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特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入孵67~91h的鸡(♀)与鹌鹑(♂)杂交种胚胎中mRNA差异表达进行比较,筛选出与杂交种胚胎早期发育相关的特异表达基因,并克隆测序这些序列,分析这些基因在杂交受精蛋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对杂交种早期胚胎死亡是否有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已经获得6个杂交种孵化不同时期的基因片段与鸡的mRNA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孵化第72h时胚胎mRNA表达的序列与鸡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mRNA具有高度同源性,孵化第79h时产生的差异片段经过比对,发现:与鸡(♀)肽酰-脯氨酰异构酶类似的mRNA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而杂交种胚胎发育到第72h时,可检测到鸡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mRNA的表达,比前人所得到的表达时间(胚胎发育在第84h时检测到)提前了12h,这很可能是造成杂交种早期胚胎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菌具有易产生耐药性特点,不易控制,同时给鸡产品造成大量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很可能变成人类感染Ex PEC(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储库,禽类的肉、蛋产品常常是人们感染致病性E.coli引起腹泻及其他症状的主要来源。本文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发病机理、毒力基因、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防治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家禽早期胚胎发育中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本试验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GE技术)以发育到72 h的雌性和雄性鸡胚胎为研究对象。结果成功构建了雌性和雄性鸡胚胎文库,通过对比及分析后得出有66个表达差异基因,包括雌性对雄性表现上调的基因为25个、下调的基因为41个。通过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生长发育、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筛选出了5个与鸡性别分化相关的基因,分别是HINT1Z、SOX9、RSPO1、DMRT1和LHX9基因。结论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HINT1Z基因在雄鸡中比在雌鸡中的表达量较高,在雌雄鸡中表达差异不显著; RSPO1基因表达雌鸡比雄鸡中高; SOX9基因表达量雄鸡高于雌鸡且差异极显著(P0. 01); DMRT1基因在雄鸡中的表达量高于雌鸡且差异极显著(P0. 01); LHX9雄鸡中的表达量较雌鸡中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科技潮》2010,(8):7-7
据英国媒体报道,困扰人类的世纪谜题“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终于有了答案。英国科学家称:先有鸡后有蛋。  相似文献   

5.
动物基因图谱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动物基因组计划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有猪、牛、羊、马、鹿、鸡等动物绘制了较完善的遗传图谱。这些图谱的建立对了解动物整个基因组结构和对家畜中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或遗传标记的鉴定及对家畜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均十分重要,该文从国内外构建动物基因图谱的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动物基因图谱的研究作了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基因定位、遗传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研究动物染色体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dialr基因是人类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基因.临床研究发现,缺失diaJr可能会导致患者面部畸形、智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等症状.目前,对dialr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知之甚少,仅有少数在鸡胚、斑马鱼、小鼠中的表达定位研究.本文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dialr敲除的斑马鱼突变体模型,成功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纯合突...  相似文献   

7.
晨光 《科技潮》2003,(9):22-27
转基因作物自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以前是在欧盟和美国之间争论不休,近来在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报道逐渐增多。以雀巢公司在华生产销售转基因食品、北京14种大豆色拉油含有转基因成分却没有标识、肯德基产品为转基因“变种鸡”等为内容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与网页。那么,转基因食品是恶魔还是人类的救星呢?转基因食品真的会改变人类的基因,并遗传给后代吗?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它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8.
以明星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 2 鸡群为实验材料,以鸡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为影响鸡脂肪性状的候选基因,对该基因编码区和部分内含子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其中在检测的内含子中有3处碱基突变;在第5外显子中有一处沉默突变.对鸡腹脂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第9对引物扩增的具有HH型基因片段的鸡与GG,II型相比有较低的腹脂重和腹脂率(P<0.001),表明该基因对于鸡腹脂蓄积具有很大的影响或与控制腹脂性状的主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9.
 土壤是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源与汇,也是抗性基因发生水平转移的重要热区。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及驱动因子,阐述了抗性基因在土壤-植物、土壤-动物及土壤-水体等不同系统中的传播过程,总结了抗性基因在土壤中的传播扩散机制,表明水平基因转移是抗性基因在环境中传播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土壤-植物系统是抗性基因从环境向人类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途经,是环境抗性基因人群暴露的主要来源;不是所有的抗性基因都具有严重的健康威胁,鉴定高风险的抗性基因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源头控制是控制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并以RT-PCR特异性扩增出IBV H52疫苗株的S1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1.62kb,与设计相符,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与其他标准毒株H120,M4l,BEAU株的S1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52株与H120,M41和BEAU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1%,96.9%和96.8%,由此可以看出,IBVH52疫苗株与标准毒株在Sl基因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L1在人类染色体中的分布密度与染色体长度以及L1的密度与基因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大多数染色体上L1的密度和染色体的长度表现为正相关,而L1的密度和染色体中基因的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对人类L1的5’UTR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在L1元件的5’UTR部分含有许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L1序列.通过对人类的EST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新发现了51条和人类L15’UTR相似性较高的EST片断,根据它们分布的组织特异性,说明L1元件可能调控与发育过程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最后应用多样性增量的方法对人类和大鼠的L1 5'UTR进行了区分,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大部分L1的5’UTR的调控作用是人类特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鸡SH3RF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由NCBI数据库获得鸡SH3RF2基因的mRNA和氨基酸序列数据信息,利用NCBI/Blast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同源性比对确定鸡SH3RF2基因的3’UTR区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共数据库和相关软件对SH3RF2基因的CDS(coding sequence)区和其3’UTR(untranslated region)区进行了MicroRNA靶标的预测分析,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库对其蛋白理化性质和一级结构进行分析,模拟了其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并构建了SH3RF2蛋白的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13.
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三号杀手”。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控制心脏发育的基因产生突变,或是由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失误引起的。果蝇由于具有其它模式生物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再一次成为心脏发育和基因功能研究的先驱;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研究取得“零”的重大突破,从而推动了脊椎动物心脏发育基因控制研究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于人类心脏早期发育的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本文讨论了利用果蝇模型研究人类心脏早期发育基因调控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08,(23):66-66
“袋鼠”是澳大利亚人的特产和名片。然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11月18日宣称,澳洲大陆袋鼠的基因图谱与人类相似。据悉,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绘制出袋鼠的基因图谱。有关方面随即发现,不少袋鼠基因除了与人类相同外,就连其排序也一模一样。有科学家就此推测,袋鼠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至少1.5亿年前。此前有研究宣称,  相似文献   

