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差异是影响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演变格局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用泰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取1995—2014年人均GDP为指标,分析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5—2014年,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大但增速减缓,泰尔指数从0.937 7降至0.680 6,其中,南北6县组间差异贡献率超过90%,这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榆林市人均GDP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1995—2014年的Moran’s I由0.581 9增至0.683 6,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显著增强;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6县,范围呈现缩小的趋势,而次冷点和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南6县,范围扩大;区域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用逐步多元回归筛选出工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国家政策是影响资源型开发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ESDA、Getis-Ord G~*_i统计指数、标准差椭圆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对2006年~2016年山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山西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波动性增加,而相对差异则不断缩小.②通过G指数分析山西省内部空间特征时,2006年~2016年县域热点区域先增加后减少,冷点区域逐年减少.③从经济重心和标准差椭圆的变化来看,山西省县域经济重心位于平遥县和祁县相交界的区域,经济分布呈现南—北方向格局.④将驱动力分为经济区位差异、产业结构、发展政策和交通因素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ESDA)、Getis-Ord Gi*统计指数、标准差椭圆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对2005-2012年信阳市170个镇域单元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该市镇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基于人均GDP指标测度经济发展水平时,2005-2012年总体各个镇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较大,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信阳市170个镇域单元经济呈现西部市区、东部固始县、潢川部分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北部、中西部、南部、东南部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镇域经济空间差异明显.(3)通过G指数分析信阳市内部空间特征时,2005-2012年镇域单元热点区域较少,冷点区域比较多,并且冷点区域有不断扩张的态势,呈现出"西扩南移"的趋势.(4)从人均GDP与乡镇经济对比的标准差椭圆系数及经济重心的变化来看,信阳市镇域经济分布呈现明显的东—西方向格局,经济重心主要位于信阳市的中部偏东的潢川县境内,并且有西移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单位,以2002年-2013年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为测度指标,采用泰尔指数、标准差、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等计算方法,在Arc GIS软件的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分析了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的总体布局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绝对旅游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距在缩小,从空间发展格局来看,国内旅游收入核心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都在扩大,高度集聚区和中度集聚区都在缩小,而入境旅游收入核心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空间格局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状态,处于两者之间的高度集聚区和中度集聚区却发生较大的变化,高度集聚区在缩小,中度集聚区在扩大.最后指出产生这样时空演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与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中部六省市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对发展率、泰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集中系数等指标结合ESDA分析方法和ArcGIS的标准差椭圆分析功能对中部地区2000年~2013年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和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G(1,1)模型对其后5 y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十分明显并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大;2005年以后中部各市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非均衡的状态;中部地区南北方向的经济发展快于东西方向,经济发展的平均中心位于信阳市的西南部;预测表明未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会进一步扩大.最后,指出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均GDP指标在多个空间层次上综合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对江门2000—2013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基本结论是:江门四市三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偏小,但是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不容忽视.总体上,江门已经形成了以市辖三区为主体的中心区域和以四个县级市为主体的外围区域并存的二元空间结构.影响江门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包括地理区位、要素投入、外向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区域经济政策等.促进江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多措并举,着力缩小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差异、激发二者的内部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省16个地州市旅游总收入(亿元)为重要分析指标,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方法和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2008—2019年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程度,并按四大区域(滇中、滇东北、滇西南和滇西北)进行结构分解.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差异的成因,并提出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1997-2008年福建省三大层次间、三大层次内和市际差异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福建省区域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基本呈持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趋于下降,但呈现明显的波动性.(2)层次间...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以长三角地区11个沿海旅游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探讨2002~2012年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的空间总体差异、差异构成及其差异演变态势,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其滨海旅游经济差异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拟合分析,从时空视角揭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差异演变呈现波动变化特征,绝对差异逐渐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趋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2)泰尔指数分解显示,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且变化幅度逐渐趋于平缓;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南部、中部、北部地带内沿海城市之间的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南部和中部地带内差异呈现逐渐缩小且趋于平缓的态势,北部地带内差异则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特点.(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基础设施条件、旅游规模与长三角滨海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显著,是其滨海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规律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均GDP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最优研究尺度进行分析选择;然后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马尔科夫(Markov)模型,对湖北省近20年经济差异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县级尺度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2)研究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其空间集聚程度研究期间存在变大、变小和持续变大的波动,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经济发达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宜昌市和武汉市市辖区周边,“低-低”区则主要分布在鄂西北、鄂西南以及鄂东的黄冈个别县市等边缘区域,呈现出核心与外围的特征.(3)不同研究单元保持自身经济水平状态的可能性最大,且低水平区域最稳定;邻域背景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有所差异;4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的稳定性有差异,中等水平区域较活跃;初始状态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存在经济水平的跨越式转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期,如何预防和减缓事故的发生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论文以1995年~2013年的省域环境污染事故为研究对象,利用ESDA的G指数分析方法和改进的污染事故热点模型IPAI指数探讨事件发生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时空热点模式,结果发现:1)环境污染事故总体呈先动态增长后逐渐下降再小幅增加的趋势,全局G指数由1995年的0.05在波动变化过程中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0.08,说明环境污染事故的空间集聚程度在增强;2)局域G*i (d) 指数表明环境污染事故的空间集聚主要在东部沿海的泛长三角和西南方向的泛珠三角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污染事件的集聚方向和热点区域有转移的态势;热点省区,在2000年转向泛珠三角及西南地区,到了2006年又开始向湖北、江西等中部省区转移,2007年~2013年间则集聚于长三角地区,热点区域的转移跟国家大的发展战略或产业升级转移等策略有关;3)利用改进的IPAI指数对省域尺度的事故热点模式进行了划分,其中稳定的热点区包括布局型、转移型和粗放增长型3个主要区域表现形式,建议重点防控环境污染事故的稳定热点省区、加强不稳定热点省区的事故应急、注重冷点省区的环境监测和执法,并做好区域的多层级环境污染(事故)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17-122
