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柴丽芳  张铎 《科技资讯》2006,(21):37-37
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厂址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方案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为其他类似系统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蝗虫的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借助ArcGIS软件平台,采用最近邻指数法、核密度指数法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浒湾古镇旅游资源的属性结构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浒湾镇旅游资源丰裕,人文圈和岩石圈资源的品质较高;具有"两带一簇"的地域分布特征.其中,岩石圈景点是以印山村为中心的簇状分布,人文圈景点分别以浒湾村和北坑村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向和南北向的带状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这些认识可为浒湾镇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要介绍江西区域文化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江西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口迁移等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在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中属于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带,承东启西,接南济北,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发展江西经济应当依托地理优势,东靠南连;改革体制、转变机制,统筹规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红雨 《太原科技》2007,163(8):39-40,42
对山西省1959年到1999年间有气象观测和灾情纪录的龙卷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发生在山西的龙卷风的若干特征,并从龙卷风发生的气象要素特征出发,分析了龙卷风的危害及调查重点,结合现代探测手段论述了龙卷风监测和预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十堰市非点源污染状况及其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已有研究进展和实地调查资料, 研究了十堰市所辖县市区非点源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流失量、污染源构成及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2004 年因各种非点源污染流入水体的污染物总氮(TN) 、总磷( TP) 分别为 1. 79 万t和 0. 38 万 t。TN 主要污染源是化肥施用和畜禽粪尿, 分别占39% 和 25% ; TP 主要污染源是水土流失、化肥污染 和水产养殖, 三者之和占到 TP 流失量的 60% 以上。十堰市所辖县市区中, 郧西县和丹江 口市非点源污染最为严重, 市辖区污染最小; 丹江口市为水产养殖污染型, 郧西县为化肥污染型, 郧县和竹山县为化肥-水土流失污染型,市辖区、竹溪县和房县为综合污染型。该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经济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在正确认识南北差异基础上,加快南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等方法,对洪湖区域84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洪湖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聚类特征明显,总体呈现“一核二带多点”的集聚型分布格局,河流、湖泊、路网和镇区1 km缓冲区是集聚热点区,并在“新堤-滨湖”区域形成分布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11.
1983年以来,我们对全省的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泽等水体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广泛调查和采集,采到一些过去我省无记载的类群及其新种.本文包括有6科6属8种,所引用的标本均系1983年以后采集,收藏在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江西新分布的蕨类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声修 《江西科学》1996,14(4):252-253
报道了江西新分布的4种蕨类植物:假黑轴凤丫蕨、光蹄盖蕨、条裂三叉蕨和三相蕨。  相似文献   

13.
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分布特征及分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广东和广西两省共175个台站的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对1961-2005年间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进行了定义。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气候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季风爆发前持续性暴雨频数从60年代至今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季风爆发后的区域持续性暴雨频数变化则几乎相反;广东省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降水明显比广西强。此外,通过EOF方法和相关分析得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分布雨型,它们能较好地代表季风爆发前后华南降水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对中国2007—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划分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中游地区和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等4个区域,同时绘制了中国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特征图,从地理特征角度直观反映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的现状:中国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较强和中游地区,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而且各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 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北半球不同经纬度各区域的地面O3含量的年变化和各个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陆比较清洁地区的地面O3多年月平均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接近正弦曲线的形状,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出现推迟一个月峰值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多个月份浓度均较高的情况.而位于20°N~35°N的洋面以及海岸线上的站点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对于4个季节的平均日变化而言,清洁地区的日变化很小,曲线比较平直;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则日变化明显,曲线弯曲幅度大,其中夏天的日变化差别最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地面O3含量的长期变化,我们还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地面O3含量的变化周期,发现高纬度区域的地面O3表现出明显的准11年的周期,准2年周期振荡较弱.而其他纬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和洋面上的站点则未看出有明显的准11年周期,表现出的是较明显的准2年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6.
江西历史名人曾经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本文式以一些具体翔实的史实概括出江西历史名人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及特点,从而体现江西人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重振江西经济和人文形象。  相似文献   

17.
1983—1985年,我们对全省的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泽等水体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广泛调查和采集,采到一些过去我省无记载的类群及其新种。 本文包括有8科9属12种,所引用的标本均系1983年以后采集,收藏在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8.
刘子铭  吴思雨 《江西科学》2021,39(3):498-505
以江西省580余位历史名人为研究对象,用GIS技术分析方法,从时空视角揭示江西历史名人分布特征,深入剖析江西历史名人时空分布的驱动因子.研究发现:江西历史名人核心-边缘空间特征明显,呈"山"字型分布格局,环盆地、平原和沿江分布显著;吉安历史名人数量最多,形成最主要的核心集聚区,其次是赣州和南昌,形成次级核心区;状元、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军事将领和重要政治人物在空间上均呈凝聚型分布特征;军事将领重心位于赣南地区,其他类型名人重心均集中在中部地区;宋明清及近现代是江西名人形成的主要时期,宋朝主要以文学家和政治人物居多,明朝以状元和重要政治人物为主,军事将领则集中在清朝及近现代.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政治、经济、交通、移民)等方面分析江西名人时空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及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于都县盘古山地区土壤中硒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该地区采集 1255件表层土壤样品和10件土壤剖面样品,并对其进行化学元素测试分析和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平面上硒元素含量高值区与低值区沿北东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土壤硒含量总体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研究亦发现,土壤中硒主要富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山市东部、北部、南部和中部农田土壤中的汞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39个土壤样品,经王水消解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分析样品的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土壤汞含量范围为0.004~0.515 mg·kg~(-1),平均值为0.120 mg·kg~(-1),四个区域汞含量大小依次为中部东部南部北部.根据单项污染指数判断,中部土壤受汞污染较多,超标率相对较大.地质累积指数法也显示中部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大,汞污染程度大于其他三个区域.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中山大部分农田土壤为未污染状态,只有少数为轻度或中度污染.人类活动是导致中山土壤汞污染的主要因素,应密切关注和采取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