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哺乳动物剥制标本是动物学、 动物解剖学、 林学等专业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也是贵重工艺品的主要类型.针对传统标本制作技术的种种不足,为广大标本制作爱好者介绍一种哺乳动物标本制作过程中皮张鞣制优化技术.优化的皮张鞣制技术对动物皮毛进行清洗以及柔顺处理,使得动物标本皮毛顺滑且不易擀毡,标本形态更生动逼真,能够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不少初学者在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常因对某些细节问题没有足够注意以致影响标本的直观效果。通过多次指导学生剥制鱼类、蛇类、鸟类和兽类标本,作者认为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华南地区长年温度高、湿度大、易使鸟类剥制标本发霉、虫蛀的问题,对制作和保存过程中防腐防虫的技术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鸟类剥制标本制作工艺探究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标本在科研、教学和科普等众多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鸟类剥制标本制作实践,对鸟类剥制标本制作基本环节如测量、剥制、剔肉、脱脂、脱水、防腐、支架、填充、缝合、安装义眼、整形、贮藏等进行了阐述,并对选材、剥离、取脑、防腐、填充、支架安装和整形等环节做了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5.
标本制作在教学和科研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标本更是作为装饰工艺品深受欢迎。结合哺乳动物剥制标本制作技术对一种改良的皮张鞣制技术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在防腐、防蛀、防收缩、防变形等方面明显优于生皮制作,且克服了以往皮张鞣制技术的种种不足,低毒环保、操作简单、药品易得、缩短处理时间,适合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6.
鱼类原色干标本是向大众展示鱼类形态最为直观的一种途径。以鲤、鲫和草鱼为对象,采用原色剥制的方法,制作了数尾鱼类标本。方法如下:先将鱼皮完整地剥离下来,经过对鱼皮脱脂、防腐处理,使得标本不易腐败;进而用聚氨酯发泡剂经发泡制作假体并打磨后填充塑形,大幅减轻了标本重量;最后将鱼皮切口处粘合,安装假眼,上色涂漆,获得标本。该方法制作的标本形态逼真,具有良好的观赏和教学价值。相对于浸泡标本而言,剥制的鱼类原色干标本不易褪色,便于运输和布展,且避免了浸泡标本因药液挥发对空气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制作巨蜥生态标本所需要的材料、工具、药品及剥皮和制作步骤。对皮肤内残余物不便剔除的指部、趾部和尾脊骨部分等使用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探讨了在剥制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包括躯体和内脏等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制作鸟类姿态标本的技术改进。从制作前鸟类姿态测量方法、关键部位数据的纪录及用圆柱形海棉棒作颈部填充内模、保利龙泡沫作躯干部填充内模、义眼内植技术、防腐剂、羽毛蓬松方法等方面做了改进,克服了传统制作方法中各种不足之处,如羽毛不够自然蓬松、义眼及整体形态动感不强、不易保存等缺点,使制作的鸟类标本易于塑形、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鸟类在自然界中自然形象的真实感,制作的作品在第四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中荣获佳绩。  相似文献   

9.
简讯     
《大自然》2007,(4)
鉴于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标本剥制技术高级研修班取得的成功及学员的一致好评,我们计划今年秋季继续举办剥制技术高研班,并将继续邀请来自澳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大连自然博物馆剥制室曾经制作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标本,其程序如下:一、剥皮前的工作在给小鳁鲸剥皮以前,要进行拍照和测量。1.形态拍照形态照片是在制作标本过程中用来作为对照和参考的,所以在拍照时要抓住小鳁鲸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既要拍全整体,又要注重局  相似文献   

