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活体材料采自湖南省桃江县。用虫草的虫体、菌柄、子座、及子囊孢子进行了纯培养分离,结果获得了分生孢子阶段的真菌的纯培养物。经鉴定分离到的菌体为亚香棒虫草的无性阶段。亚香棒虫草的寄主昆虫为蝙蝠蛾科的湖南棒蝠蛾(Napialus hunanensis)。  相似文献   

2.
亚香棒虫草药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产于山西省的亚香棒虫草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原寄生昆虫种类的鉴定和亚香棒虫草体内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主要微量元素及含量测定与冬虫夏草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三种亚香棒虫草的18种氨基酸的总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其平均值分别高于冬虫夏草0.113mg/g、0.198mg/g、0.118mg/g。微量元素的数值相近似,因此其药用价值是可以肯定的,这表明亚香棒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是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甘肃香棒虫草是华亭关山古代铜矿周围发现的一种虫草,测定它所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香棒虫草中铅、镉、砷、汞、铜等元素,并与冬虫夏草比较。从二种虫草母座虫体所食食物,生长环境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甘肃华亭产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所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相似。  相似文献   

4.
虫草头孢菌CS-866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虫草头孢菌CS-866菌株的菌丝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适宜的培养基消前pH为5.0~7.0,培养温度为26~28℃,接种量为3%~5%,最佳种龄为3 d,发酵周期4 d,培养基消前加0.3%毛豆油消沫,发酵过程中对通气量的要求较高.虫草头孢菌丝体所含氨基酸与天然冬虫夏草相近,红外吸收光谱也表明两者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871菌株毒理及其防治茶丽纹象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白僵菌 871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致病机理 ,幼虫是孢子萌发后直接侵染体壁、气门、节间膜等 ;成虫则是大量孢子通过吞食进入体内萌发侵染虫体 ,少量萌发孢子通过体壁、气门等侵染虫体 ,侵染发病后形成白色僵尸。它对茶丽纹象甲幼虫、成虫均有极强的致病力 ,室内试验处理罹病率达 90 %以上 ,其侵染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即温度高 ,侵染速率快。用该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幼虫、蛹、成虫 ,面积 2 0 0 0 ha,防效达 6 8.2 % -96 .3% ,平均防效 81.8%。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蜡蚧轮枝菌侵染黑刺粉虱成虫的过程。结果表明:接种蜡蚧轮枝菌孢子12h后,附着在虫体上的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24h后,在复眼、腹部气孔、足的基节和翅的基部等部位菌丝侵入黑刺粉虱体内,接种72h后虫体被厚厚的菌丝层覆盖。分生孢子可以直接以芽管侵入表皮,也可以产生附着胞再侵入。分生孢子在黑刺粉虱体表萌发形成芽管,芽管顶端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再形成侵入钉穿透寄主体壁。寄主体表结构影响形成附着胞的形状及穿透体壁时芽管长度。穿刺点处的小孔及附着胞周围发现粘状分泌物,为蜡蚧轮枝菌在入侵黑刺粉虱过程中穿透体壁时对寄主表皮产生降解作用的酶。  相似文献   

7.
SINPV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INPV)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阈值因温度和虫龄而异,虫龄愈大,温度愈高,则侵染阈值也愈大.在20~40℃内,3龄幼虫的侵染阈值为9090.9~666666.7PIBs/头,5龄幼虫为131578.9~714285.7PIBs/头.随温度升高,各龄幼虫的侵染阈值差异逐渐减少,接种量为2×106PIBs/头左右及高于2×107PIBs/头时,SINPV自身似有一定的协生作用和拮抗作用.作为病原体侵染阈值、致病性及寄主抗病性的指标,侵染阈值优于LD50和LC50,为解决病原体密度阈值的获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冬虫夏草实际上是虫草菌寄生蝙蝠蛾类昆虫的地下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包括了昆虫的虫体残骸和菌物的子座。昆虫的幼虫在夏秋季节感染菌物,虫体为菌丝所侵食,进入冬季时成了僵虫,即所谓“冬虫”,在第二年春夏季节,子座从僵虫头上伸出地面,状似嫩草,即所谓“夏草”。  相似文献   

