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近郊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近郊菜地土壤、蔬菜中Zn、Cd、Pb、Cu含量间的关系,选取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区,采集研究区菜地土壤样本46个,蔬菜样本22个,分别测出土壤、蔬菜中重金属Zn、Cd、Pb、Cu的含量。结果表明:1)菜地土壤、蔬菜中4种重金属含量偏离均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菜地土壤中Zn、Cd元素来源可能相同;蔬菜中Cu与Zn元素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Cu与Pb元素相关性达显著水平;3)蔬菜中的Zn、Cu主要来源于土壤;4)菜地土壤中4种重金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受Zn元素影响较为明显。蔬菜受Cd、Pb元素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新的连续浸提方法,研究污泥长期(8 a)施用对碱性土壤中Zn、Cu、Ni、Cd和Pb元素的总量及元素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中Zn、Cu、Cd和Pb元素的总量,而对Ni元素的总量无显著影响;土壤中Zn、Ni、Cd和Pb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61%~84%),其次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提取态,而Cu元素主要为EDTA提取态(42%);污泥农用对土壤中Ni和Pb元素的形态分布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Zn、Cu和Cd元素的EDTA提取态、Zn和Cu元素的有机质结合态以及Cd元素的残渣态比例,而且减小了Zn元素的残渣态、Zn和Cu元素的晶体铁铝氧化物结合态、Cu元素的醋酸-醋酸钠提取态以及Cd元素的可交换态比例;土壤重金属总量、p 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宝鸡市区2个不同时期(采暖期和非采暖期)、2种不同颗粒物(PM10和PM2.5)中Zn,Pb,Ni,Cu,Cd 5种重金属污染指数(Igeo)及富集状况(EFi),并据此推断污染元素可能的来源,为宝鸡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宝鸡市监测站院内设采样点进行监测,采用地积累指数法(Igeo)评价污染状况,富集因子法(EFi)分析各金属富集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大气颗粒物中5种元素含量排序为:ZnPbCuNiCd,其中Pb,Zn,Cd为严重污染。采暖期Zn,Pb,Cu,Cd在2种颗粒物中的含量高于非采暖期,而Ni的情况相反。富集因子(EFi)表明,Pb,Zn,Cd有很明显的富集,且更容易富集到PM2.5中,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时期2种颗粒物中Cu和Pb的来源不同,采暖期PM2.5中Pb,Zn,Cd的含量与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掌握宝鸡市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粒径颗粒物中5种元素的污染状况,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FAAS分析技术,分析了水体、沉积物、土壤等3种不同环境介质中Cd,Cu,Mn,Pb,Zn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各元素在不同采样点表现出浓度变化较大等特点。3种介质中,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最大值达到3.5016×104mg/kg;5种重金属中,Pb和Zn浓度最高,占到各采样点重金属总浓度的80%。水体、沉积物、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规律的相似性表明了其来源的一致性,也说明矿山开采和冶炼对于其周边环境介质存在严重影响,如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镉锌复合污染对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下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芹菜吸收营养元素(N、P、K、Fe)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单一污染下,茎叶中粗蛋白和元素P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C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叶对K的吸收,Zn抑制了茎叶对元素K的吸收;高浓度的Cd(8 mg/L)和Zn(500 mg/L),均显著地促进了茎叶对元素Fe的吸收,分别为对照值的1.3倍和1.5倍.而Cd、Zn复合污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存复杂的影响:茎叶中P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C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茎叶对K的吸收,Zn抑制了茎叶对元素K的吸收;Cd和Zn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芹菜茎叶对Fe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市金泽水库为研究区域,在水库边滩与水库浮床区域设置系列站点,以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 indica)、鸢尾(Iris tectorum)为代表性物种,分析了浮床种植对挺水植物中重金属Cu、Zn、Fe、Cr、Cd、Pb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床种植的美人蕉、鸢尾生物量均显著大于边滩种植(p <0.05),浮床种植的旱伞草生物量显著小于边滩种植(p <0.05);浮床种植的美人蕉中Cu、Fe、Pb含量显著大于边滩种植(p <0.05),浮床种植的旱伞草和鸢尾中Cu、Zn、Cd含量显著大于边滩种植(p <0.05);美人蕉中Cu、Fe、Cd、Pb赋存量和鸢尾中Cu、Zn、Fe、Cd、Pb赋存量,以及旱伞草中Cd赋存量在浮床种植条件下均显著大于边滩种植(p <0.05);同种植物不同重金属赋存量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种植条件下明显不同,且不同种植物间亦存在明显差异;浮床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挺水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对挺水植物中重金属赋存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本文结果,建议优先选用美人蕉和鸢尾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 和Zn,用石墨炉法测定Pb、Cd、Cr、Ni、As和Hg,所有样品中Zn的含量最高,Cu、Ni、Cr、Pb、As、Cd和Hg的含量次之.火焰法测定Cu和Zn的加样回收率为96.O%~98.0%,利用石墨炉法测定Pb、Cd、Cr、Ni、As和Hg的加样回收率为96.O%~98.0%,精密度均小于4.74%.