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苹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68-168
有的语气词位于句末,有的语气词位于句中。位于句中的语气词数量不多,分布的位置比较灵活。《雷雨》中哪些语气词是可以在句中出现的呢,句中语气词有何作用,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十三经》的第一篇 ,成书于西周前期 ,句末语气词“也”是《周易》中最常见的语气词 ,而且绝大部分位于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此外 ,句末语气词“也”还可以位于名词谓语之末 ,位于动词谓语之末 ,位于代词谓语之末 ;位于介宾短语充当的谓语之后。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方言句首使用语气词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首有语气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匿迹。只在少数方言中仍有留存。对闽南方言、遵义田坝仡佬语、平阳瓯语和鄂东南方言中的句首语气词及其主要用法作简要梳理,概述句首语气词句法特点、语气与语气词的匹配、语气变化与音变以及语用功能,概括各地区句首语气词使用的异同。以期对方言语气词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晋语区的“来”区别于普通话,可用作句末事态助词,表示曾经做过、发生过某件事或某个过程是过去完成了的,指明句子的事态;也可以用作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表示情绪性语义,同时语气词“来”也可以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  相似文献   

5.
语气词除了可以分布于句末位置外,还广泛地分布于句子内部的各个位置,多出现于句子成分之间,有的还可以出现在句子成分内部。每个位置上所能出现的语气词也是多样的。本文就从句法结构角度来总结归纳现代汉语语气词分布于句中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转折副词“反倒”完整的语义层次有五层;本文对其完整形式和缺省形式进行了描写、解释。当“反倒”位于小聚句首时,小句焦点在其后;“反倒”位于小句句中时,焦点可在句首、句中、句尾三个位置,此时需要更大的语篇环境才能确定焦点位置。“反倒”凸显焦点的位置恰恰是“反倒”和“反而”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基频和时长等声学参数凸显阳平音节的重音的作用有限,因此该文具体考察了双音节阳平词的词重音的声学关联物。通过对6 000句语料中的1 282个双音节阳平词进行重音标注和声学分析,发现双音节阳平词的词重音表现出特殊的声学关联物:两音节的音高升幅差、音高上升部分时长差和斜率差这3个斜率相关参数。主要体现在:3个斜率相关参数与双音节阳平词的重音类别有较高的相关性,它们均能够为区分前重词和后重词提供线索;在不同的韵律边界下,斜率相关参数对词重音的影响不同;3个参数与重音类别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先简述语气词“来”的历史来源,再统计分析描写了《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语气词“来”的使用情况,“来”的语气意义是提示听话人注意并使语言舒缓。它主要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或在句中、分句的停顿处。“来”至《儿女英雄传》时期,使用已经非常少。认为语气词“来”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9.
以德语为三语的学习者在进行德语表达时,谓语、宾语、表语及状语在句中的位置都会受到来自先前习得的二语——英语句法的迁移影响。英语语法中没有对动词位置的明确规定,位于句首的通常是主语,状语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语语法中,动词有固定的占位,位于句首的除了主语,还可能是宾语、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句中状语的位置也十分灵活。在以德语为三语的习得过程中,应注重语际比较,以促进来自二语(英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焦点和疑问语气是两种重要的交流功能,都可以通过韵律来编码。该文请8位藏语拉萨话母语人自然说出2个目标句,包括疑问和陈述2种语气以及4种焦点条件(中性、句首、句中和句末焦点),通过音高、时长参数的声学和统计分析,考察了拉萨话中焦点和疑问的韵律编码方式。结果表明:焦点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相同的编码方式是,焦点词音高升高、音域扩大且时长延长,而焦点前基本不变。不同的是,陈述句中焦点后有明显的音高下降和音域压缩,但疑问句中焦点后压缩不稳定。与相同焦点条件的陈述句相比,疑问语调整体有升高,焦点后的音高上升更稳定;但焦点词的音高在两种语气间没有明显区别。可见,焦点后音高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疑问语气而升高,而不是为了突显焦点而压缩;焦点词的音高不具备区别语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句式的运用突出显示诗与骈文的体制特点:诗语句式一定,骈文参差四六,又或间取三五;二体俱用四六,然<诗>之四言,绝多散语,而骈四为偶,结构整练;诗之六言,声气甘媚,节奏平板,骈文变化结构,取用虚字,化去板滞;骈体四六偶俪,其式错落不一,造语益为灵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基于HowNet进行语句语义相似度计算的算法中,没有考虑语句中的不同词语对语句之间相似度值的不同贡献程度,以致计算结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频率增强语句语义相似度算法.该算法利用HowNet作为词典库,在同时考虑义原距离和义原深度的条件下,进行词语相似度计算;在此基础上算法进一步将词语在语料库中的频率函数作为权重值,引入至语句的语义相似度计算中,以降低高频率词语在语句相似度值中的比重.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在语句相似度计算结果上与人们的主观判断更接近,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To investigate how a low tone (tone-3, T3) syllable in Chinese can be perceived to be focal accented or not, a total of 156 sentences containing tone-3 words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stimuli in a perceptual study. The sentences differed in the falling value between the two high pitches, and in the duration and phonation types of the T3 syllables. Thirty-nine subjects were asked to judge where the focus or accent was for each sent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least three degrees of pitch drop are involved in the focus recognition: a big sized drop of about 10 semitones; a middle sized drop of about 6 semitones; a small sized drop of about 2 semiton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hree sizes of pitch drop have different indications in Chinese intonation, depending on both the tone and the tone combination. In perception,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realize tone-3 focus in the Tx-T3-Ty sentences series, but in production or for text-to-speech synthesis, the rule simply is making a middle sized pitch drop with a long and creaky T3 syllable. Similarly, to focus on the low tone syllable in the T3-Tx-Ty sentences, a creaky T3 syllable is essential. However, a long T3 syllable is a strong determinant for a low tone focus in the Tx-Ty-T3 sentences.  相似文献   

