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院校艺术类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以韶关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类大学新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其专业的独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为做好地方院校艺术类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对韶关学院艺术类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心理测量,分析艺术类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开展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占到全体新生的一半以上,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意志力、自信、神经衰弱等方面。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心理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构建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韶关市技师学院51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比中学生常模要好,男女生在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存在差异,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易发的一般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偏执、恐怖等;结论:技工院校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明显不足,为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消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较之于普通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心理困惑问题比较多,普遍存在着源于个人、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困惑。该文对目前高职院校入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就如何进行解惑,总结了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了苏州地区8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以及不同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以及运动对其影响,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实施体育心理疗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危机干预系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管理,需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建立心理健康维护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赵娜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160-160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防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期有效开展国防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苏省理工院校全体国防生共2299人进行普查,结果国防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需加强其人际关系的培养。另外,国防生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需要在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殊需要,有所侧重和区别地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提升国防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吴青  冯蕾 《科技信息》2011,(5):140-141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高校关心的问题,本调查采用UPI问卷,针对昆明医学院护理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展开。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121份,其中大一学生42份,大二学生79份。采用SPSSl3.0进行同质性X^2检验后得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出现心理障碍学生较以往有上升趋势,两个年级间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作为高校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关注的热点.贫困生不仅经济困难,往往在精神和心理上也存在“贫困”。文章以宁波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式全面了解宁波高校贫困生生活、学习、心理及救助现状,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宁波经济、文化等特点,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与心理救助的相关对策,并为改进和提高宁波高校贫困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文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75-178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焦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如从众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急功近利心理、焦躁心理、妒忌心理等。要克服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丰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冬青 《科技信息》2009,(15):162-162,193
随着人们对心理问题的重视,高等学校也从原来单纯面向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模式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不断革新,以及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高校学生中出现了一批家庭经济存在困难,学习状态起伏不定,就业压力过大,甚至有心理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学生。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更多,从而使得这一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这一群体极易出现退学或休学等行为,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故意伤害他人,甚至轻生、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还会对其学业与生活带来影响,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业与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而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对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严格规范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构建,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应用机制是切实提高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防性、目的性、发展性和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自杀的心理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差异。既往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群体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高校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研究生中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增多。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精神病的事例也时有报道。本文主要从情绪调节的角度,就研究生的自杀心理,提出了对策思路,为研究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青年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中较男生而言显得更为突出。立足于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目前女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深入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疏导对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实践经验,心理素质脆弱,当生活和学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引发心理疾患。如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对集体和团队产生消极的影响。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悲剧也经常见诸媒体。鉴于此,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从大学生入学起即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各大高校纷纷响应。然而,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化管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艳平  丁智 《江西科学》2011,29(6):811-814
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过程、方法和技术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决策树技术在学生心理问题数据挖掘中的全过程,采用C4.5算法生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决策树模型,并由此产生了分类规则,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校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