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其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提取一种蓝色素,对色素采用湿式消解法和高温灰化法两种方式进行处理.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该蓝色素中Zn、Te、Sn、Cd和Pb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湿式消解法样品中Zn、Sn、Te、Cd和Pb的含量依次为41.055 mg·kg~(-1)、0.035 mg·kg~(-1)、0、0.56 mg·kg~(-1)和0.6 mg·kg~(-1),而高温灰化法样品中Zn、Sn、Te、Cd和Pb的含量依次为14.46 mg·kg~(-1)、0.04 mg·kg~(-1)、0、0.515 mg·kg~(-1)和0.61 mg·kg~(-1).两种方法均未有Te元素检出;Zn元素含量湿式消解法含量高于灰化法;其他3种元素检测结果差异并不明显.试验重复性、仪器精密度均良好.湿式消解法样品中Zn、Sn、Cd和Pb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03%、100.37%、102.05%和98.60%.因此,该色素中,Zn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应为湿式消解法.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其他3种元素的检测.本研究对此蓝色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500名(男246,女254)13~17岁临夏回族青少年头发和指甲中的Fe、Cu、Ni、Zn、Mn、Pb、Cd、Mo、Se和Ca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十种元素在人体的头发和指甲中均存在,但男女之间有差异,其共同特点是头发中的Cu、Zn高于指甲,Cd、Mo和Se元素的含量男女均极少,且无差异(p>0.05),男女指甲中的Pb、Fe含量均高于头发(p<0.05);男性指甲中的Mn高于头发(p<0.05),而在女性无显著差异;Ca作为一种常量元素,男女指甲中的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头发(p<0.01)。证实测定人体微量元素时,只测定头发中的含量不能完全代表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指甲和头发对于研究人体微量元素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BCR顺序提取法浸提堆体中各种形态重金属,研究底泥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底泥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总量的浓度普遍升高,表现为明显的"相对浓缩效应",Cu、Zn、Cd主要以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存在,有效态逐渐降低;Zn含量与DOC相关性相对较小,Cu和Cd含量与DOC的相关关系显著性在P0.05和P0.01范围;生物可利用性指标BF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DOC含量的影响;种子发芽指数与DOC、重金属含量以及BF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对玛纳斯湖沉积物重金属(Cu、Pb、Zn、Ni、Cr、Cd)采用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分析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及分布特性,判断了污染物的来源,并结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染因子进行了评价。通过实验,结论显示:(1)玛纳斯湖沉积物中Cu、Pb、Zn、Ni和Cr的平均含量较低,Cd的含量超过新疆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值的67%,Zn和Pb的变异系数较高;(2)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以M1、M4、M5、M6、M7五个采样点的重金属浓度较高,M2、M3、M8、M9、M10这5个采样点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低;(3)根据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Cr和Zn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有着相同的污染来源;Cd与其他元素无显著相关,说明与其他元素的来源并不相同;(4)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得到污染因子的不同污染程度,Cd为主要污染因子,综合污染指数为1.27,玛纳斯湖沉积物已属于轻度污染。由此可知,本研究结果将为玛纳斯湖环境质量监控提供科学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秋季TSP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和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沙市师大附中、雨花区和火车站3个采样点秋季的大气颗粒物(TSP)浓度以及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u,Zn,Pb和Cd的浓度和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区域TSP浓度分布差别较大,其中雨花区最高,师大附中最低;TSP中重金属污染广泛存在,元素Zn,Pb浓度比Cu和Cd浓度要高,其中Zn的平均浓度为2.528μg.m-3,Pb为2.347μg.m-3,Cu为0.187μg.m-3,Cd为0.002μg.m-3.Tessier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Cu在前四态中含量非常高,特别是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Zn,Pb和Cd在前4态中分布也较多,表明4种金属元素迁移性高.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TSP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强,Cu和Cd的生物有效性要高于Zn和Pb.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Cd、Zn污染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d、Zn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果实内的残留.结果表明:(1)Cd、Zn处理影响番茄果实品质.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Cd:0.001 mmol/L~0.1 mmol/L、Zn:0.01 mmol/L~1.0mmol/L),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而有机酸含量上升,且处理间的差异显著,Zn在1.0 mmol/L时,有机酸含量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2)Cd、Zn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Cd处理浓度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除Zn(0.01 mmol/L)处理外,其余Zn处理间差异显著.与国家蔬菜卫生标准相比,番茄果实中的Cd的含量严重超标,而Zn的含量没有超标.  相似文献   

14.
