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气候条件是限制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黑龙江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葡萄的设施栽培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试验成功,但当时由于受资金、技术、市场的制约,葡萄设施栽培没有太大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调整种植结构,棚室葡萄得到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民也因种植棚室葡萄而走上了致富之路.另一部分农民却因缺乏设施栽培的管理经验,损失巨大.笔者经过调研、分析,从黑龙江省棚室葡萄发展的角度,指出了黑龙江省发展棚室葡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朱会文 《甘肃科技》2011,27(21):175-176
通过对设施葡萄栽培中现实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栽培技术、新材料应用的试验及研究,获得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取得了设施葡萄栽培延后、抗旱、管理的相关技术措施要点,以期对石羊河流域设施葡萄栽培中有关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近年来果树设施栽培有较大发展,栽培树种有草莓、葡萄、桃的果树.但生产中仍存面积不大、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差、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葡萄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高温高湿的气候造成病害增加、品质不高等问题,也给无公害葡萄生产和发展带来一些困难。为了满足葡萄生产的需求,普及无公害葡萄栽培的新技术。《葡萄无公害栽培》立足于葡萄的无公害栽培,介绍了优良品种的选择、果园建立与育苗技术、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采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力求技术先进、方法实用。  相似文献   

5.
周坚  温翔  蒋雷鸣  邵勤  黄政淳  严思堃  胡彬生 《江西科学》2020,38(2):229-233,268
调研江西省甘薯、马铃薯、芋、山药栽培模式、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列举江西省现有主要的薯类种植模式作业类型与特点,薯类产品种植特点及机械化水平。详细分析薯类耕地作业机械、种植机械、收获采后等机械应用存在问题;阐述了薯类农艺与农机融合中机械化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葡萄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的主要果树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已经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由于气候等条件限制,北方地区葡萄品种还存在成熟期集中,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坚持生产与实际相结合,依靠自身强大的葡萄科研专业技术队伍和设施齐备的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开展一系列葡萄新品种保护地栽培试验,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保护地栽培葡萄对于延长葡萄的市场供应时期,调节葡萄市场淡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丰富人民物质生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保护地葡萄的经济效益比露地高出2-3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前保护地葡萄已形成葡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现将适合保护地栽培的部分葡萄品种特性及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葡萄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的主要果树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已经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由于气候等条件限制,北方地区葡萄品种还存在成熟期集中,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坚持生产与实际相结合,依靠自身强大的葡萄科研专业技术队伍和设施齐备的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开展一系列葡萄新品种保护地栽培试验,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保护地栽培葡萄对于延长葡萄的市场供应时期,调节葡萄市场淡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丰富人民物…  相似文献   

8.
巴州地区设施葡萄栽培是新发展的设施果树栽培形式,报道较少。本试验就温室乍娜的冬季修剪反应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园概况试验在农二师农科所设施葡萄示范园区进行,温室为座北朝南、东西延长钢架结构,长60m,宽9m,拱高22m。供试品种为乍娜,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葡萄避雨促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避雨促成栽培技术是把避雨与促成栽培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在淮北地区,从年周期看,宜先保温促成,后随季节转暖转成避雨栽培,促成与避雨的优越性完美地结合在一个生长季中。笔者结合实施"名优葡萄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该技术进行研究与总结,使该模式成为淮北地区连栋大棚设施葡萄栽培的一种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吐鲁番地区是全国最大也是世界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之一,葡萄主栽品种为无核白,主要用于制于和鲜食。全地区年产鲜食葡萄15-18万吨,7-8月供应市场。由于供货时间集中且数量大,不但给运、销带来困难,同时也不能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全年供货的要求,而且还因集中供市又造成效益下降的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发展鲜食葡萄产业,我们开发利用吐鲁番盆地冬季具有一定的气象冷资源和春季热量资源丰富的条件,从2006年底开始进行葡萄设施提早成熟的栽培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无核葡萄果实生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设施栽培的红光无核、无核白鸡心两个无核葡萄品种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其果实生长均表现为双S曲线,不同果实形状、果实纵横径生长时期表现差异较大;经过"葡萄膨大剂"处理的果实,体积增大效果显著,均表现为成熟期延后.  相似文献   

12.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简易设施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富 《科技资讯》2005,32(23):105-106
在我国南方葡萄的栽培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南方多雨的气候对葡萄栽培所带来的避雨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避雨栽培对南方葡萄栽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定西市场,葡萄稳产优质,增加收益,巉口林场于2002年从甘肃农大引来京亚、红井川、紫珍香、选拔巨峰等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栽培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总结了温室的葡萄品种的性状,探索了一种前期利用行间进行葡萄营养钵育苗,后期丰产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实用技术     
<正>设施葡萄病虫害防治白粉病: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留蔓,枝蔓不要留的过多、过密,使之均匀地分布于架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施肥要合理,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防止单施氮肥,造成  相似文献   

15.
李华  王华 《科技导报(北京)》2017,35(21):139-140
 中国葡萄栽培历史悠久,但葡萄产业以鲜食和制干为主。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普遍认为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而中国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没有酿酒葡萄适生区。当时,中国的葡萄酒以勾兑酒为主(表1),不符合国际标准。在此背景下,我们致力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中国传统葡萄酒面临的艰巨难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方有 《甘肃科技》2011,27(5):157-158
2007年以来,甘州区把加快设施葡萄发展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在实施中存在规模效应不明显,标准化栽培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营销工作相对滞后等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实现规模化发展;依靠科技,强化服务,实现标准化生产;紧盯市场,产销对接,实现产业化经营;加强管理,提升品质,实现品牌效应;统筹协调,加大投入,确保产业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其生产模式和指导思想在我国一直存在一些偏差。从系统学的角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述了目前我国葡萄生产模式和技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影响葡萄生产水平提高的限制性因素以及与发达国家相关技术领域的差距;认为只有从生产观念的变革出发,遵循“优质、稳产、长寿、美观”的原则,实施科学合理的栽培系统,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我国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美观、高效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广大的果农,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冬季简易贮藏保鲜技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成倍的增长,各地运用气调冷藏和机械冷藏等先进的设备,大批量地贮存葡萄鲜果已普遍。为了提高广大果农的经济利益和节约消费者的开支,提倡和推广葡萄简易贮藏保鲜技术,仍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设施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作物种类也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了企业开发新农膜,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省农业厅作物管理局的统一安排,我们在草莓和葡萄作物上进行了新型大棚农膜的覆盖对比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河西栽培葡萄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筛选、栽培引进了许多葡萄新品种,使这一地区葡萄越种越好,质量也越来越优。目前葡萄种植已形成规模,无论鲜食还是酿造、制干葡萄种植面积都有明显增加,说明河西具有葡萄适生的优越生态气候。河西地区南依祁连山,北部被腾格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祁连山为河西绿洲葡萄生长提供了可灌溉水源,沙漠气候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干燥、昼温高夜温低的大温差环境,这里生产的葡萄,色鲜味美,质量上乘,是我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县,哪些地方适宜栽培葡萄,哪些地方不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