15.
通过RT—PCR后回收测序的方法克隆了鸡、鹌鹑及其杂交后代目的基因部分eDNA序列,结果显示同源性的相似度分别为3β-HSD:鸡与鹌鹑98.06%;鸡与其杂交种96.12%;鹌鹑与其杂交种100%;鸡与NCBI已有报道的参照序列为95.15%;鹌鹑与杂交种和参照序列相比为98.06%。P-450c17:鸡与鹌鹑100%;鸡与其杂交种100%;鹌鹑与其杂交种100%;与参考鸡序列的同源性为99.29%。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2):16-16
发现决定人类语言功能关键基因,Daniel H.Geschwind等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FOXP2基因在人类语言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Nature,doi:10.1038/nature08549)。该基因会指导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会与DNA结合,对其他基因的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大肠杆菌、地钱叶绿体和鸡线粒体基因组中tRNA结构基因的全部拷贝数为分析总体,统计出了碱基分布,在大肠杆菌中证实了Pu52-Py62半不变核苷酸对,排除了A21的共有性,确认了24个共有核苷酸,基中半数核苷酸参加三级氢键的形成作用;螺旋区碱基标准配对率平均为95%;在非标准配对中以GU为主而且集中在两个连续双螺旋的缺口处,又发现在第10、27、49位G居多现象,其意义有待阐明,大肠杆菌tRNA序列与地钱叶绿体tRNA序列极为相似,鸡线粒体tRNA由于缺乏典型的D环和TψC环而与大肠杆菌tRNA序列差别较大。本文还计算了大肠杆菌tRNA基因拷贝数与密码子利用率之间相关系数(r=0.976),并讨论了影响细胞内tRNA含量的基因剂量效应,位置效应诸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0,(1):56-56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了藏在人类体内的“变性基因”,这个基因可以让人类保持住性别特征,但是如果它出现异常,女性身体则有可能长出男性的睾丸及胡子。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9个地方鸡为研究对象,对其MHC B-G座位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以揭示这9个地方鸡种MHC B-G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9个地方鸡种MHC B-G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9个地方鸡种中共存在666个突变位点,其中单一位点突变554个,简约信息112个,共缺失782 bp.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30 79±0.004 39,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182.639.9个地方鸡品种为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1.00±0.052.9个鸡种MHC B-G基因Kiu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10~0.070,鹿苑鸡与新狼山鸡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10;茶花鸡与东乡绿壳蛋鸡遗传距离最大,为0.070.根据9个鸡品种MHC B-G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和ME树,茶花鸡单独聚为1类,其他8个品种被聚为2大类.Tajima's D值为-1.554 6,且差异不显著(0.10>P>0.05),说明MHC B-G基因为负向选择,不遵循中性进化理论,MHC B-G基因多态性不是遗传漂变的结果,而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藏鸡FSHβ、POU1F1和FSHR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其产蛋性能低下的原因,目的是筛选出高产基因型以帮助选育高产藏鸡,为保护纯种藏鸡、促进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以高产蛋量鸡品种罗曼鸡为对照,选择禽类繁殖调控轴上的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OU1F1)和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三个基因,克隆、分析这三个基因部分编码区(CDS区)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及其与藏鸡产蛋量的相关性.结果:1.藏鸡与罗曼鸡FSHβ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种内、种间均不具有多态性,表现为单一基因型.2.POU1F1基因exon3,exon4和exon6在藏鸡和罗曼鸡种间存在SNP位点,具有各自独特的基因型.exon3上藏鸡为AA基因型,罗曼鸡为AB基因型;exon4上藏鸡为CC基因型,罗曼鸡为CD基因型;exon6上藏鸡为TT基因型,罗曼鸡为TW基因型.而该基因第5外显子序列在两物种的种内和种间均未表现出多态性.3.FSHR基因exon1和exon4在藏鸡和罗曼鸡种间存在SNP位点.exon1上藏鸡为EE基因型,罗曼鸡为EF基因型;exon4上藏鸡表现为3种基因型(GH,GI,HI),而在罗曼鸡上仅具有一种基因型(GH),且罗曼鸡的基因型与藏鸡种群内的一种相同.结论:1.FSHβ基因不具有多态性,与产蛋量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2.POU1F1基因exon3,exon4和exon6具有多态性.此3个片段的核苷酸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种群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6个SNP与藏鸡产蛋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FSHR基因的exon1和exon4具有多态性.此2个片段的核苷酸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种群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基因的SNP与产蛋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