Cd,Zn复合污染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呈递减趋势。在各Cd处理梯度中加入Zn后,随Zn浓度的增大,上述各指标与单一Cd处理差异显性增强,表明Zn增强了Cd的毒害作用,显示出协同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测定了不同等级绿茶中Cu、Zn、Pb、Cr、Cd、Ni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研究了浸泡时间,浸泡次数对6种金属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等级的提高,茶叶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降低;6种重金属元素在茶叶浸出液中的含量在前30 min都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元素浸出率都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1级湘丰绿茶的浸出液中Cu、Zn、Pb、Cr、Cd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0.044,0.300,0.010 1,0.001 7,0.003 9 mg/L.  相似文献   

16.
城市森林群落枯落物层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京市区、近郊、远郊的6个典型城市森林群落枯落物层Cu、Pb、Cr、Zn、Cd等5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ICP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枯落物层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大于其对应的南京市土壤背景值和地上部分含量,已分解层(Y层)重金属含量>未分解层(L层)重金属含量;南京城市森林枯落物层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市区和远郊较高,近郊相对低,不同群落类型的变异系数在17.91%~63.47%;枯落物层中5种重金属储量大小关系排序为:m(Zn)>m(Cr)>m(Pb)>m(Cu)>m(Cd),其中Zn的储量达到0.909 2 kg/hm2。  相似文献   

17.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废水中Cu、Zn、Cd、As、Cr、Pb 6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用硝酸-高氯酸作消化液处理样品,消解较完全;废水中含有较高的Zn和Cu,同时也检出了有毒金属Cr、Cd和Pb.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75μg/mL,RSD≤2.21%,加标回收率为94.1%~99.2%.该方法适合于废水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可实时监测废水金属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王树勋 《江西科学》2014,32(4):503-505
了解不同产地灵芝中K、Ca、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和Pb 1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灵芝样品经粉碎后,微波消解处理,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TXRF)同时测定灵芝粉中16种矿物元素。仪器检出限(LLD)在0.001~0.011 mg/L之间,方法检出限(LDM)在0.003~0.143 mg/kg之间。各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2.0%~105.5%之间。灵芝中K、Ca、Zn和Se等元素含量非常丰富,K和Ca元素平均含量分别在2 000 mg/kg和1 000 mg/kg左右。山东和四川产地的Mn略高于其他产地,山东产地的Sr低于其他产地。结论:微波消解-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TXRF)法可以应用于测定灵芝中的多种矿物元素。不同产地的灵芝均含有所测的16种矿物元素,这16种元素的含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这些微小差别可能和产地、气候以及采摘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铅锌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调查了某铅锌矿山环境尾矿污染区、坑道废水污染区、污风沉降污染区、精矿运输污染区等4个土壤污染类型28个土样中9个重金属元素(Cd、As、Cr、Cu、Ni、Pb、Zn、Hg、Ag)的含量和形态.结果表明,该矿区土壤已受重金属的明显污染,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以残余态为主,有机结合态比例最小,但不同元素之间、不同土壤之间各形态所占比例有很大的差别.Pb以残余态占绝对优势,平均占总量的80%以上;Zn除有机结合态比例较低外(仅占1.89%),其它4种形态平均比例相差不大.图1,表4,参19.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矿物元素含量与褐马鸡生长发育及生存环境的关系,用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成年褐马鸡不同组织中K、Fe、Cu、Zn、Mn、Mo、Ni、Cr、Pb、Cd等十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并对十种元素在褐马鸡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Fe、Cu、Mn、Mo、Ni、Cr在脾脏中蓄积最高,Zn、Pb、Cd则在心脏中含量最高。Fe、K、Zn、Cu、Mn在组织器官中含量较高,而Mo、Ni、Cr、Pb、Cd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