Ⅲ 度最多,占68.01%,平均CS17.32.结论:少年儿童龋病率较高,菌斑程度不能完全反映龋蚀状况,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对预防龋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