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以镇江西津渡古民居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西津渡古民居在风水格局、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应当从科学规划、原真保护、和谐拆迁、创新利用、协调开发和把握“文脉”等方面保护和开发西津渡古民居。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审视古村落自组织发展环境,融合社会、经济、管理等交叉学科方法,寻求与古村落自组织发展相匹配的规划体系.针对当前古村落规划实效性低、实施难度大、政府投入大、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不足,以自组织发展为视角,首先通过对古村落自组织动力机制的研究,提出古村落自组织发展的调适性规划理念;其次以主体机制、参与机制、培育机制为技术策略,建立调适性规划体系;最后以城村为例,探讨调适性规划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场的地理位置、当地旅游市场的特征、航线航班量和地面运输的竞争是影响我国小型旅游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四个主要因素。面对来自地面运输和周边大型机场的压力,国内数量众多的小型旅游机场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开发符合游客出行特征的航线航班、拓展服务半径等策略积极开发客运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航空运输服务,有效地增加旅客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郭二艳  何静 《科技资讯》2007,(35):182-182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以乡村旅游概念为中心,在对乡村旅游概念探讨基础上,以武夷山五夫镇为例,指出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遗产类城市都市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旅游给遗产类城市的旅游开发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其中,文化遗产与都市旅游的摩擦与矛盾最为明显突出.基于文化遗产和都市旅游之间的关系模式探讨,笔者初步研究了都市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遗产与都市旅游之间的关系模式演变,以及遗产类城市都市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等问题,并试图构建一个遗产类城市都市旅游开发体系,以实现遗产类城市都市旅游的良性运作.作为实证研究,本文选取西安市为例,探讨了西安市都市旅游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选择和产品谱系设计等问题,旨在为遗产类城市的都市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天兴洲旅游客源市场,并结合开发原则,提出了以农业为依托,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一户一宅”政策对传统村落并不具有普适性,受此政策约束,许多村民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致使大量传统民居遭到“建设性破坏”. 以武夷山城村为例,提出了“一户二宅”政策的建议,分析“一户二宅”政策在传统村落中的适宜性,从宏观(新居民点选址)、中观(实施的策略矩阵)和微观(传统民居改造)3个层面探讨“一户二宅”政策实施的途径. 将户宅政策的调整、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进行综合研究,以使成果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怀柔县孙栅子村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村级旅游资源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据此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配套措施.强调村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突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以怀柔县孙栅子村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村级旅游资源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据此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配套措施,强调村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突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古民居是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合体,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其地域范围的限制以及本身资源特点,古民居旅游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旅游面积小、旅游活动无法展开等造成的旅游容量小的问题,以福建闽清宏琳厝古民居旅游开发为例,从不同侧面探讨社区参与对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容量的影响。并探讨社区参与对旅游容量扩大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位于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都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原始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具有旅游优势的少数民族地区全新的参与式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就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夷山区域间茶旅资源的结合、茶旅的专业导游和导游词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该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聊城市作为山东省西部一个重要的地区,在承接跨省旅游客源市场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相较于山东其他地市,聊城市还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然而,聊城市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潜力.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地方将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基于旅游业发展经济的旅游扶贫也随即出现.本文研究介绍了旅游扶贫的定义,对欠发达地区进行界定,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了聊城市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一般特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三大突破性战略:空间战略、形象战略和产品战略.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分析了台州海滨旅游资源的优劣势,进而提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全椒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综述,以全椒县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类型效应、集聚效应和强度效应三方面分析了全椒县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表现,从资源潜力、交通区位和市场区位三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策略:优化大环境,培育旅游吸引因素、开发专题研究、定位旅游形象、开发“龙头”景区、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旅游行为及旅游市场开发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首要选择.在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旅游客源大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济南市为例,着重就大学生旅游行为及旅游市场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旅游界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供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黄楝树林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利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规划,打造全景森林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者为市场定位,考虑资源有价、环境成本的门票定价标准,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森林旅游生态开发模式.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运河遗产廊道是运河旅游成功的关键,枣庄运河遗产廊道是一条生态、文化和休闲廊道。枣庄运河旅游的开发应“以水为魂,以人为本”,以“运河古城,墨子故里”为旅游形象,以创设动态的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就像是一座民俗博物馆,古村落旅游业也日益成为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的新旅游品牌.探索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广西南宁木村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但由于已历经数百年风雨,建筑毁坏严重,而且木村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蜃,保护和开发的力度都远远不够。所以本文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状况进行评述。提出了适合木村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对黔东南巴拉河流域典型民族旅游村寨—郎德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促进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