14.
韵律处理是语言合成技术的重要部分,了解韵律特征及建立韵律模型是提高合成语言自然度的前提。实验利用Praat软件,在分析了32组语音实验材料,建立音高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句末“阳平+去声”词语重读时的音高变化,初步得出重读时高音点的音高会有明显提高,且变化幅度大于低音点,阳平声调低音点的音高会有所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类别的社交媒体短文本分类准确率较低问题, 提出一种学习多种句式的元学习方法, 用于改善Twitter文本分类性能。将Twitter文本聚类为多种句式, 各句式结合原类标签, 成为多样化的新类别, 从而原分类问题转化为较多类别的few-shot学习问题, 并通过训练深层网络来学习句式原型编码。用多个三分类Twitter数据来检验所提Meta-CNN方法 , 结果显示, 该方法的学习策略简单有效, 即便在样本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器和部分深度学习分类方法相比, Meta-CNN仍能获得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和较高的F1值。  相似文献   

16.
隐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类很有特点的句子,它以特定的语序"时地词语+动词+实体词"表达某时/某地出现或消失了某物的意义。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参照物先于目的物原则"、"末尾焦点原则"和"动态交际原则"对这一特定的语序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运用相对化的方法和起伏度的计算公式,对广州话陈述句的音高进行考察的结果显示:广州话陈述句整个语句的音高是总体下倾的,但是位于语句中间位置的调群和位于调群中间位置的音节,出现了音高浮动的现象。陈述句音高的总体下倾和局部浮动在一定程度上与发音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题词权重和句子特征的自动文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高质量的自动文摘,在组合词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词的频率、词性、词的位置、词长等因素,构建了一个词语权重计算公式,该公式能使表达主题的词和短语具有较高的权重.对句子权重的计算,则考虑了句子的内容、位置以及线索词的作用和用户偏好等.摘要的生成充分考虑了候选文摘句的相似性,避免了冗余信息的加入.对摘要的评估进行了从句子粒度到词语粒度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词语粒度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计算方法.实验证明,该算法生成的自动文摘有着较高的质量,平均准确率达到77.1%.  相似文献   

19.
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的计算,指出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在其计算过程中增加词语褒贬倾向因素.接着给出句子相似度计算步骤:①先分词;②采用匈牙利算法求解最优匹配词语;③用改进的方法计算词语相似度,进而求解句子相似度.最后给出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词语相似度的计算上考虑其褒贬倾向,将会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