9.
病毒侵染寄主后植物的氨基酸糖蛋白含量发生改变 ,导致病毒传播介体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大豆花叶病毒 (SMV)侵染大豆后碳氮代谢发生变化 ,病毒明显地抑制寄主碳水化合物代谢 ,促进寄主氮化物的代谢 ,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为新疆甜瓜的优势种病毒 ,棉蚜是其有效传播介体。作者于 1 995~ 1 996年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 2号侵染寄主甜瓜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将确定为WMV 2的病毒从甜瓜上分离提纯后 ,接种在防虫温室盆栽培养的寄主植物甜瓜 86 0 1品种的 3、4片真叶上 ,病株和对照健康株各 3 0盆。接毒后 …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对癞皮夜蛾(Gadirtha fusca)幼虫的影响是否因龄期而异,本研究以南方根结线虫侵染乌桕(Triadica sebifera),选用该植株叶片饲喂癞皮夜蛾大龄幼虫,以未受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植株的叶片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龄期幼虫生长指标和食物利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癞皮夜蛾幼虫体质量、取食量及发育历期呈上升趋势;相对生长率呈下降趋势;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先上升后下降,而近似消化率则呈先下降后略微上升的趋势。线虫侵染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癞皮夜蛾4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5龄、6龄幼虫的虫体质量和5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以及6龄幼虫的取食量、近似消化率、化蛹率显著降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癞皮夜蛾幼虫生长及食物利用的影响因发育阶段而异,主要通过抑制两个末龄龄期幼虫的生长发育及化蛹,从而间接减轻癞皮夜蛾对乌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液体的深层发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菌丝体质量浓度(干重)和发酵液中甘露醇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得到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0℃,初始pH值为6.10,培养时间为5 d;蛹虫草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20 g/L蔗糖+5 g/L蛋白胨+1 g/L MgSO4.7H2O。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型分批式发酵罐实验,研究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及活性物质生成的pH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pH分段控制的液体深层发酵对蛹虫草生长最为有利,菌丝体质量浓度为17.31 g/L,甘露醇质量浓度达43.47 g/L。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平凉关山地区华亭县首次发现分布新纪录香棒虫草,采用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冬虫夏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测定,香棒虫草含有17种氨基酸,与冬虫夏草所含氨基酸种类比较接近,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香棒虫草所含氨基酸中,有10种含量超过冬虫夏草,特别是含有2种同时兼有营养必须、调节氮平衡和生糖3种作用的精氨酸和组氨酸。鉴于此,在开发应用中不宜简单相互替代。可从氨基酸特性着手,同时抓住含量较高这一优势进行有关医药效果研究,以期获得资源开发应用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平凉市关山地区华亭县境内发现香棒虫草Cordyceps barnessii Thwaites,对其带子座菌核所含无机元素与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同属物种冬虫夏草结果表明: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含有相同的无机元素与重金属,即均含有钙、镁及锌等无机元素和铜、砷、铅、汞及镉等重金属,尤其是二者所含镁和铜均具据绝对优势,但含量各异。这一现象说明这两种虫草在化学元素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存在种间差异性。香棒虫草镁含量最高,但比冬虫夏草低,而含量排序位居第二的钙却比冬虫夏草高出了20倍。香棒虫草的含铜量高于冬虫夏草2.6倍,镉与铅的含量排序均比冬虫夏草有所提升。这种现象与其生境不无关系,除了物种本身特性外,也许与唐代采铜矿石遗址附近土壤含有较丰富的镁与钙有关。另外,与华亭县境内因煤矿业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空气飘浮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无机和重金属元素)可能存在一定的间接地关系。关于香棒虫草的开发利用问题不宜简单从事,需要从化学成分(特别是一些独特成分或功能性成分)、药理、毒理等药用价值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用长角血蜱三个龄期的虫体蛋白检测其幼虫、若虫和成虫多次叮咬后的兔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几种蜱类的蛋白质,结果表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主要蛋白质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97.4、94、63、37和32kDa;越南血蜱幼虫和微小牛蜱幼虫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蛋白质有2种,分子量为97.4、94kDa.用酶联免疫印渍技术研究发现: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分别叮咬兔产生的抗血清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质印渍,显示出共同蛋白质带,分子量为94kDa.三种抗血清与越南血蜱幼虫印渍显示出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97.4、94kDa;与微小牛蜱幼虫蛋白反应显示的蛋白质带,分子量为83、63kDa.实验结果表明不仅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而且与微小牛蜱幼虫和越南血蜱幼虫之间也存在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述了用免疫电镜法鉴定苜蓿病毒分离物M—4及不同时期感染该病毒的不同寄主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免疫电镜测定结果证明分离物M—4是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该病毒可侵染苋色藜、三叶草,菜叶、蚕豆等寄主。这些寄主的超微结构特征。1、细胞内有风轮状、带状和环状三种形式的内含体。2、不同寄主细胞中三种内含体的数量不同。3、病毒粒子较少,分布在液泡膜附近。4、接种不同时期寄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及内含体数量有所变化,接种第30天时内含体数量最多,并能看到一些细胞质束丝。  相似文献   

