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8日,中国科学院杭州科技园隆重开园。中国科学院杭州科技园于2002年11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杭州市科技局、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以及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目前,中国科学院与其他单位合作,在科技园内设立了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数控机床研发中心、能源环保研发中心,并对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科研成果进行中期研究开发,其中在研项目7个。目前计划入园的高科技企业12家,孵化企业2家。科技园的开园,意味着中科院与地方共建的首家以市场机制运作的科技园区将正式投入运行。■浙江加强与两院合作 中科院杭州科技园开园…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14,(3):14
<正>金华市市级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试点的目标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打造形成中科院金华科技园为核心、技术转移中心为支点、工科会和网上技术市场为纽带、驻企专家博士为补充的立体合作模式,真正让企业主体"动"起来,把科技创新资源引进来,让创新驱动作用"显"出来。一、推进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实体化建设进程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是中科院首个与地级市政府共建的科技园,依托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2013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了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发展专项资金,连续3年,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扶持园区开展重大项目引进、重  相似文献   

3.
日前,杭州市萧山区举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5家在京科研机构及浙江大学等15家在杭院校与萧山区1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对接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56项。会上,萧山区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长三角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萧山区与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签署联合共建“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萧山办事处”协议。近年来,萧山区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尤其在推动该区企业与中科院的合作中成效明显。自2003年该区与中科院产业局、中科院上海分院签订“科技经济合作意向书”以来,已推动该区企业与有关院所成功…  相似文献   

4.
日前,杭州市萧山区举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5家在京科研机构及浙江大学等15家在杭院校与萧山区1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对接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56项.会上,萧山区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长三角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萧山区与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签署联合共建"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萧山办事处"协议.  相似文献   

5.
从1988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东大科学园以来的近十五年间,大学科技园建设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44个,依托高等学校124所。另据统计,截至2002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达到297亿元;园区已进驻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200多家,入驻企业550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860多项,吸引留学回国创业人员1300多人,创造了约10万个就业岗位。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科技园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寻求大学和地方政府有效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途径,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校府”合作共赢之目的,是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实践表明,校府合作共建是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合作中形成“达共识、消内耗,求共赢,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校府双方有效开放各自资源,并实现优化配置,实现互补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发展。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下简称“东大科技园”)自建园以来,积极开展学校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经过不断探索和磨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府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模式,已达成共建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区”的办园格局。  相似文献   

7.
力争之下,中科院系统第二届高技术产业化会议4月26日终于在深圳五洲宾馆召开。 4月29日,有“小高交会”之称的“对接治谈会”亦随之在高交会馆拉开帐幕。中科院带来的500多个项目与珠三角350家企业全面展开合作洽谈。 仍然是政府搭桥,中科院与深圳再度握手。业界有人将之称为历史上“院市合作”的第二次对接。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6,(7):33-33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有200多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科技联合体。理事单位以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为主,拥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家级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9.
刘友林 《科技潮》2007,(11):41-41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有200多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科技联合体。理事单位以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为主,拥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家级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6,(11):36-36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有200多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科技联合体。理事单位以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为主,拥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家级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6,(10):42-42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有200多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科技联合体。理事单位以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为主,拥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家级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与中科院启动新一轮科技合作。4月28日,在宁波举行的深化浙江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省长李强签署了省院科技合作协议并讲话;李强为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授牌。据悉,浙江省和中科院开展科技合作20年来,双方共建各类创新载体近80家,合作项目1000多项。根据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深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3日,由浙江省科技厅、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上海分院、舟山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浙江(舟山)—中国科学院海洋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开幕。来自中科院系统30家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以及舟山、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100多位企业代表参加了对接活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7,(1):33-33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成立于1983年 ,是一个有200多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科技联合体。理事单位以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著名高等学储为主,拥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家级数据库10余个。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3,(3):23
最近,义乌市分市场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义乌市科技合作交流会,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副秘书长邓麦村、产业局局长赵勤、京区党委副书记周德进,义乌市领导楼国华、张伟亚、陈秀仙、景新焕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上,杨柏龄副院长充分肯定了义乌市近年来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他说,义乌市几年来与中科院合办了几次科技合作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2年9月份,路甬祥院长去义乌考察后,对义乌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强调中科院是完全开放的,欢迎义乌企业多来中科院和中科院下属科研单位参观考察,寻找合作项目。双方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吴冰草 《今日科技》2008,(10):21-22
从10月19日下午开始的新浙商金华行高峰论坛、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中科院金华科技园管委会揭牌暨浙中模具城开业仪式,到21日的院校所科技成果展、院校所专家企业行……为期3天的第9届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下简称工科会)宾客云集,活动纷呈,成效显著。据统计,至10月21日上午,参加大会的来宾有670多人,  相似文献   

17.
小庭 《华东科技》2004,(7):22-24
我国目前确立了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近1O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对于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在近日“知识杨浦——上海创业投资国际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教授提出,大学科技园应发挥它独有的智力优势,联合各方力量包括吸引各种风险投资的介入,谋求新的发展,打造东方“硅谷”。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推动区域或国家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有效形态,大学科技团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硅谷出现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1999年,教育部与科技部开始推动中国大学科技园事业的发展,并明确指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一流大学凸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清华科技团总部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重视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创业的园区环境和园区文化,形成了企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等集群,已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科技园。目前,在全国设立了6个分园,吸引了400多家企业入驻,申报各种专利近千项,入团企业中既有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如:SUN、GOOGLE等,更多的则是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展迅、数码视讯、慧点科技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快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合作一体化进程,日前,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正式落户杭州高新区(滨江)。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要做些什么?为推动中科院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使杭州高新区(滨江)成为展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窗口,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将以中科院100多家研究所为支撑,充分依托中科院机构在杭平台载体,结合高  相似文献   

20.
6月23日,浙江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现场交流会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举行。中科院所属的57个研究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与浙江省近300家企业进行了科技合作对接交流,这是中科院和浙江省之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合作交流活动。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