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丹 《科技信息》2013,(8):41-41,43
我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药用植物资源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分布。不同药用植物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征,遥感可以利用这些药用植物的不同光谱特征来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监测。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境各异,因此针对不同生境、不同生长习性的野生药用植物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栽培中药的资源量监测,其重点在于进行栽培药物的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等。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参考遥感技术在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检测中的方法,对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遥感监测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分析,给出了栽培药物的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套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结构的动态跟踪检查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监测,及时查明结构现存缺陷与质量衰变,为养护需求、养护措施采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用较少的有限养护资金获得最佳养护效果,确保结构安全运营的目的,进而给大桥运营者提供等级预警信息.当桥梁性能退化,超过预警值时,能给出警报,提示加强结构检查及维修,为我国大型桥梁的健康与安全监测积累宝贵的数据及经验.  相似文献   

3.
岳巍 《科技资讯》2012,(27):30-30,3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目视解译分析方法和基于遥感光谱反射值自动监测,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研究现状,全文是笔者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2年5月3日~4日,5月7日~8日实测悬浮泥沙浓度和光谱数据构建反演模型,反演了2012年5月7日杭州湾HJ-1A卫星CCD影像悬浮泥沙浓度,并进行了空间分布分析,结合水深、风速数据等其他实测要素对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杭州湾悬浮泥沙的空间分布受潮汐、湾底地形、风速、注入径流和长江口来沙的综合影响,悬浮泥沙浓度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潮汐是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当风速较大时,风对悬浮泥沙的影响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北岸地处上海市最南端,是我国滨海湿地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受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该区域湿地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湿地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选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以1hm2以上湿地斑块作为基本评价单元,选择城镇化水平、化工水污染风险、外来湿地植物入侵及海岸侵蚀4种主要评价指标,基于3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分析和评价杭州湾北岸湿地受威胁现状.结果表明:(1)杭州湾北岸湿地90%以上受威胁程度处于中低等水平;(2)威胁等级极高的湿地斑块数量不多但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区滨海淤泥质地带;(3)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可有效用于湿地空间威胁性分析,其结果可为杭州湾北岸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具有高质量、高清晰度、多层次、高重访周期等特点,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升公安日常业务和应急处突过程中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公安对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对利用高分遥感数据进行公安各警种的应用开展研究和实践。在分析公安各警种对高分遥感监测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阐述高分公安重要地区遥感监测系统和数据平台的建设思路,并分析公安遥感监测应用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为公安开展高分遥感应用提供厂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流程,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国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动态遥感监测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田娟 《科技资讯》2010,(17):50-50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违法建设遥感监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DSM的城市建筑快速检测方法和违法建设快速监测方法,论文一并探讨了遥感数据的选择和处理流程。全文是笔者根据现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基础而形成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问题必将日益显现。加强城镇土地利用监测,对于确保在城镇建设中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对利用遥感测出的郑州市城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分析,得出利用遥感对城镇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点,是实现宏观、快速、连续、动态监测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并着重阐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中的应用,指出了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河口地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杭州湾河口地区南北岸及钱塘江杭州河段15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u,Cr,Pb,Zn及Cd含量范围分别为17.0~48.6,24.4~44.1,23.0~55.8,186.8~324.4,0.07~0.60mg/kg.各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Zn>Cr>Pb>Cu>Cd.与国内外典型的河口和滨岸带比较,该地区Cu,Cr,Pb及Cd的平均含量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Zn的污染较为严重.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特征呈现多峰值变化,表明原因较为复杂,受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一致,大多数采样点的Zn处于中度污染水平,Cd及Cu处于轻度污染,Pb及Cr处于轻度污染或较为清洁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排序为Zn>Cd>Cu>Pb>Cr.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总体处于低度生态风险等级,其中Cu,Cr,Pb及Zn均为低生态风险等级,而Cd为中度或较重生态风险等级.生态危害程度的排序为Cd>Cu>Pb>Zn>Cr.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水域水污染遥感定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经大气校正后 ,可见光波段卫星遥感数据的水体象元主要受水中污染物、泥沙及叶绿素等的影响。研究污染水体反射光谱成像的物理过程 ,在水深较大(>2m)的假设下 ,建立了叶绿不敏感波段遥感数据象元反射率与污染物浓度的函数关系 ,并用多波段数据进行求解。然后采用 2 0 0 2年TM卫星数据 ,用该方法对珠江口海域的综合汛浓度进行了定量提取并用实测数据加以验证。结果显示 ,珠江口水域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伶仃洋东北部 ,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湾。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色卫星对海水油及COD的遥感探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色卫星(SeaWiFS,1997年由美国发射)近海监测海水COD及油污染状况及其分布,在广东珠江口、大亚湾等近海海域,进行了水体波谱测试与分析,建立了与水色卫星相应波段的COD及油的质量浓度信息提取模型,并用此模型处理了1998年6月30日过境的水色卫星图像,得到了珠江口、大亚湾近岸水域COD及油分布的专题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水质监测处理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定量遥感理论和方法,将多光谱遥感数据和实测水质数据相结合,研究了水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多光谱水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和水质参数的数学回归模型,并以太湖水域的悬浮物含量为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遥感手段对水质进行监测是可行和正确的,由遥感数据得到的太湖水域悬浮物含量的空间分布也与太湖水域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单介绍星载和机载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常用的成像光谱仪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高光谱遥感在大气环境研究、城市下垫面特征和环境分析、海洋及内陆水环境监测、植被与生态研究、地质矿产调查、突发事件和环境危害等方面的应用;特别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这些应用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在应用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基础理论、图谱信息和定量分析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难题. 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烟叶种植存在超面积种植、质量不稳定、灾害测算不准确、产量估算粗放等问题.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管理中的优势,提出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烟叶种植,并提出具体方案,为提高烟叶种植监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光谱遥感数据已成为地表植被地学过程中对地观测的强有力的工具.综述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监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二个部分:(1)高光谱遥感用于植被监测中的关键技术(2)高光谱遥感数据在植被生长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