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枝桠材栽培灵芝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原木段木和枝桠材熟料栽培灵芝新6、8、6、12、13、韩1、韩3、日1、日2、S1、K2、18、19号菌株,每个菌株接种180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袋。先在培养室内培养菌丝生长15~20d将栽培袋移至荫棚脱袋埋土栽培。结果表明:用枝桠材栽培灵芝的生长周期比用原木段木栽培的缩短6~26d,产量可提高13.61%~69.44%用枝桠材栽培灵芝对灵芝的产孢量影响不明显,但产孢始期可缩短4~19d,产孢持续时间可缩短2~10d。  相似文献   

2.
通过土壤杆菌介导的T-DNA转化方法,利用土壤杆菌菌株携带的Ti质粒,对绿色木霉LTR-2进行插入突变,获得木霉LTR-2突变体共400株。以串珠镰孢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方法,从中筛选吡喃酮高产突变体6株,PCR和探针杂交证实,T-DNA序列已经插入到木霉LTR-2基因组。经GC-MS分析发现,其中一株突变体T-54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的吡喃酮含量较高,在分生孢子中的含量达到了2.62 mg/g,比出发菌株提高9倍。  相似文献   

3.
程伟  张亦弛 《科技信息》2012,(26):486-487
以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原菌为测试菌种,对板栗叶、叶柄、茎韧皮部、茎木质部中分离出的株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9个菌株实验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来自叶片的4种,来自叶柄的2种,来自茎韧皮部的1种,来自茎木质部的2种。抑菌活性由强至弱的菌株代号依次为L7〉L1〉L4〉L5〉Pe2〉Pe4〉Ph1〉X2〉X1。筛选出高活性菌株L7,L1,L4,L(5抑菌直径≥15mm),这些高颉抗活性菌株可被用做防治板栗疫病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和感染松枯梢病的松树针叶上分离了叶栖微生物1 862株.选取有代表性的菌株通过室内平皿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对松枯梢病菌和松赤枯病菌具有较好生防潜力的菌株12株.其中,拮抗细菌菌株6株、酵母菌3株、丝状真菌木霉(Trichoderma sp.)3株,拮抗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细菌、木霉、酵母菌,细菌无菌滤液的拮抗效果明显好于菌体本身.拮抗菌的筛选以相对抑菌效果为准,同时应考虑被抑制率和菌种本身具有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对3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1种木霉对黄瓜枯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黑星病瓜疮痂枝孢霉(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和番茄叶霉病褐孢霉(Fulvia fulva)的拮抗作用,筛选出1株M6粘绿木霉对3种病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而且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盆栽防效可达65.66%。与此同时还观察到多数木霉生长速度快、生长繁茂,快速覆盖病原菌的菌落,竞争作用、抗生作用和重寄生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大口黑鲈(Microptens salmoides)胃、肠道中分离到24个好氧菌株。经过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AMS-60和VITEK-AMS-CC2)鉴定结果是:真菌只有1个菌株(茁芽毛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细菌有23个菌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只有1个菌株(干燥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1个非发酵性菌株(食酸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cidovorans),其余21个菌株均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5个,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ureae)4个,粘黄杆菌(Flavobacterium gleum)4个,产吲哚黄杆菌(F.indologenes)3个,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3个,泡囊假单胞菌(P.vesicularis)2个。24个菌株中5个水解淀粉,5个水解牛奶;在22种药物敏感试验中,恶臭假单胞菌肠14菌株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氏菌肠17菌株分别对17种药物有耐药性;24个菌株中,对氨苄青霉素、先锋V(头孢唑啉)、青霉素G不敏感的菌分别有23株、23株、22株。  相似文献   

7.
木霉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灰霉病防治菌,但是目前的木霉菌株大多是在常温条件下筛选获得,造成其对冬季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差.筛选鉴定耐低温且拮抗效率高的木霉菌株对低温地区灰霉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冷凉地区的土壤样品,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在16℃低温条件下分离培养木霉,共获得88株具有良好低温适应性的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对这些木霉菌株在低温条件下拮抗灰霉病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获得3株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J4-1,J4-5,C2-7;经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J4-1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J4-5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C2-7为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获得的低温环境下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将为北方冷凉地区植物灰霉病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日本亮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日本亮耳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除对竹荪疫霉(Phytophthora sp.)的拮抗方式是菌丝缠绕作用外,该菌株的菌丝体及其发酵液滤液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均有很强的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对稻瘟病、黄瓜枯萎病及棉花黄萎病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测定LYMC-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其抑菌谱,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LYMC-3菌株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松树脂溃疡病菌(Fusarium circinatum)、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spora)、七叶树壳梭孢菌(Fusicoccum aesculi)、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山茶炭疽菌(Guignardia camellia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orella)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病原真菌,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LYMC-3菌株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带长度及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拟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葡萄座腔菌>松球壳孢菌>七叶树壳梭孢菌>金黄壳囊孢菌>松树脂溃疡病菌>山茶炭疽菌。LYMC-3菌株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0.36%,对其分生孢子24 h萌发抑制率为88.16%。【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抑菌谱广,其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的形态学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定与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1株来自不同植物根际的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有47株,绿色木霉菌(Tricoderma viride)10株,康宁木菌(Trichoderma koningii)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ens)分别为两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并采用UPGMA选取和类分析,结果表明,将距离系数D=13.8作为聚类分析阈值,61个菌株可分为A,B,C三个组,距离系数D=9.1时,A组可分为A1,A2,A3,A4,A5五个亚组,A组包括47株哈茨木霉菌,是主要成员。此外A组还有8株绿色木霉菌,两株绿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菌,B组只有一株绿色木霉菌,C组由一株绿色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组成,表明木霉菌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多样性,而哈茨木霉是存在种下分类群,还发现蛋白质电泳分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缘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涂布平板法从腐烂秸秆及枯枝烂叶中分离出71株丝状真菌.通过比较菌株秸秆粉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获得一株可有效降解秸秆并促进小麦生长的菌株2-5-2.对其进行形态分析和rR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木霉属真菌.该菌株可产生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半纤维素酶、几丁质酶、蛋白酶、壳聚糖酶.平板对峙培养显示,该菌对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抑制或阻碍作用.固态发酵培养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在第11d达到最高;第28d,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1.13%,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28.53%.  相似文献   