以2011—2015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探讨河南省五大旅游区之间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集聚.研究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持续增大的态势;五大旅游区在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上也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河南省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五大旅游区分离系数减小,核心城市旅游区聚集态势显著,空间集聚增强,而且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五大旅游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性主要与当地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设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以蓬勃之势飞速前进,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3—2010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的历时性数据资料,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省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演变过程及空间格局,并对中国省级旅游经济发展总差异的泰尔指数与中国省级旅游总收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期探究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的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Jenks Natural Break分类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2015年、2017年这三个时间断面的南阳市镇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高低区组合形成"一极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其中高、较高水平区在西峡县内形成一个增长极点,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而较低、低水平区则在区域的北部、西南部、东部、西北部形成集聚片区.(2)从空间自相关格局看,热点区的数量较少且集中分布在西峡县;冷点、次冷点区大多呈"葡萄串状"分布于东部的社旗县,少部分零星分布在区域内.值得一说的是,三个时间断面中冷点、次冷点区的空间格局特征虽然变化不大,但在数量上呈逐渐减少的趋势.(3)从影响因素分析看,地形因素、交通条件是镇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基本因素;乡镇的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层次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历史因素从路径演化、根植性等层面影响镇域经济差异程度;区域政策则从发展方向和路径改变方面影响镇域经济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引入泰尔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旅游产业地位指数等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13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地带内差异泰尔指数与市际差异泰尔指数走势相一致,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泰尔指数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广西整体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地带内差异造成;广西旅游经济地带间的差异主要是北部湾经济区地带间差异影响的结果;广西旅游经济地带内的差异主要由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区地带内差异共同主导形成;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地位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6.
以西江流域(广西段)8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均GDP视角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1990—2016年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从1990到2016年西江流域各区县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且流域整体经济相对差距的扩大趋势在增强;在空间上,西江流域高水平发展区主要分布在西江干流的中下游地区;从1990到2016年各区县间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作用显著增强,但作用强度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解为中原城市群、豫北、黄淮、豫西豫西南四个区域进行分析,引入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等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总体差异依然很大;市际总差异波动较大且明显,具有时段特征;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对市际总差异的贡献总体持平;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对市际差异的贡献最为显著,远远高于其他地带;入境旅游空间极化程度高,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入境旅游发达区主要分布在"三点一线"地带,落后地区在四大区域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山西省11个市2000年~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数据,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等分析方法,运用Arc GIS软件对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综合差异来看,太原市、长治市、晋中市、运城市和临汾市的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较强,而其他6市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高原34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分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区域和分区两个层面分析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揭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城镇化率由23.83%上升至54.33%,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等高城镇化县区的中心性明显,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中心的高城镇化区形成并逐渐加强。(2)1990年以来,黄土高原县域人口空间集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呈现减小趋势,县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态势明显。在地理分区上,除高原风沙区县域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显著扩大外,其余各分区县域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趋于缩小。(3)县域经济发展阶段、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区域城镇化地域分异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本驱动因素。(4)未来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化应依据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域差异性科学定位、分类推进,通过地域功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迁移集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等的实施,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和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地级市、县人均GDP现价数据为经济差异测度,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1998—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时空动态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弱态势.经济空间集聚效应与地理尺度密切相关,空间尺度越小,聚集效应越明显.经济空间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不同动态演化规律,市域尺度聚集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弱的时序变化,经济冷点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县域尺度则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呈现热点中心稳定和冷点范围持续扩展的演进态势.经济空间结构长期稳定,存在路径依赖性.区域与其邻域经济发展关系呈"共赢或共输"运动趋势,动态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