11.
兽类(哺乳动物)标本的剥制,是脊椎动物标本制作中难度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高等动物,它的骨骼、肌肉、神经等都十分发达和完善,具有结构复杂、差异性大的特点.本文仅做粗浅的介绍与初学者进行交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动物标本的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标本在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动物标本是动物学教学中最好的、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主要种类有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干制标本和玻片标本等.动物标本制作经费主要来自实验课、科研项目和有关课题.通过在开放实验室开展动物标本制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功能,在于它可以使动物学教学更为直观和形象,活跃动物学教学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通过对传统的小型动物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与改进,形成了新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验动物利用率。 方法 本文以 KM 小鼠为例,仅仅除去颅腔、胸腔、腹腔内容物,保留皮毛、肌肉和骨骼,经过精心整形和固定后,采用 0. 4%的硫酸锌和 4%的甲醛配成混合溶液,加入氯化钾配制成饱和防腐溶液浸泡 20 d 后,取出清洗晾干处理,对颅腔填充胶泥,装上义眼即可制作成动物整体标本。 结果 本次实验动物标本制作的 KM 小鼠整体标本外部形态自然,无毒无异味,标本符合啮齿类动物的典型形态。 结论 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标本制作方法较传统的浸制标本或剥制标本制作简便,并且环保,实验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可在教学、科学普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动物标本在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动物标本是动物学教学中最好的、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主要种类有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干制标本和玻片标本等.动物标本制作经费主要来自实验课、科研项目和有关课题.通过在开放实验室开展动物标本制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功能,在于它可以使动物学教学更为直观和形象,活跃动物学教学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对140余种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中,经过多次试验比较,对制作标本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进:原工艺为细线捆绑,经实验改为大量涂抹白乳胶,为了更好观察,制作完成的标本更美观,基本无制作痕迹,为以后全封装玻璃框标本做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6.
七鳃鳗系圆口纲无颌类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古老的类群,在生物进化和发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日本七鳃鳗生活史标本制作以日本七鳃鳗卵、胚胎、卵黄囊期仔鳗、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为实验材料,采用浸制和剥制两种方式制作标本,经过选取—麻醉—测量—固定—剥皮—填充—缝合—整形等工艺流程,制作日本七鳃鳗卵、幼体、亚成体和成体标本,布置胚胎发育,幼鳗穴居滤食、亚成体寄生生活、性成熟个体的生殖洄游、筑巢、交配和产卵直至产后死亡的生活场景,并结合图片、文字,展示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生动、完整地展现了七鳃鳗的生活史,对七鳃鳗的教学、科研和科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制作山羊肺脏动脉分色铸型标本,该研究选用重庆地区健康山羊作为实验动物,应用管道铸型技术中分色和分点灌注的方法,将不同颜色的20%ABS丙酮溶液分别灌注于山羊肺脏动脉的各分支血管,待填充剂硬化定型后,经过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洗及人工修复,制作肺动脉分色铸型标本.  相似文献   

18.
2015年5月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标本大赛盛大开幕,高手云集的赛场上,精美绝伦的标本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每一件传神佳作都凝聚着剥制师的精湛技艺、创新理念及满腔热忱.人们在观赏展品的同时,也领略到了自然的无穷魅力. 世界标本大赛每年举办一次,由世界剥制标本锦标赛管理委员会主办,各标本相关产业的供应商提供赞助,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地.按照惯例,大赛在欧洲和美国轮流举办,而2015年的世界标本大赛于5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开赛,为期一周.  相似文献   

19.
蚊虫是一类重要的媒介昆虫,有关蚊虫的生物学和形态分类学等研究是有效控制它们的前提;完好的卵、幼虫、蛹、成虫、外生殖器标本是开展蚊虫形态分类等研究的基础。然而以往报道的蚊虫标本制作技术尚不完善,因此有改进的必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套经过多年实践而改进、总结出的较理想的蚊虫标本制作工具;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蚊虫标本制作经验系统地总结和报道了卵、幼虫(包括幼虫皮)、蛹(包括蛹皮)、成蚊及其外生殖器标本的制作技术,对以往蚊虫标本制作的技术有许多完善和补充,特别蚊虫各阶段标本的处理技术,旨在为蚊虫研究工作者制作蚊虫标本提供方法指导。同时本文还首次详细介绍了蚊虫针插标本和玻片标本包装和邮寄方法,为蚊虫分类学研究者之间进行标本交换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现代植物标本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在生物学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标本制作的环节较多,在采集、加工和保管等众多复杂过程中,采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标本质量和保存价值。采集技术也同其他技术一样,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不同提高,也得到发展和改进,开始进入现代化时代,一些重要变革改变了传统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和手段。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增加了标本信息的准确度,提高了采集速度,改变了植物标本传统使用模式。本文将结合野外工作和经验,介绍现代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技术的一些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