16.
对杨叶锈病在上海的发生状况、病原菌冬孢子、夏孢子的形态及其越冬后的萌发和侵染能力进行研究。研究中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且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能够萌发,用越冬夏孢子接种杨树可以导致发病。初步研究表明杨叶锈病在上海无转主寄主,初侵染源为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17.
从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光合作用及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等几方面,对菜豆锈病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侵染与菜豆生理代谢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appendiculatus侵染可导致被侵染菜豆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在抗感程度不同的品种中出现的早晚和程度不同; 抗感品种在接种后呼吸强度都增加,但不同品种呼吸强度升高的时间和程度有异;U.appendiculatus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叶绿体含量的降低及光合产物(糖和淀粉)的异常积累;接种前后菜豆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个别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抗病品种中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三、绿僵菌大多感染三龄以后的家蚕幼虫,分生孢子发芽慢,病程也较长,近来证明,绿僵菌感染家蚕,以破坏素(Destruxin)杀死寄主占主要作用。破坏素有多种,其共同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白灵菇菌丝体进行深层培养的研究及其成分的分析,表明液体发酵白灵菇菌丝体的最佳碳源是玉米粉,白灵菇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条件是pH4.o~6.0,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70-80mL_探究了菌丝体所含的人体硌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2.4%,当培养5d时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峰,随后菌体质量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第6天.氨基氮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7天.  相似文献   

20.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当前用于功能食品和药物开发上较受国内外关注的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1次一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蛹虫草产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工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为6.0和20℃,而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pH值和温度为5.0和26℃。蔗糖、蛋白胨、MgSO4、K2HPO4和NAA分别是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生物量的影响次序为:蔗糖>蛋白胨>MgSO4·7H2O>K2HPO4>NAA;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产虫草素的影响次序为:蛋白胨>K2HPO4>NAA>MgSO4·7H2O>蔗糖。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2.5%蛋白胨,0.05%MgSO4·7H2O,0.15%K2HPO4,2.0mg/l NAA;最适合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1.5%蛋白胨,0.05%MgSO4·7H2O,0.05%K2HPO4,4.0mg/l NAA的培养基;在最佳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工艺条件下,CM8菌株胞外虫草菌素产量达到961.21 mg/l,胞内虫草菌素的含量达到12.87mg/g;菌丝体的产量为22.97 g/l,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对深层培养提高蛹虫草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产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