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1):113-116
为了探究心理弹性与拖延行为以及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itken拖延问卷,选取37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得分、焦虑和拖延行为之间两两呈现显著性相关,焦虑和心理弹性的计划风格维度相关性不显著,和其他维度都呈显著性相关,拖延行为和心理弹性的各维度呈显著性相关;心理弹性水平对拖延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焦虑在心理弹性和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可以直接预测拖延行为,也可以通过影响焦虑,进而间接影响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对信息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焦虑水平提供参考.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对各类就业风险的认知状况、自我效能感以及信息焦虑状况,利用SPSS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和处理.通过研究发现,疫情下大学生对社会不公正、就业市场竞争、安全健康、职业发展前景、职业自我认识风险的认知对信息焦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5类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其信息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社交焦虑、自尊和心理弹性问卷,通过自评的方式获得了由581位年龄范围在16岁到24岁的大学生自愿者组成的样本。结果表明:社交焦虑对心理弹性和自尊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心理弹性正向预测自尊;心理弹性在社交焦虑对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论:社交焦虑、心理弹性和自尊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拥有高心理弹性的个体的自尊受社交焦虑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残疾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资本结构和状态,其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否有显著作用尚不明确。为探明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测量量表和就业绩效测量量表,对451名残疾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不同残疾程度和年龄分布的残疾大学生,其心理资本存在显著差异;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心理资本的自我接纳、希望、乐观、韧性4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自我接纳、乐观、韧性3个维度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结果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残疾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其就业绩效的提升。研究结果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院校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绩效提升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核心自我评价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谦虚人格特质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谦虚人格特质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566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和积极心理资本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分别对青少年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谦虚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核心自我评价既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又通过谦虚人格特质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自我效能感在他们间的中介效应.采取方便取样并使用坚韧人格量表、网络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坚韧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检验显示,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直接正向预测效应,网络自我效能感在这一作用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5.53%.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可以部分通过网络自我效能感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冲动性、自我控制与社会适应间的关系,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提供科学、可行的心理矫治策略.方法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版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问卷、自我控制量表、劳教人员社会适应量表对漳州监狱554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服刑案由的服刑人员在冲动性(P0. 001)、自我控制(P0. 05)和社会适应(P0. 001)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经济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社会适应情况较好;2)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服刑人员社会适应及其4个维度均与冲动性、自我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 01),冲动性与自我控制对服刑人员社会适应有较大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43. 2%的变异量;3)研究发现,服刑人员自我控制在冲动性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不同服刑案由的服刑人员在社会适应上有显著差异,服刑人员冲动性、自我控制与社会适应之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自主支持与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使用自主支持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体育锻炼坚持性问卷对703名肥胖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自主支持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在性别、年级及肥胖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在性别和肥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超重和肥胖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对体育锻炼坚持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主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这一中介变量对体育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3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隐性自恋问卷、羞怯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探讨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2)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考察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控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成人自我报告》测量372名大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抑郁与攻击行为。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积极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控制和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两者效应相当。总之,大学新生的自我控制与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应对方式是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之间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问卷、Conroy失败表现评估量表问卷以及PintrichDeGroot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以及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和失败恐惧存在部分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三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显著负相关,与失败恐惧显著负相关,失败恐惧与拖延行为显著正相关;3)失败恐惧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恐惧对拖延行为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团体依恋问卷(GAS)、人际问题量表(IIP-32)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团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依恋焦虑、回避分别与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问题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在同时考虑团体依恋时,个体依恋焦虑对人际问题的正向预测作用虽显著但已减弱.说明团体依恋在个体依恋对人际问题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自陈依恋量表(ECR-R)和童年期经历问卷(CTQ-SF)法,对5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结果发现:童年高、低创伤经历得分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高、低依恋回避组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低依恋焦虑得分的大学生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回归系数为0.8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其成人依恋关系具有预测作用;可通过对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心理重构,重塑安全和健康的成人依恋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生活事件、情绪弹性、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处于中上水平;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情绪弹性、应对方式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三变量存在密切关系,情绪弹性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心理控制源量表(IPC)为研究工具对3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避免失败和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灵活性与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而自我刻板性与避免失败、机遇和有势力他人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即大学生成就动机和心理控制源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2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均值为3.68,自我情绪管理(3.84)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均值为6.07,自我价值(5.34)在九个维度上得分最高。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自我价值、正性情感、健康关注共解释了总体情绪智力的29.2%。结论:情绪智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心理素质理论和幸福适应理论,考察大学新生的心理弹性与其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新生适应及其维度在其中的中介效应.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和中文版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3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新生适应和生活满意度彼此呈正相关;(2)新生适应在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进一...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Aitken学业拖延问卷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无聊倾向、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相关;3)无聊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使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问卷和心理压力问卷对安徽师范大学的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大学生自我控制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理智行动的维度上,而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专注工作维度上;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烦扰和学习烦扰的维度上,但是年级上未得出显著的差异;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压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