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发声方法、民族语言、民族审美情趣的探索与研究,为提高民歌的教学与演唱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它独有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但历年来对这些形象的分析与评论都比较单薄。本文着重阐述汉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健康活泼等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注重从女性角度欣赏这些女性形象独有的风情。  相似文献   

3.
陕北民歌结合了陕北人民的精神、思想和感情,拥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受到陕北独特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具有陕北文化特色的民歌。陕北民歌中对地方语言极致的运用,能够突出陕北地方的风格,增强地方色彩;其演唱的方式与情感的表达,又能够表现出黄土高原般的苍茫而又粗犷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4.
民歌是劳动人民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内心情感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吉林省流传的汉族民歌是由历代的汉族流民携带而至,经过吉林本土文化的长期渗透和影响,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同时,吉林又是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吉林汉族民歌具有较强的民族兼容性及深厚的民族意蕴。  相似文献   

5.
刘茜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37-38,45
宋祖英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歌唱家之一,曾3次走出国门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她在鸟巢放歌,唱出的是中国民歌、中国文化的信心之声,是现代中国的自豪和骄傲,又在春晚舞台上坚守了20年,得到"德艺双馨"的评价,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屹立于舞台上。  相似文献   

6.
朱艳霞 《科技信息》2006,(9):178-179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审美在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学艺术中最富于群众性的歌唱艺术,也在不断地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喜爱歌唱,歌唱离不开人民。因此,在歌唱方法上也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互相学习、争芳斗艳。  相似文献   

7.
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音乐消费日益多样化,新时代的声乐教育要求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相互融合。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实质区别,正因为这种关系,奠定了三者融合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及现代教学的发展,使融合成为必然。并且三者的融合具有多种实现的途径,对声乐教育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夏  李嵬 《科技信息》2008,(10):157-157
声乐艺术中,人们熟知的有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三种唱法在声乐技巧上存在很多相通之处。然而由于歌曲韵味、演唱风格和要求等方面的不同,他们也存在着各自的个性特征。笔者着重在三种唱法的联系和区别方面做了一些分析。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更加容易的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从民族院校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民族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介绍了作者的教学经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菲菲 《当代地方科技》2011,(18):147-147,151
在这个注重学术科研的时代,高校教师的课堂魅力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教师需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拓展知识面,与时俱进,博览群书,而且要提高职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还要提升幽默感,注重课堂语言和礼仪的艺术。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声乐中,熟练掌握民歌演唱风格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阐述了作为民歌演唱者,除了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歌的民族风格化以及个性化,演唱者要尊重每首民歌的地方特色,并掌握每首民歌的创作本意来进行个性化演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当今各大音像传媒中,出现大量的这种通俗化民歌或通俗化民族器乐的现象,阐述“民通”产生的文化背景,民通的现状,及一般特点,以及给社会造成的一定影响,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此种文化现象,促进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海珍 《科技信息》2013,(9):272-272,291
《旅游文化》作为浙江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高职高考的核心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包括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而民歌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艺术再现,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和地域的印记。正因为如此,本文试图在中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中从民歌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搭建一座民歌中感受快乐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地域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有着鲜明民族特征,是瑰丽壮观的中华民族艺术之宝。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积极借鉴民歌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丰富音乐创作、借鉴"原生态"科学的发声方法弘扬民族声乐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样的阅读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阅读的理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高雅的阅读品位,将有助于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三种唱法都各自独特的风格体系,关声唱法的“声”,民族唱法的“字”,通俗唱法的“情”,构成了多风格、多唱法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沧源佤族民歌是研究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材料,分析具体作品的旋律形态特征、节奏节拍特点、调式调性特点、曲式结构特点、演唱形式等发现,它虽然还处于较原始的形态,但正是这些因素让佤族民歌散发出原始、古朴、单纯的气息,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沧源佤族民歌是研究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材料,分析具体作品的旋律形态特征、节奏节拍特点、调式调性特点、曲式结构特点、演唱形式等发现,它虽然还处于较原始的形态,但正是这些因素让佤族民歌散发出原始、古朴、单纯的气息,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院校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民族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介绍了作者的教学经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化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与通俗三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等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通俗中融入美声、民族的元素提出了见解。也是本人在音乐学院教学中对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美声、民族与通俗唱法在教学中体现了相融性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