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引言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全省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优质原料,食品产业和食品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程序多、配料多,食品流通进销渠道复杂,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引起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强调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并且在全程监管的基础上实行食品  相似文献   

2.
张红文  李晓录 《科技资讯》2012,(24):222-222
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吃穿住行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确保食品安全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近年来多起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使人们成了惊弓之鸟,对食品安全丧失了信心。那么为了确保人们的切身利益使用放心安全的食品,务必要加强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郭剑峰 《科技潮》2013,(2):52-56
近年来,从"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感越来越差。谈到食品安全,很多人都会将这些非法添加物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误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由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害吗?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又是什么关系?本刊记者通过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相关专家学者,希望能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讨论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现存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食品产业连接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承载着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行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产生机理、食品加工过程组分变化与营养安全、食品分子营养机理与营养设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等是国际食品安全研究的前沿领域,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家在加强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投入和打击力度。建立食品检测实验室是应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食品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对于我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当前,我国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尚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现状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进行食品采样的制备等关键性检测上,还需要深入分析。该文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把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的"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中,食品安全问题被列为中国商业十大热点问题之一。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以及法律法规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监管追溯信息平台不健全等问题,使公众不得不面对"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忧虑。实践证明,运动式的食品监管无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唯有通过科技将食品流通环节和责任理顺才是当务之急,物联网成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食品加工企业管理逐渐与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接轨,建立起了符合中国企业自身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对食品企业在运行食品安全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食品企业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一些改进措施与建议,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借助信息非对称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通过信息经济学若干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途径,并提出在法治对策上应从建立信息对称的和谐食品消费环境、促进食品产业联盟以提高食品企业声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食品安全统一执法协调机制、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生计,影响具有多领域性和全球性.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搭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体系模型,以实现多种监管主体相结合、食品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并完善了其制度体系.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理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信息系统架构,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与监控手段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转基因食品又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工商大学翠湖博士论坛对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态度,安全性和营养学评价,伦理和安全争议以及贸易争端,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应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有多种定义,其中之一是“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2001年卫生部)。在食品安全领域,生物因素引起的此种影响会导致生物污染。所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直到食用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生物污染。所以,生物性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因素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危害,位居食源性疾病首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据报道,我国食…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多样性不断增加,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区块链作为新型互联网技术具有多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共识存储等特性,对食品安全监管有重要的帮助。针对传统追溯系统存在管理中心化、信用体系不完整、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采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领域追溯,在对国外食品流通追溯模型借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流通领域追溯信息化现状和问题,明确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流通领域追溯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方法,以提高整体追溯效率。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秦皇岛市食品安全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食品产业地位重要、食品市场构成复杂、旅游季节食品问题影响巨大、农村市场食品问题严重。所以应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如建立相关规定、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检测体系、建立应急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信息透明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演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也必须与之相匹配。以中国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主线,对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两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特征,梳理中、美两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展历程,以期找出中美食品法律法规演进中的异同,并对中国未来食品法律法规将应对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6.
食品生产的现代化满足了百姓对食品的巨大需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但是近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的现代化食品生产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以牛肉食品的生产为例,本文通过深入探究现代化食品生产中原料生产、产品加工、销售的整个过程,寻找各环节中导致食品安全的症结所在.针对查找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消费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联合消费者的力量以迫使食品企业从消费者的健康考虑生产真正健康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食品中含有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有害因素也随之增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能够了解常见食品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以及有害因素,该文选取了几类常见的食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验检测,经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探明了常见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的种类,对我国食品安全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消费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通过承保食品安全风险以保护消费者及食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食品生产秩序和食品安全的一类保险。现在国家也在逐步试点强制性的执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本文通过分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性质以及强制的必要性,来阐述对这一险种的认识,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暴露了食品企业无视其社会责任的严峻现实。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应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责任的治理存在很多漏洞,制度设计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本文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但是全球范围内的微生物的污染对食品的影响而造成的疾病仍然是食品安全中最总要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微生物食品的检验和研究工作,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食用者的食品安全,对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的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微生物检验技术方法的分析总结,展望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向仪器化、标准化、自动化、定量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