13.
木霉及其制剂对棉花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9个木霉菌株对棉花丝核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39.71%-82.35%,14个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7.5%-75.00%,9个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0.49%-65.85%。制备了绿色木霉LTR-2的可湿性粉剂,田问条件下处理种子及灌根,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0.1%-80.0%。  相似文献   

14.
 通过RT PCR从绿色木霉AS33711中克隆得到EG II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序列全长为1 257 bp,编码418个aa,且自身带有21个aa的信号肽序列,与里氏木霉 eg3 的同源性为99.6%。将该基因连入酿酒酵母多拷贝整合型表达载体pScIKP中获得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电转化酿酒酵母工业菌株AS2489,通过SDS PAGE蛋白电泳、刚果红染色和酶活测定对转化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子有明显的重组EG III表达带,能够产生CMC水解圈,说明 eg3 基因已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正确的分泌表达,表达EG III的重组菌产酶高峰出现时间为60 h,最高酶活接近120 U/mL,重组酶EG III的最适温度为60 ℃,最适pH为6.0,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达到99.17%,实现了绿色木霉 eg3 基因在工业酿酒酵母中的稳定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通过RT-PCR从绿色木霉AS3.3711中克隆得到EG Ⅲ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序列全长为1 257 bp,编码418个aa,且自身带有21个aa的信号肽序列,与里氏木霉eg3的同源性为99.6%.将该基因连入酿酒酵母多拷贝整合型表达载体pScIKP中获得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电转化酿酒酵母工业菌株AS2.489,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刚果红染色和酶活测定对转化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子有明显的重组EG Ⅲ表达带,能够产生CMC水解圈,说明eg3基因已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正确的分泌表达,表达EG Ⅲ的重组菌产酶高峰出现时间为60 h,最高酶活接近120 U/mL,重组酶EG Ⅲ的最适温度为60 ℃,最适pH为6.0,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达到99.17%,实现了绿色木霉eg3基因在工业酿酒酵母中的稳定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6.
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分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其细胞结构,从而获得对真菌的抗性.试验以转苦瓜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Chit)为供试植物,测定植株根系和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真菌:毛霉、木霉、禾谷镰刀霉,通过抑菌试验验证了T-Chit组织萃取液对真菌的抗性.结果表明:1)T-Chit几丁质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烟草(Nt-X),且转基因烟草根系几丁质酶活性比叶片高86%;2)T-Chit组织萃取液对毛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根系强于叶片;3)T-Chit对木霉和禾谷镰刀霉的抑制具有时空效应:抑菌效果与植株部位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粤北山区四种菌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筛选出菌草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在菌丝培育阶段,配方3和配方6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最快的达0.455 cm/d,比对照组多0.056 cm/d;杏鲍菇在配方2中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0.325 cm/d.在子实体形成发生阶段,杏鲍菇在配方3和配方6中子实体形成最快.生物转化效率最高的是配方6,达103.13%,与对照组相比,高出20.88%;最低的是配方4,转化率仅51.60%.  相似文献   

18.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Fum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幼菌丝具有强烈的寄生能力,对于老熟菌丝的寄生能力较弱。木霉能够产生琼脂扩散性和挥发性抑菌物质。绿色木霉LTR-2产生的挥发性抑菌物质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木霉生物防治作用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葡萄糖是竞争对象之一。木霉具有很强的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培养液中添加几丁质、木霉菌或者棉花枯萎病菌菌丝干粉后培养木霉,培养液上清能够破坏枯萎病菌的菌丝尖端并导致原生质体的泄露,该现象主要与木霉的几丁质酶活性有关。木霉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市颗粒物的污染和防治问题,利用2014年4月14日—2015年3月24日10个国控监测点的PM2.5和PM10小时数据及对应的气象因素资料,以PM2.5质量浓度占PM10质量浓度的比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PM2.5/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P2.5和PM10的季节高低为冬>春>秋>夏,PM2.5/PM10的季节分布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PM2.5/PM10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型趋势,峰值出现在05:00和14:00左右,上午PM2.5/PM10高于下午. 颗粒物质量浓度及PM2.5/PM10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这与车辆通行政策与人类作息时间变动相关. 在空间分布上,颗粒物质量浓度及PM2.5/PM10均表现为背景站>浦西站>浦东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个原生质体融合株(T1、T2、T3和T4)及其亲本糙皮侧耳831和师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表明:6个菌株的最适氮源、碳源、pH和温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出菇试验表明,融合株T4的生物学效率为133.2%,高于两个亲本,是一株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